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精英数学”和“大众数学”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数学观,它们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相同,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观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形式数学”是对“生活数学”的超越,因此,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学生而言,他学习数学的“生活经验”应该越来越抽象。“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类型,学生的发展水平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的认识,它回答的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导航作用,不同的数学观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确立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正确的数学观就是“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数学教学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亲师之情,创设愉快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数学作业应该给学生提供了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有效课堂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观。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倡生活数学,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是为了优化数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科数学教学的效率,为最终在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如果只是为生活而生活、为情蒂而情景,本末倒置,必然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利于学生在将来生活中的运用,最终彻底背离“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数学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提倡生活数学,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是为了优化数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科数学教学的效率,为最终在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如果只是为生活而生活、为情蒂而情景,本末倒置,必然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利于学生在将来生活中的运用,最终彻底背离“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数学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姜爱琴 《湖南教育》2003,(24):36-36,38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是一种长期学习观。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一、以集体讨论为反思起点,概念形成上创新“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建构主义认…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中许多单元都安排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怎样使学生得到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也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数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实质是一个由学习者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要学好数学,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命题的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数学命题在解决纯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二是数学命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关我国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调查(刘兼、孙晓天,2002)表明,我国学生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练习和题型教学,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即使是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另一个事实是,我国学生在数学观上具有片面性.中国学生一般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而且是解比较纯粹的题)”,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学生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有较大不同.事实上,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越来越强,学生应该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数学建构性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数学教学应是建构地学与教的统一,建构观下的数学知识应包含数学经验知识和建构策略知识,相关地,数学学习和教学应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建构主义”应成为指导数学教学的行动纲领,建构主义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建构性教学并非数学建模数学。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世界上受到普遍的重视,在一些国家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数学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郑毓信先生认为,就数学学习而言,“学数学就是作数学,也即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目前,怎样应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改进我们的数学教育,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原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数学教学原则既要遵循教育学的一般原则,又有其独特特点.数学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学习数学化的原则,适度形式化的原则,问题驱动的原则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建立数学教学原则体系,需要考察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出数学认知规律,总结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为数学教学提供客观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CAMI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确能改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能力。CAMI在改进数学概念教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人机交互将更加灵活,数学概念将更加密切与现实的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和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建构主义为理解学习和学习者提供了理论基础.把建构主义学说融于数学教学中,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应正视现状,按照“学生主体、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充分展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发挥数学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独特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终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分析教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的数学价值观是其学习数学课程的重要动力源,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以及价值观。从培养高职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入手,以使高职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价值体会为主要途径,同时辅以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培养高职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的教学对策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原有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中学数学研究》课程已经不适应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了推动高师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以便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中学数学研究》课程应作如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体现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调整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教师要利用网络信息,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留给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