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2016,(20):49-56
研究主要通过"大阅兵"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具体分析被传统媒介预构的"媒介事件"话语共识,在自媒体平台到底存在话语解构危机还是共识重建效能?研究发现: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构成一个不同言论相互影响的"诠释社区",但这并不影响专业媒介在"媒介事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时,这种网络围观和集体协商过程也伴随着冲突与"脱轨"的话语显现,但其中的一些"抹黑"或"破坏"性信息,只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下的边缘性存在;同时,微博评论的立场与原微博立场有较大联系,负面立场的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这警示各大传播主体应积极利用微博平台理性表达自身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微博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以新浪微博为例,自2009年正式运营至今,微博在受众参与、议题设置、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给微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微博自身的传播模式和风格定位也在变化革新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娱乐化倾向。本文选取2010至2015年微博年度热词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样本进行解读,探讨微博话语中的娱乐化倾向。通过分析发现,娱乐性话语已逐步成为微博传播中的主导话语,微博热词使用者和微博媒介自身所表现出的特征与微博娱乐化倾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话语使用者呈现出的低年龄、低学历、学生化等结构特征,使其更易关注娱乐和社会类话题;微博媒介自身的风格定位和传播策略又影响着受众关注的话题范围。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样本的内容分析更加清晰地展示微博的娱乐化趋势,力求为新媒体发展中的娱乐化倾向研究做出贡献和参考,也给新媒体自身及受众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加速了中国大陆的社会转型与剧烈的社会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信息传播资源与公共信息在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在媒介上的话语表达、形象呈现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中国媒介话语结构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逐渐下降的视线,进入媒介话语圈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话语范围也越来越宽.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阶层固化,层级拉大等新问题,结构偏斜、话语单调等问题一直存在.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使得下层市井、草根阶层和弱势群体进入话语圈,冲击着新兴上升阶级和以往权贵阶级希望稳定的权力新结构,造成了激烈的话语冲撞,并扩展到媒介空间之外造成社会生态波动.本文试图分析在新社会形势下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社会阶层为主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政府或企业公关应对,可以看出媒介话语呈现与现实话语的差异与历史变化,透视出媒介及社会对当今各阶层迥异的观看视角和传播偏倚,呈现出中国媒介空间中的社会各阶层话语结构失衡问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呈现出镜像的两极化;经理人阶层的崛起与窘迫;私营企业主话语权力幻象;专业人士的边缘化和媒介知识分子的崛起;“霸道”的城管:办事人员乱象;钉子户:市民阶层借助新媒介维权;悄无声息的个体工商户;最贵理发费:服务业者的负面声息;被关注的农民工与被遗忘的蓝领工人;税负与贫困:农民的灰色群像;等等.媒介话语结构变构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分化.舆众组成结构——精英阶层为核心的意见领袖、中产阶级作为话语主流和弱势阶层的边缘带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出于对社会生态和话语结构的责任,文章还试图对以精英阶层为主体的事件公关的过往得失深入反思,并探索媒介话语结构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政务微博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话语方式、发布内容及规律、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方面的分析,探讨政务微博在角色定位、政府的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微博话语的失范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微博话语失范的内外在原因,认为规范其话语秩序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机构加强立法,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主流媒体的报道时效,加强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互动;微博服务网站完善的自净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鼓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刘雨花 《新闻世界》2014,(6):126-127
本文通过对政务微博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话语方式、发布内容及规律、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方面的分析,探讨政务微博在角色定位、政府的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樊娜 《新闻爱好者》2011,(10):12-13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年,现如今国内微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在分析微博在中国的现状与特点的同时,结合媒介生态学探索微博中的话语环境和使用者的话语领地,并预测微博话语领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汪雅倩 《今传媒》2014,(12):62-63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北美媒介生态学之父尼尔?波兹曼首先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媒介就像一种隐喻,蕴藏着强大的暗示力,能够影响、定义乃至重构现实世界。如今,我们已从电子时代跨越到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而媒介隐喻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以微博为例,运用媒介隐喻理论分析微博的娱乐化倾向及其给公众话语带来的暗示意义。这种理论话语对于反思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娱乐化给大众带来的影响有着警惕和启发意义,特别能够提醒媒介受众时刻保持应有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3,(21):48-51
Web2.0交互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形态。微博时代话语呈现草根话语、民粹话语、知识话语和政治话语四大话语形态。本文主要立足于微博这一媒介平台的内容简短、原创性、交互性强、便捷性、群聚性、开放性等特征,对草根话语形态、民粹主义话语形态、知识话语形态以及政治话语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通过分析当前微博时代话语形态的变化现状以呈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12.
马燕 《传媒》2018,(4):91-93
"玉林狗肉节"媒介事件可以从民间、官方和媒体三个方面观察舆情的话语逻辑与伦理表达:要弥合矛盾双方的情感和价值裂痕,减轻由于国外媒体偏颇话语而造成的国家形象受损的负面影响,传播主体要基于主体间性进行话语表达,同时建立与国外舆论场意义相通的媒介话语体系.本文将视角定位于舆情遵循的话语逻辑,以及各方话语表达中的伦理呈现,以期描述该媒介事件的话语图景,提出该采取怎样的话语策略,才利于有效减弱"玉林狗肉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与隐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名亮 《今传媒》2012,(5):11-13
微博因其"平权"、"零散"与"再中心化"的技术特质,具有对公众"表达自由"的"赋权"能力。解读有关微博意见领袖的两份权威的实证调研报告,展开综合研究,并认为:以知识精英为主体的微博意见领袖群体,正在积极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彰显自身的话语影响力;目前,他们的微博话语权力的发挥,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和隐忧;其微博生存的未来也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不仅仅是一种自传播时代的社交媒介平台,也是一种重要的多维信息符号。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政治、社会分化以及媒体转型等原因。微博的新特性形成了社会传播领域的特有符号。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视角,从媒介话语、文化和政治三个维度,对微博的符号性及其象征意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技术宰制成为当今社会的背景性特征,在这种环境下人的主体性受到极大的制压。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双重技术”,对主体的影响尤为深远。基特勒指出,主体从属于媒介且本就由媒介产生,其话语网络理论揭示了媒介通过制造话语的价值基点而影响人的认知方式,进而塑造人的存在方式。从对话语网络理论的审视,可以得到对主体更深刻的理解与技术何以宰制背后的根本机制。理解主体只是媒介的倒影,进而加深对媒介本体层面的认知与技术宰制对人的本质意味。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报告,截至2012年6月10日,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达到45021家,我国政务微博规模庞大,发展迅猛,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政务微博在议程设置上把关过于严格,没有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从微博的维护运营状况上看,我们政务微博的政治传播思维意识不强,还停留在应对传统媒介的时代,没有把握微博新媒体的特点;政务微博的"存在感"有余,但"好感度"不高,涉及到官民互动问题上比较保守,话语意识和话语方式都有待提高,这都需要思维的转变和实践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分析、新闻框架梳理及情感话语分析,考察这两种不同的呈现空间中胡锡进主导下产制的新闻产品及其个人言论在新闻框架、情感话语上的映照关系。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在高频词汇、新闻框架构建及情感话语使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新闻议题上的情感话语倾向映射了媒体定位及社会现实图景;《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情感话语差异适应了媒介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学习及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新媒体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无论何时,作为媒体人或传媒学者,必须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导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引导受众。在人人都有公共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追求公共新闻及话语的真实性,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建构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对正确引导舆论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微博在社会舆论建构和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期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德山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坛”。于教授以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的话语失范为主线,从微博大V群体的形成及扩大原因入手,分析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最后阐明了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从而对微博大V这一舆论领袖群体进行及时而深入的研究,为微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在媒介融合渐深、传播渠道联通的语境下,更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创新,《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一文,在分析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探讨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创新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构成了威胁。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有效性,本文从话语表达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媒介、环境等多个维度入手,分析媒介融合态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创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振声 《新闻大学》2013,(1):119-129
近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兴起,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大学生微博用户为主体,通过文献梳理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微博依赖测度标准与微博使用的主要媒介需求.后期通过定量调查结,分析发现微博依赖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便捷的媒介接触促进了微博依赖的形成;微博依赖既是受众主动寻求积极媒介满足的结果,又包含显著的被动性和非目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