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核心素养"是儿童数学素养可持续性发展的"营养基",是决定儿童数学素养特质的"DNA".从儿童数学素养的生成过程看,"核心素养"既包括立足数学的"学科素养",也包括关联学科的"跨界素养"以及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实践素养"等.教学中,教师要以"数学问题"为导引,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以"数学思想"为取向,聚焦、建构、夯实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的"习作教学",与中学的"作文教学"和大学的"写作教学"相比,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儿童写作"--以童年生活作为广阔背景,以儿童文化作为丰富源泉,以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作为追求的教学目标,它不仅体现着一种教学理念,还隐喻一种教学方式,更成为一种美丽的童年生活姿态.  相似文献   

3.
习作意识居于习作核心素养的中心地位,对于儿童言语生命的生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涵养学生的习作意识,可以实施四种策略:创设语境,激发表现意识;习作存留,养护内视意识;跨课程写作,培养文体意识;重视交际,培养读者意识。这样,儿童的言语潜能、兴趣会不断熔铸为言语信念与理想,最终养成一颗热爱写作的文心。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要求的提出,结合《文心》中体现的核心素养写作价值点,立足于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讨部编本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童漫作文"微课程是发展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特色课程,它具有一般课程的基本特征。以"童漫作文"为主要内容和创写形式,以主题性写作单元的方式,将儿童言语、儿童生活、儿童文化、儿童精神、语文教材融会贯通,形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一体的写作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思维,是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结构中一个细小的单元,但却非常重要。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我们知道,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同时也与思维协同发展。写作思维品质的高低,决定着语言表现力的优劣。如果说语言表现力是一篇习作外在的"血肉骨架",那么习作思维就是其内在的"精气神韵"。培养儿童的习作思维,是习作教学乃至语文核心素养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核心教学的总趋势是"多元教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寻找课堂学习的生长点"。生长点是儿童语文素养的培养点和达成点,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生长的"原点",理解过程是生长的"基点",创新过程是生长的"远点",问题过程是生长的"动点",写作过程是生长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将小学的写作称之为"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儿童学习写作,其核心是让每个儿童知道作文该"怎么写",假如对涉及的写作知识一概不谈,那么习作教学中的"教"将皮之不存。因此,让习作教学面向儿童,  相似文献   

9.
"童化作文"将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文化,将儿童自身作为一份丰厚的写作资源,将儿童交往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写作动力,将孕育文心作为习作教学的理想旨归。十年来,"童化作文"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共同成长,努力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通道,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主张和运行方式,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话语。一、文化观:契合"儿童哲学"的意义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进行时提倡"为儿童而教",一切的教学行为都从儿童本位出发,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形成前后连贯的童年写作中轴线。"写作教学进行时"(以下称"进行时")的三大关键词是"写作"、"教学"、"儿童"。与其他写作教学主张的最大区别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写作,儿童是主体,伴随着主体写作全过程,教师必须履行教的职责,实施有效、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始于2013年5月启动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历经4年,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通过具体课程与教学落地转化了。可是,具体到语文学科,再聚焦到写作板块,将"核心素养"的6个方面进行课程性理解,就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厚实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为"习作",第四学段为"写作"。这样划分是为了引导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写话是写作教学的起步和入门阶段,对于儿童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想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写作水平,需要从低年级写话抓起,注重训练,提高写话质量。  相似文献   

13.
聚焦核心素养,儿童语文教学将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当务之急是发展儿童的语文思维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儿童积极问学、主动探学、深度研学,让儿童经历由"渔"获"鱼"的学习历程。  相似文献   

14.
"课程意识"在儿童写作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凸显"课程意识"可以改变小学写作课堂教学随意、低效,甚至"不作为"的现状。"课程意识"观照下的儿童写作教学应促使学习目标更趋循序性,教学内容更趋丰富性,写作策略知识的渗透更趋显性化,写作评价更具针对性。凸显"课程意识",将促使儿童写作教学走向有序、有效、有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以《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为理论支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构建低年段儿童写话微课程,有助于呵护"童心",引导儿童手写"童趣",进而激发儿童想象力,提升儿童思维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革进入了新时代,要培养新时代好儿童,探索立德树人落实的方式。为此,首先要让儿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核心素养,从小学会做人、学会立志、学会创造。儿童研究是培养新时代好儿童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既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处走来,又要前瞻国际上儿童研究的走向;既要在四个"回到"上着力,又要把控新时代儿童发展的新特点。而这一使命要落在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育人、学科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儿童文化视野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特征苏派教学代表人物共有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一切为了儿童",尊重儿童文化是落实"一切为了儿童"教育思想的根基。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化的、梦想的,也是充满好奇的、充满探索的,更是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紧密联系的。写字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也是将来学生面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供一个真实典型的特例,瞄准"怎么教",搭建教学支架的必要性;瞄准"为什么教",认识写作自身的意义;瞄准"教了会怎么样",发现写作快感的来源,从这三方面阐述儿童"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操作要义,提供教学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儿童写作的全过程中,"教"的存在不容忽视。从文章产出的过程去观照儿童写作教学,发现在写之前的准备时期,"教"就应该存在。此时期是广义的"教",主张"教"附着于日常。在开始写时,"教"有极大的存在价值,我们称之为"教学进行时",主张教伴随写的全程。在写作初胚完成后,"教"依然有独特的空间,"教"应服务于文章品质的提升,"教"助写力争上游。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和提升"是关键。写作教学中,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基础,合理引入信息技术这条活水,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