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统一资源库,实现跨媒体出版”项目是作者将传统出版业务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以互联网开放、融合、互动、思想对传统出版资源进行碎片、标引、加工,从而提出进行数字出版技术建设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国内各大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出版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海阳 《出版广角》2016,(20):35-37
目前,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正在构建数字内容传播的新格局,而出版集团在转型初期面临数字出版产业商业模式不清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不强、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定位模糊等众多困境.如何围绕多元化经营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市场的突围等诸多问题,成为当下许多出版集团发展转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使用一系列理论分析工具,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行SWOT分析以及战略群模型理论分析,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东省出版集团在发展数字出版方面的重要战略布局,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教育图书出版作为传统出版的重点方向,其数字化转型更加引人关注。本文以北京出版集团为例,提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应以资源聚合为中心点,建设各类教育资源内容管理平台,选择合适的数字出版形态,以实现教育图书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大型出版集团凭借其资金、技术、内容资源优势纷纷开始涉足数字出版业务,有的还制定了长期的数字出版规划,将其作为未来投资发展的主要领域。传统高校出版社必须清醒的分析自身优势,分析细分市场需求,做差异化数字出版,走专业品牌之路。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中小型高校专业类数字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面对数字出版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所创造的惊人效益,我国各大出版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性门户网站,目的是要自主拥有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如山东出版集团于2003年建立网络出版平台——山东出版信息网,山西出版集团建立了山西出版传媒网,期待未来能以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展运营,分享数字出版的丰厚利润。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中国出版研究,延续了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对中国出版业转企改制背景下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总署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出版强国目标的提出,使研究论题相对集中——除出版史研究外,研究者对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出版改革等论题的研究,都最终指向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做大做强中国出版业,早日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2,(28):16-17
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发展如火如荼,不仅以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传统出版单位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也涌现了很多民营数字出版企业。那么在未来的数字出版领域里,两大阵营谁更具有发展优势?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一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出版集团和民营企业,对比二者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有不少感触。现对所见所想做一个简单梳理,不求深刻,仅算是对于当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一次思考。内容资源,优势变劣势?出版集团在商业模式的困惑中求索内容资源是传统出版单位的最大优势,是长久以来业内的广泛共识。然  相似文献   

10.
传统出版的数字出版十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出版单位需要扭转数字出版观念、实践的误区,从出版社、出版集团全局的高度制定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积极引进、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努力学习、积累数字出版运营经验。在传统出版转型数字出版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控方向、掌握主动、成就未来。  相似文献   

11.
正从我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以来,中国的出版集团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成立的出版集团达到32家。由于各个集团成立的地点、时间、方式以及集团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个集团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比较典型的有凤凰出版集团的"以书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模式,湖南出版集团的"多介质、全流程"模式,安徽出版集团的"跳出出版做出版"模式,浙江出版集团的"以出版主业为主"模式等,各种模式各有特点又相互交错,展示出中国的出版集团繁荣发展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刘成勇 《出版参考》2009,(15):15-16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业界同仁是否注意到本刊的第10期,头条刊登了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赵斌先生关于出版产业与集团建设的文章。文章告诉了我们不少关于出版集团的知识,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版集团一般处在大传媒集团的中间位置,美国五个大出版集团占有的市场份额高,营业额的绝对数字高,畅销书市场的占有率也高,旗下品牌众多等;日本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的销售额虽占到日本相关市场的四分之一强,但其实叫做大出版社更为确切(不算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其内容编辑加工工作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同时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传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行业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重要突破,重点突出了图书内容、生产模式、传播载体以及学习形态的数字化发展。就数字出版而言,数字内容初始的编辑和加工,直接影响着数字内容的实际运营效果,笔者从数字出版入手,围绕数字内容的编辑与加工,对出版资源库的建设实践,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2北京国际出版论坛的主题,依然围绕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但较之去年"数字时代的国际出版业走向",今年的主题"数字环境下出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让人们感到了发展的压力。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只有213亿元,2011年已经达到1377.88亿元,数字出版增长率远超其他行业。据了解,世界主要出版集团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概念。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数字化水平低、进展参差不齐,数字出版标准的盲目和滞后,盈利模式不清、产业链模糊,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有待完善。参照国外著名出版集团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科技期刊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努力建成科技期刊战略联盟,积极加入已成型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设的步伐;创新盈利模式,形成健康、完整的产业链;多途径扩充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数字出版的汹涌浪潮,旧有的保守姿态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由于数字出版投入较大,且效益回收得较慢,许多出版集团起初并未认识到数字出版所具有的潜能,大多采取观望态度.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巨大效益和发展前景促使各大出版集团纷纷涉足这块领域.2009年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超过750亿元.①这一数字,首度超越了传统书报刊的出版总值.数字出版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数字时代网络原创内容的泛滥和传统内容的数字化,意味着读者面临越来越多的阅读选择.因此,出版集团应该着力构建数字出版平台,不断整合数字资源,以帮助企业更快更稳地向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大部分省市的出版集团都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或者数字出版公司,应该说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之举,但是各地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不得不冷静对待。除了体制、机制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当然,因为全都是新成立的数字出版部门或者公司,没有可以参照的模式,各地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愿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这问题,并逐步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字出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的总产值已达750亿元。发展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的战略重点,无论是数字出版的实践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数字出版的前景充满了期待,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本期特编发本刊记者就数字出版问题对浙江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出版集团的三位嘉宾的采访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全面融合,是两种出版形式和组织机构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高端整合,是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和必然归属.要以数字出版平台的整合推进出版发行工作流程的融合,促进出版资源的共享和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以出版组织机构的整合推进出版管理体制机制的融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型专业化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