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丽 《教育导刊》2004,(13):62-63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高二生物备课组拟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节实验课中做一个小小的改革。课前我已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那么我们还看见非绿色的植物叶片,是否含有同样的色素呢?大家可以自带材料来进行研究比较。”因此,当高二(3)班的同学走进实验室时,我满怀期待地说,“请大家把自己采的材料放到实验台上,给我看一下。”  相似文献   

2.
挫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高二生物备课组拟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节实验课中做一个小小的改革。课前我已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那么我们还看见非绿色的植物叶片,是否含有同样的色素呢?大家可以自带材料来进行研究比较。”因此,当高二(3)班的同学走进实验室时,我满怀期待地说,“请大家把自己采摘的材料放到实验台上,给我看一下。”学生似乎没有反应,我又强调了一遍,在他们的小声议论中我进行了巡视,真遗憾,只有一个小组的同学采来洋紫苏。我虽然表扬了该组同学,但心里却敲开了鼓,“实验课仍要…  相似文献   

3.
科学研究表明,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但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红色叶子的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 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叶子必须要有叶绿体。那么红色的叶子有没有叶绿体呢? 首先我准备了一些材料:红色的苋菜的叶子、显微镜、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上好自然实验课呢 ?教师学会组织自然实验课堂教学是关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使我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1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 ,教师要作好课前准备。凡属教师演示的实验 ,教师必须在课前自己动手反复做几次 ,探索操作方法和获取正确的实验结果。例如 ,与植物有关的实验 ,一般要提前数天动手准备。在“叶片中淀粉的产生与阳光照射有关”的实验时 ,教师应在实验课的前七天 ,将剪好的五角星和圆形黑色卡纸夹卡在校园内植物的叶片上。然后在授课时把学生集合在实验植物周围观看 ,以确保实验课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达到感性与理…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实验五以菠菜为材料,经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向我们展示了叶绿体的四种色素及其物理性质。 作为该实验的拓展,也可以以其他植物叶片,不同颜色的植物叶片或花为材料观察其色素。现以爬山虎和杜鹃花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 夏天绿色的爬山虎叶子、秋天红色的爬山虎叶子、初冬枯黄的爬山虎叶子、春天红色的杜鹃花花瓣。2 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好奇心的,我们要通过实验探究,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在一次物理小制作活动中,同学们用亲手制作的潜望镜来观察物体,他们把潜望镜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突然有一个同学问到:"老师,从潜望镜里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呀?是物的本身呢,还是物体的像呢?还是其它什么呢?"我认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课题,我们应该通过实验探究,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7.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个馒头,让学生掰开.并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有许多小孔,进而教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馒头,但同学们是否知道馒头中蕴涵了许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你知道馒头为什么暄而多孔呢?这种小孔是怎么来的吗?别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这方面的知识--探究2的实验室制法.  相似文献   

8.
理综生物部分考试范围中,属于验证类的实验有9个。它们是:生物组织中有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上述实验的特点是通过实验来证明前人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为此,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正确理解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了解材料用具及其使用,掌握实验的方法步骤。通过这些实验的复习,要学会控制实验条件,分析和理解实…  相似文献   

9.
在观察植物气孔实验中,除了以植物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外,以扶桑等的花冠作为材料,既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气孔在植物体叶片和花冠上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使学生明白,除了在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外,气孔也存在于植物其他器官的表皮上。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说明本节课是深圳市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学习的第四课时 ,前三节课分别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幻灯片、幻灯片中背景的制作及图片的插入。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 ,使学生能在幻灯片中利用文本框输入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修饰 ,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 ,制作出一张自己的“名片”。教学重点水平文本框的插入及文本的修饰。课前准备52张名片授课程序一、引入。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POWERPOINT三节课了 ,根据你们现在对它的了解 ,你们能告诉老师你想用它做些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师 :同学们 ,你们回答…  相似文献   

11.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教材中有观察叶的下表皮、观察叶片的结构和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3个学生实验.这三个学生实验的效果是影响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为帮助学生高效的开展实验,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改进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 ,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指导。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就要学生认真观察书本上的实验装置 ,让学生观察这种实验装置有几部分构成以及装置的原理。确定了实验装置材料后 ,还要讲清基本的方法和步骤 ,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我在教学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对比实验时 ,使用的是酒精灯烘烤玻璃片 ,由于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物体受热不均 ,玻璃片往往发生炸裂 ,使实验不易成功。我就引导学生想 :“怎样能使玻璃片受热均匀 ?”大部分同学回答 :“要不停地移动玻璃片 ,使玻璃片均匀受热”。那么怎样才能使玻璃片一次性的全部放在火…  相似文献   

13.
[课例] 教师出示词语“纷纷”和句子“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参加劳动。”让学生思考:哪个词说明举手的人多? 生:纷纷。 师:那么怎样举手才是纷纷举手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从教师在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及通过加强和改革实验两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然课改革的不断深入,自然教师们认识到提供作为认识对象的教学材料,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怎样的材料在教学中才算是有结构的呢? 材料的结构结合教学内容应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必须是具有概念性联系的客观事物 学生在操作实验材料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一次科学小实验的经过。2.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3.初步懂得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发兴趣教师谈话:1.(教师将杨树枝、剪刀、红墨水、玻璃杯、盒子等放在讲台上)大家看,教师准备了什么?同学们心里怎么想?2.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制作红枝叶”的小实验,你们感不感兴趣?(板书课题:制作红枝叶)二、教师做演示性实验,学生仔细观察1.实验前布置观察任务:实验分几步?每一步是怎样做的?2.教师边做实验边有意识地按观察任务及时提醒。三、展开讨…  相似文献   

17.
<正> 新旧高中生物教材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都是设定的学生分组必做实验,许多教师对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做了大量的探究实验。有的从改进材料入手,有的将滤纸条改成灯心状或圆形,也有从溶剂改进的。应该说各种改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有不足之处。原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低、色带浅,分界不明显。现介绍一种用溶液法分离4种色素的实验方法,以分别提取和分离4种色素,同时还可以利用分离的色素液进一步验证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1 实验材料新鲜健康的植物叶片,如菠菜  相似文献   

18.
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甚至可以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的安排较长时间完成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即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根据多年在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经验,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通常我们是这样做揭示水的性质的实验。 实验:请同学们观察烧杯里的清水是什么颜色?有的同学回答是“白色”的,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再让同学们观察装在烧杯里的牛奶颜色,学生回答牛奶是白色的。那水呢?是无色的。但学生很难果断回答出来,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物体总该有个颜色,水不算白色,也就是淡白色。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观察型。“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获得第一印象,掌握第一手材料,才有东西可写。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什么写什么。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再不愁老师出题目,学生没落。 二、下水作文型。即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观察的基础上,同时动笔写作,并将教师的作文在全班同学中朗读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