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是学生道德发展最真实的场域,是一切学校德育变革的逻辑前提。社会发展的道德需求与道德期待是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动力支撑。学校德育变革必须置身并充分考量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资源之于学生道德发展及学校德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与动力支撑,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支持路径,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社会生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滋养,从其赖以依存的社会系统中寻找资源、方案、路径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及其教育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学校德育,也冲击着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德育应该怎样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肃课题。本文企图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的角度,探讨道德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模式,为德育理论的建设和学校德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时代,在如何透视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导学生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等方面。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创新学校德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制订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德育内容.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学校德育使命与学校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德育功能等概念相互混用,比如说"学校德育的文化使命、精神使命等"是指学校德育在某一方面应该承担的任务,再比如说"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使命"是指学校德育应适应社会需要,与时代同步。所谓学校德育使命,是指学校德育活动所肩负的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引导建构"的任务和责任,是德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要求而自主确立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校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将属于能承担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培养“健全人格”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德育应从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组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为主线的德育运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性,使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与时代的反差,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校园里缺少了应有的文化氛囤;有的同学世界现、人生观发生了扭曲,等等。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只有走创新的教学之路,才能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轨迹始终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学生的德育状况及水平又与学校德育工作与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学生健体成长的德育途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围绕着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着重从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对贵阳市中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4年12月结束.发放调查问卷2242份,收回有效卷2189份.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贵阳市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其主流是好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且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下面就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科尔伯格以公正道德价值为取向建构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吉利根提出还存在一种关怀取向的道德观,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理论观点对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启示是学校德育应考虑性别差异,培养学生学会关怀、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道德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青少年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广泛普及传统文化,能够大大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出现了社会价值现念多元化局面。学校德育应通过创新来面对挑战。学校德育创新主要应强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理直气壮的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联系学生生活实施德育;采取活动化的实践模式来保证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变革是整个教育变革进程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它的每个环节都深受社会变革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进程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不良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最大阻力。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宏观文化环境和人际交往起作用。儿童节目中的敏感内容、负面教育新闻等媒体文化,公众对社会信任、社...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发展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学校德育出现了三大典型的矛盾:学校德育守成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矛盾;学校德育价值整合趋势与多元文化的开放格局定位的矛盾;学校德育的他律特质与个性发展的自律倾向的矛盾。最后,在社会变迁这个大背景下,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和国际视野,研究与借鉴西方学校德育方法的有益成份,以我国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为现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把传统方法、借鉴方法、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向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6.
长阳县职教中心开展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活动,是中职学校德育课程领域的开创性改革活动,它使单调的文本变成丰富多彩的视频、枯燥地说教变成引人入胜地赏析、学生陌生的课程内容变成学生熟悉的甚至是生成的课程内容、"校墙内"的教育变成"融入世界"的教育、课程资源突破瓶颈束缚跃上海量资源平台。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增强对德育规律的适应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实现校企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17.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为入口和龙头,全面推进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德育内容不断完善,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德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德育形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使德育思路得到根本转变,实现了显性与隐性,他育与自育,学校、家庭与社会,知与行的结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陈凤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141-144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时代精神和现代道德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生活德育的实现必须依托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理念,坚持德育来自于生活并回到生活,关注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反思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因此,德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