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对立抑或分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二者意见对立、观点冲突,这是较为流行的看法。依据形式逻辑,“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所言说的对象并非同一命题,二者不形成对立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种理论的关系并非对立而为分立。二者分立的缘由在于它们对技术的界定、意义的不同认知,以及对技术研究路径的不同指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技术的社会理论的演进遵循这样一条轨迹:①起点:技术决定论;②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和社会建构论的兴起;③社会建构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④技术与社会折衷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章对于技术社会理论发展的现象、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实质,以及国内技术的社会研究中的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面对技术的负面效应,出现了对技术怀疑,批判的技术悲观论,技术悲观论启示,引导人们对技术进行伦理反思,揭示技术中的伦理价值,寻求技术与伦理的统一,实现伦理对技术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趋同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同倾向的理论。它构建于“技术决定论”和所谓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一体化”的理论(即“阶级趋同论”)之上。“技术决定论”把生产力、科技的作用绝对化,撇开生产关系来谈生产力和科技对社会的作用;“阶级趋同论”则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而否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两者前后呼应,由此得出两种制度“趋同”的结论。其理论实质是通过抹煞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和两个阶级的根本对立,达到美化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晚期以来,在资本的推动下,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焕发出了变革社会和人类自我的巨大力量,也招致了空前的伦理恐慌和担忧。我们如何才能重建对技术力量的控制?若不破除技术决定论、技治主义和意外后果论的错误信念,不改变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现状,既有的技术评估、知识产权制度和伦理审查制度并不能真正抵御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传统的意识形态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忽视了课程的社会文化情势,表现出片面的维持性逻辑、单纯的工具论逻辑和极端的强制性逻辑,从而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的奠基性价值——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历经演化直至拉克劳与墨菲那里才基本成型。广义的后马克思主义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社会,它泛指一切用后现代主义思想、精神或概念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狭义的后马克思主义是指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该思想基本内容是反经济决定论、反阶级还原论、反历史决定论、主张革命主体多元论、主张"激进与多元民主"。探索与批判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关系,在现实中处于动态均衡的地位。广义上,技术决定论指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存在状态的思想理论形态;狭义上其指在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因素对社会发展相对于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来说起决定作用,占主导地位。此论述不符合现实状况,现实状况应是技术与社会的动态均衡作用论。  相似文献   

9.
科技伦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近年来的科技伦理之争,学界的观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主张将科学与技术分界,是技术而非科学才应受到伦理的规范。这种观点把实践理解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从而将科学性质的认识活动排除于实践的有机图景之外,它无视科学与技术的有机联系,必然导致"客观自然主义"或"自然功利主义"。二是认为科学和技术都应该关注伦理问题。这种观点混淆了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之间的区别,把只能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在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身上,实质是变相的"科技决定论"或"科技万能论"。三是科学技术都不应关注伦理问题。这种观点把科学和技术当作与实践无关的纯粹的认识活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实质是割裂了"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社会"(主体际关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的理论展现,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研究的是环境、行为以及表现为思维、认知、自我评价等的人的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他从社会学习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出发,把人的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发展看作是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化进程。三元交互决定论的道德教育观,尤其重视社会环境和人的内部因素——认知因素对于儿童品德的双向影响作用,为学校的德育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技术实体理论包含于西方哲学传统中,并以常识化的技术工具论渗透于技术决策、实践和文化发展中。对西方哲学与技术相关联的实体概念历史进行考察表明,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到黑格尔和卡普,西方哲学传统维系着一种对技术的实体理论解释或描述,并从自然摹写达到了身体摹写的高度。进一步分析,我们看到,技术实体理论的主要原则在于,技术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采取理性模式,不仅要求自身的价值中立,而且能够确保技术进步具有可预测性。以此来看待后人类主义,所谓后人类的"技术奇点"预测,不过是设想了超人类智能的"技术实体"。当然这仅仅是就技术的积极社会影响而言的,如果考虑其负面价值,技术实体理论便不得不面临科林格里奇的"控制困境":一项技术的社会结果无法在其生命早期预测,等到发现其消极后果时,对它的控制又极端困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需要突破技术实体理论为科学、技术与社会设置的各种传统边界,进而提出新的技术哲学理论方向,此即对技术实体理论进行归置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技术社会角色依照角色载体,可区分为技术人工社会角色、技术实体社会角色和技术工艺社会角色。经过一定科学理论和专门技能训练的“技术人”,属于技术人工社会角色;以某种实物形态存在,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性“人工物”,属于技术实体角色;以知识、理论、方法的形式存在的技术,属于技术工艺社会角色。不同的技术社会角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角色形象、作用和影响,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权利、责任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技术结构、规律和社会功能的一般性研究,到9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创新。再到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全方位研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即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对科学技术经济价值的研究到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教学技术的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教学技术异化下的教学意义式微、对技术下的教学主体研究欠深入等问题。人自身成为对象的教学技术负荷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追求,教学技术的人文性正是教学过程中技术的应然属性。以人文的视角研究教学技术,就是要彰显教学技术中人的价值,进而把握教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向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概括出行业技术成果数占当时成果总数的比例,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技术群就是值兴技术群。值兴技术群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自己的形成与转移规律。分析值兴技术的形成与转移规律及有关因素,能为技术论研究、技术预测、技术管理提供一些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的技术的价值,以"以人为本"为准则不断调节技术与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从而促进技术、教育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力量;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是唯物主义和人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变革,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价值的主体基础主要是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与需要。科技价值的实现机制主要是科技的物化、智力化和生产过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价值观具有中介性、社会性、合力性和革命性等特点,是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与科技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作用对象、评价原则、实验方法、可接受性、参照系数以及技术进步快慢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作为探究教育教学系统构造的技术过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包括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两方面的内容,教育技术的历史进步表现为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原理和技术效应件的进化。教学设计的整体原理至今仍为加涅的"教学—学习映射表",局部效应件的进化则包括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策略制定等。在课程开发领域,至今尚未出现整体性的课程开发技术原理;虽然博比特、查特斯、加涅等人对活动设计、课程任务有过一些研究,但社会角色的分析技术、课程知识的组织、课程目标的分类等技术效应件也都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20.
撇开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撇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一些论者把科技伦理定义为全体科技当事人服务于全体人类。这种科技伦理“全员”论只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等于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社会历史因素存入了“括号”之中,充其量只是谢林的“理智直观”或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产物,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超现实、超历史、超阶级、超国家的科技伦理只是一种主观的虚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科技活动及其异化、资本主义国家价值取向的“单向度”性,决定了科技伦理“全员”论不但是“认识论的贵族主义”,而且是“抽象的乌托邦主义”。唯物主义的科技伦理观的科学性就在于:从科技活动的现实出发、从现存的社会历史形态出发,去说明和解释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及其伦理蕴含。惟其如此,我们的科技伦理学才能立足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不但帮助人们“解释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