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镇西 《天津教育》2005,(12):16-17
民主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民主教育不是治国,因此,在这里说“法治”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尽管“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其精神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正是在这一精神实质上,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
五、民主教育是强调法治的教育民主教育不是治国,因此,在这里说“法治”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尽管“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其精神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正是在这一精神实质上,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石红 《陕西教育》2009,(1):124-125,106
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民主法治现状,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为根本目标.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明确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正确认识,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确立法律至上观念.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的基层民主形式,蕴藏着权利义务观念、政治参与意识、契约精神、法治理念等丰富的民主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规范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发挥高校主导作用等途径,能够有效地发挥村民自治在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中的功能,提高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民主教育是以培养平等精神、权利意识、自主性等民主精神,理性、规则意识、批判的态度、沟通协商能力与意愿等民主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民主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工作者。民主是对人是目的,人应该自己掌握自身命运的信仰。民主教育不但要求教师具备知识分子精神,更要成为民主信仰的传道者。  相似文献   

6.
教育民主是指教育活动中“交往的民主、言说的民主以及行动的民主”,体现着教化的本真存在方式;民主教育则指涉通过“理智的涵养、理性精神的培育以及民主生活的塑造”,化育民主精神的教育。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共生共谋,教育民主促进民主教育的实现,民主教育映照着教育民主。在彼此的砥砺中,实现着民主的教化,培育着民主的新人,营造着民主的氛围,最终实现魂(民主教育)与体(教育民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非常活跃.陶行知在此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主和民主教育的文章,对民主教育进行了集中的阐述.他希望通过民主教育"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提出"民主是中国的精神维他命"、"教师是民主的酵母"、"在民主生活中学习",以及"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等主张,发表了自己对于民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独特见解.他把教育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主张从小学生和小学教师做起,开展民主教育的普及运动,以提高社会民众的民主素养.陶行知的民主教育主张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既有助于考察现代中国的民主教育进程,更有助于考察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在批评现代民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当代民主的新形态。它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理性思考和协商对话,对公民提出了协商民主素养的要求。培养公民的协商民主素养,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公民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就是让教育体现协商民主的精神,建立一种以协商为核心的民主教育模式,包括建立以协商为核心的教育治理机制,建设以协商为核心的学校和班级治理组织,构建协商课程,开展协商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9.
民主是一个政治概念,教育不是政治,不能简单地把政治民主运用于教育,教育民主因此也不等于政治民主。教育民主要反映政治民主的精神,但更有教育自身的特性,是教育自身特有的民主。教育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教育民主的目标是养成民主公民的素质,培养民主的公民;教育民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过民主的教育生活。前者要求民主"做人",后者要求民主"做事"。"做人"和"做事"是统一的,只有在民主"做事"中才能实现民主"做人";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能成为民主公民。  相似文献   

10.
民主政治包含的内容很广,但政治民主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的社会权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个性等等)的尊重.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主政治与民主教育具有了相通之处.   ……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创造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民主教育的思想观念。我国最早提倡创造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确立民主教育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创造型人才必将在民主教育的培养下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在自由而互不妨害的条件下,人们所追求的满意的生活。平等、宽容、自主、自由是民主守护的核心价值,民主为幸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幸福生活获得的民主社会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最终只有通过民主教育才能形成。以培养民主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幸福的获得,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对话、协商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幸福教育生活的获得。  相似文献   

13.
教育民主是指教育活动中"交往的民主、言说的民主以及行动的民主",体现着教化的本真存在方式;民主教育则指涉通过"理智的涵养、理性精神的培育以及民主生活的塑造",化育民主精神的教育。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共生共谋,教育民主促进民主教育的实现,民主教育映照着教育民主。在彼此的砥砺中,实现着民主的教化,培育着民主的新人,营造着民主的氛围,最终实现魂(民主教育)与体(教育民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自身,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视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为己任.民主精神应该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平等精神、理性精神、宽容精神、妥协精神、建设精神.全民民主精神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尊重学生权益、法律保障、班级自主管理、德育、教师民主等方面来培养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意识逐渐觉醒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公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建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公民身份,进而能够建构公民社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公民的教育”是一种直面我国现实的、具有创生取向的学校公民教育新理念.“成为公民的教育”落脚于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创建班级公民武生活,让学生在班级中正如“公民”一样生活.“成为公民的教育”是在创建班级民主法治的公民式生活中完成的,即:通过班级自治与民主,实现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通过班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通过参与班级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通过班级公民式生活体验,使学生自主养成公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每每和朋友聊起民主教育时。都会遇到很多的诘难。教育不可能超脱于政治。民丰教育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受制于政治,或者说民主教育从属于民主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主政治,如果没有一定的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民主教育是很难真正实现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民主精神和民丰政治,从来也不可能离开民丰教育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大学生确立民主法治价值观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在贵州高校进行了600人的抽样统计分析。总体上大学生民主法治价值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一步确立,但带有不稳定性和矛盾性。为此,高校民主法治教育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认真贯彻十八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增强民主法治价值观教育,宪法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权利义务、正义、平等、自由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摈弃腐朽落后的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治"观念,加强民主法治实践,牢固确立民主法治观念,对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民主法治是公民政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青少年进行政治观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民主包含五个层次的含义 ,即民主性质、民主形式和民主运转 ,对青少年进行民主观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青年学生进行法治观的教育 ,关键是要树立他们的宪法观念和依法治国观念。  相似文献   

19.
缺乏法治保障的民主是杀死苏格拉底的元凶.我国在进行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法治是通向民主的轨道,只有法治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且需要努力创造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条件以最终实现法治的民主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