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提问的能力令人担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意识,只满足于听懂教师讲课。有的即使有问题,也不愿大胆地提出来。教师们应该意识到,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是教学有效成功的表现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版《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由"两基"、"两能",调整成"四基"、"四能"。"四能"是指: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要使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曾说:"中国的孩子只会解决问题,不会提出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在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只学不问,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理解,运用知识不能创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能力尤其重要,因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阶梯",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切实改变教师"包打天下"的教学现实,建立一种自主创新性的教学机制,不仅要注重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书玲 《考试周刊》2013,(53):140-141
<正>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事实上,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生才能沉下心,钻进去,学习效果好。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不会变通,不会创新,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想问""会问",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两点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7.
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同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在策略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获得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更在于学会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自觉地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意识以及如何使用策略解决问题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使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诱发问题意识为前提、以拓展问题策略为核心、以强化问题应用为中介、以培养"问题解决"为目的,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它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议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总目标中四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更加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笔者的实践表明,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是一条有效途径.1深入研究教材,重视探究学习,切身体会数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可见,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笔者个人认为小组合作讨论是活跃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在现阶段,学生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表现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缺乏主体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不强.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等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潘忠良 《小学生》2012,(9):40-40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新的课程理念,其基本目标之一是: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判断、比较、概括等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  相似文献   

19.
姜玉燕 《考试周刊》2013,(53):64-64
<正>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掌握提问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利用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从"一件商品先降价20%,再涨价20%"这个情境出发,先后四次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经历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以深入,提问的意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