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以虚实相间的手法颠覆了日本传统私小说式的叙事方式,敏锐地捕捉都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困惑,通过空间的异化设置来反复审视都市内部精神世界的构造与真相。在现实与虚幻、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中,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呈现出多维度的立体感,在都市空间的切换过程中迫近都市人内心的真实镜像。同时,村上春树作为一个都市人,不仅享受都市的多元与繁华,更深切地体认到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断裂与偏离。《挪威的森林》中二元空间的彰显,无疑从精神层面关照了都市化进程下人的状态及都市的困惑。而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一位颇具影响的新进作家。他的小说描写了繁华都市里青年的基本精神和生活状态,揭示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生存困扰和各种自我的失落。《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中唯一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也是他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品,表现了日本都市青年浓重的失落感和现代人本困境。  相似文献   

3.
海外文坛     
正村上春树自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出版《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花费6年时间创作的自传,村上春树在书中敞开心扉,畅谈35年创作人生中最重要的故事。这本自传延续了村上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村上为此书还特地创造出一种"亲密的谈话感"的文体,阅读本书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真正的村上春树,像一个老朋友般的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里,村上春树结合《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的日本文坛,真可谓群星璀灿。但迄今为止,包括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这两颗巨星在内,还没有哪一位日本作家象村上春树那样几乎每出一本小说都引起轰动效应;竟至由日本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村上春树迷”、“村上春树热”。他的小说,少则几十万册,多达数百万册;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问世,销量更远远超过1996年统计的700万册,真是一个奇迹!足见“村上”这个名字和他的这本书令读者痴迷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除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还写了大量的好作品,他的成功有何秘诀?透过他对《挪威的森林》中文版翻译林少华说的一番话,可以了解一二。村上春树说:每  相似文献   

6.
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后现代小说文本中凸显的“孤独”感作为主题 ,以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上海卫慧的《上海宝贝》为审视对象 ,将这三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并列 ,通过对作品文本和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的分析 ,来具体讨论“孤独”情结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挪威的森林》是其代表作.小说一经发表便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共鸣,并在国内外畅销.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多方面比较《挪威的森林》、《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魔山》,探讨村上春树的创作模式,进而论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魔山》是《挪威的森林》的写作范本.  相似文献   

8.
从现实性及人物塑造两方面论述了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的小说特色,诠释了当代日本都市小说所揭示的青年人内心的失落与困惑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挪威的森林仿佛总是出现在歌声里。村上春树这样写道:“飞机刚一着陆……天花板扩音器中低声传出背景音乐,那是一个管弦乐队自鸣得意演奏的披头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那旋律使我难以自已……”是的,披头士歌声里是这样唱的:“很久以前,我拥有那女孩,哦不,应该说我是那女孩的男孩,她带我参观她的房间,像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10.
布克逛书城     
南区:小说咖啡屋 《反叛十六七》· [美 ]简·金著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花季少女的小说,真实再现了正值青春期的美国女孩琼·史密斯在寄宿学校中由反叛到成熟的过程。 《挪威的森林》· [日本 ]村上春树   本书读后可能让人沉醉,也可能让人浮躁。用书皮上的话说,“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恋爱小说”。 北区:思想者书吧 《思想的芦苇》   这是一本漫画册,还是一本箴言集 ?两个都说对了。本书正是把最深奥的哲理配以最简单的图画,让人最容易记住。你的心灵疲惫吗 ?随便翻翻吧 ! 西区:心灵诊所 《解…  相似文献   

11.
简介村上春树,194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早稻田大学戏剧系毕业,1979年以第一部创作小说《且听风吟》得到当年日本的群像新人奖。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迄今卖了超过700万本,使作者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90年代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Tufts大学任客座讲师。访谈《挪威的森林》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村上春树访谈录———说《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挪》)在您的长篇中是个例外,大概不是说地位特殊吧?村上:嗯,是的,我是说写法本身不一样。———就是指现实主义小说这点了?村上:是的。——…  相似文献   

12.
村上春树的著作《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及日本市场近10年都有较大影响力。电影影像作品也常出现,在中译本中林少华和赖明珠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村上春树、林少华及赖明珠的自身的翻译风格和其采用的翻译手法来探寻《挪威的森林》主要中译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朱松苗 《文教资料》2008,(12):33-34,15
意象是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森林"意象在艺术作品中频频出现,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几米的<森林游唱><森林里的秘密>等.文章试图从"森林"意所蕴涵四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家园与回归,迷茫与困惑,生机与希望.理想与自然--逐一去分析作品<挪威的森林>的内容,从而探寻出"森林"意象在现代社会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陈胜隆 《时代教育》2015,(5):259-260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众多方面都有可以借鉴的内容,本文从叙事张力的角度出发分析该作品,在《挪威的森林》中爱与性,生与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和对立使小说的故事主线和内容更加饱满和深刻。  相似文献   

15.
自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书出版发行后,该书迅速风靡全世界,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本论文认为,正是书中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位置的孤独和无奈、对死亡和希望的诠释以及最终达到自我寻找的人生真谛吸引了读者并与之产生共鸣,而这种孤独和不知所措正是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感受。  相似文献   

16.
老常二三事     
读《挪威的森林》,印象最深的,是钢琴教师玲子。人性中脆弱与坚强的两极。在她身上不可思议地集中体现。“脸上细密的皱纹布满,使玲子显得美丽、动人。”——村上春树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主题思想 村上春树是中国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外国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舞!舞!舞!》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当被问及其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的时候,村上春树写了一封致中国读者的信,其中说:  相似文献   

18.
且听风吟     
知道村上春树大概是在三年前。缘于一本名叫《挪威的森林》的小说。一直没有读完它,也许像《安妮主贝》一样,无法忍受他絮絮叨叨的描写、只知道这是一本需要带着伤口去阅读的书。然后我想,或许他是个伤感的男人,但也不乏温情。  相似文献   

19.
他的难懂之处在于其超现实。他的美妙之处也在于其超现实。他的《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平行并进,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心灵——他是村上春树,游走于另类与大众、幻象与现实之间的村上春树。  相似文献   

20.
吕冉 《新作文》2013,(Z1):103-106
作者简介村上春树,日本当代著名作家。29岁开始写作,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之后,佳作不断,成为日本文学界最受关注的现代作家之一。1987年第5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400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他的著作如《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