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几何原本》是古代西方数学的经典之作,它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明朝末年,利玛窦将《几何原本》带人中国,稍后其与徐光启合作将它翻译成了中文。可是,他们只是翻译了前六卷,后面还有九卷没有翻译。据载,当时徐光启是积极要求翻译完毕的,可是利玛窦拒绝了。什么原因呢?两个人都没有详细说明,因此,这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玛窦具有很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他以他的数学才能和语言天赋,在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利玛窦在肇庆既传播了欧氏几何,也传播了“非欧几何”.他所传播的“西方现代数学”及其所获得的效应,确立了他以数学来赢取中国民心的学术传教思想,为他后来在中国系统地传播“西方现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合译了许多西方数学名著,不仅引入了新的数学体系,而且引入了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包括几何公理化思想),使中国传统数学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开创了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的纪元,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万历34年(公元1606年)秋天,在北京的一所宫殿式房子里,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正在合作翻译一本欧洲古典数学名著,这就是古希腊文明时代大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本书由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于第二年春天译成前6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翻译西方科学专著,它标志着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开端。不仅如此,这件事还给此后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得了解《几何原本》究竟是怎样一部书。  相似文献   

4.
我国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首先把“Geometry”译作“几何”。  相似文献   

5.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的数学家、科学家,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又撰写了《勾股义》等数学著作。他的数学哲学思想主要是:推崇逻辑演绎方法;"会通"中西数学;重视数学的应用;分析元朝中期以来数学停滞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眼中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何原本》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全书共15卷。科码窦与徐光启合作将《原本》前6卷译成中文。1856年,李善兰与英国人传烈亚力合作,将全书15卷译成中文。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伴随着尖锐的斗争。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下的“工具”,而是与我国固有文化极不相同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书是公元一世纪纂编的《九章算术》,共收集了246个问题的解法。 我国最早翻译的西方书籍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它是由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于1607年在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利玛窦与《几何原本》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玛窦在华传教期间,一直非常重视翻译《几何原本》的工作。1606—1607年,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将《几何原本》译成中文。虽然作为一名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只是把介绍西方文明作为弘扬基督教的手段,《几何原本》也仅译出前六卷,但对中国近代科学以及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只完成了前六卷,之所以如此,有人认为是利玛窦不懂立体几何,无法进行后面的翻译工作。此观点通过分析利玛窦当年在罗马学院的学习经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利玛窦和徐光启之所以没有继续后面的工作,实属无奈。  相似文献   

10.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科学家,曾经向罗马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并把这些科技知识介绍给中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徐光启的主要著作是《农政全书》。公元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由于徐光启小时候非常聪明、懂事,父母把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尽管当时家里条件差,父母还是决定把徐光启送进学堂去读书。徐光启聪明好学,这与母亲良好的启蒙教育有关。当时社会生活比较安定,母亲经常给他讲古人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故事。徐光启总是用手托着头,认真地听母亲讲故事,并立志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阿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历史上数学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玄烨,也曾因数学急火攻心。这位年号康熙的皇帝,14岁起就跟着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学习天文、历算,学过利玛窦、徐光启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几章。南怀仁去世后,他的老师换成了法国路易十四派来的"国王数学家"白晋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1607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为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作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写到:“太史(徐光启)意方锐,欲竟之。”由此可见,徐光启对于《几何原本》的翻译非常热衷,本打算是要完整地翻译全书。可是,到了1611年夏天,徐偕同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和熊三拔(Sabbathin de Ursis,1575—1620)雠订上述内容时却又写下了如下的话:“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很明显,徐光启决意停止翻译后面的九卷了。  相似文献   

13.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杰出的科学家。1604年考中进士,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徐光启是最早将西方科学知识介绍给中国的科学家。1600年,他在南京结识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等人,开始接触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较大规模的接触,是从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开始的。作为最早正式介绍西方宗教和学术思想的奠基人,利玛窦对于发展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刊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但是同时他又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并把中国文化正式介绍到西方。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这就加深了系统研究他的生平和思想的难度。作为第一个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他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例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就从他那里学到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写过史书的英国人李约翰,曾提出一个“李约翰难题”,即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能出现大科学家?从上海徐家汇徐氏先人、明代学者徐光启的遭遇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徐光启本是传统儒士,结识了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后,深感西洋科学乃兴国利民之“真学问”。就孜孜以求、恭恭敬敬地学习,并一口气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测  相似文献   

16.
《科学》杂志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位于“综合”《科学》杂志于80年前在上海悄然问世,当时在社会上并无大轰动。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并不主要在于它出现时的轰动,而在于它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质性贡献。这些贡献,又需要后人以历史的眼光给予审视和认定。中国的近代科学,不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继承,而是西方科学传播的结果。如果自1605年刊印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为起点,在晚明、盛清和鸦片战争之后,出现过几次西学东渐高潮。传播主体是西方  相似文献   

17.
几何小史     
“几何”在汉语里是“多少”的意思,因而不可望文生义,说几何学就是专门研究“多少”的数学,不过,几何学名词的由来又确确实实与“多少”有点儿关系,我国古代数学问题总有“问……几何?”的话,所以欧几里得巨著《原本》的第一个中译者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就把此书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算学以其辉煌的成就屹立于世界之林,至宋元时期达到全盛。由于封建桎梏对数学的摧残,明清以来渐渐落伍,中间也有过一些光明,例如明末徐光启(1562—1633)和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翻译《几何原本》,清初梅文鼎(1633—1721)在代数、几何、三角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1900年以前,西方数学传入我国,都是以外国传教士为媒介。他们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一批西方的科技书籍进行传播。例如17世纪初,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来中国时,与徐光启(1562~1633)合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19世纪中叶,清代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还翻译了《代数学》十三卷、《代微积拾级》十八卷等多部。此后,清代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合译《代数术》二十五卷、《微积溯源》八卷、《决疑数学》十卷,等等。徐光启、李善兰、华蘅芳等翻译引进西方数学的共同点:一是他们都没有出国,而是由外国人将西方数学书籍带进来,在我国进行翻译;二是他们都基本上不通外文,但这些外国人却懂汉语,所以由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录、整理成书。因此,这种引进是被动的,局限性很大,发展也缓慢。  相似文献   

20.
李善兰,我国近代早期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翻译介绍西方近代数学的第一人。 1811年1月2日,李善兰出生在浙江海宁硖石镇一个书香之家。李善兰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幼年熟读四书五经,十岁时“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十五岁那年,他就自学了明末徐光启等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并能弄通其中大意。之后,他又阅读了李冶的《测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