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议在中学开设以个体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为内容的《心理学》。它的开设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可指导学生自觉开发自身资源,有利自我成长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价值心理要素,自觉调整和优化自我心理状态;有利于适应当前社会,克服脆弱心理而实现自我心理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职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使学生做到: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静 《甘肃教育》2000,(2):16-16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任务。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真诚的气氛中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在轻松、无虑的活动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了解他人;让学生通过对活动情况的感知、体验,进而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并且影响自身行为的改进,自觉地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作用1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任务。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 ,可以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真诚的气氛中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 ;在轻松、无虑的活动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 ,了解他人 ;让学生通过对活动情况的感知、体验 ,进而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并且影响自身行为的改进 ,自觉地提高心理素质。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辅导活动课根据一定的辅导目标 ,进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设计和活动设计 ,可以使他们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情境中心理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在团体中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而专门开设的活动课。由于它是目前学校教育中辅导对象最多的心理辅导的形式,具有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功能而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教师自觉地完善自己,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造.  相似文献   

7.
学生心理自我防怀机制,是学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倾向,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焦虑情绪,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则会使学生缺乏自信、丧失斗志,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和学生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心理自我防卫机制,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使孩子走出潜意识中的心理误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厌学心理主要是由自我放弃心理、补偿心理、失落心理、差生综合症等几方面心理原因引发的.要消除高职学生厌学心理就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培养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讲究方法,让学生自觉克服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们达成了共识,即开设专业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课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科以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为目标,而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我、悦纳自我,学会交往和情绪调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专科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中的掌控环境、自我接纳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和女生在自我接纳、生活目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的学生自我接纳、自主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充分利用心理咨询、课堂教学、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