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庞大的诗歌群落缘于"等待"这一情境。这些在精神实质或情境构势上具有"等候"这一核心内涵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纳入一个全新的母题模式——候人母题中进行重新研究。在候人母题中,不论是人的情感追求还是人生价值的追求常常通过期待主体等待或期待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情境模式表现出来,抒发着处于这种情境构势中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态。候人母题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了情感层面的等待、人生价值层面的期待和社会理想期待三种大的类型。而且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
<正>"期待"是指期望、等待,它是一种心理状态。"阅读期待"是指学生的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来激起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呢?一、巧妙导入,激活阅读期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开场白是否能吸引  相似文献   

3.
韩景贵 《班主任》2007,(7):38-39
期待往往与赏识并存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当中.爱德蒙·邓蒂斯说的"等待和希望"似乎很好地表达了"期待"的内涵.然而,当我们对学生满怀期待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教师饱含期待的言语或眼神中感到不知所措,甚至畏缩不前.  相似文献   

4.
期待往往与赏识并存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当中.爱德蒙·邓蒂斯说的"等待和希望"似乎很好地表达了"期待"的内涵.然而,当我们对学生满怀期待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教师饱含期待的言语或眼神中感到不知所措,甚至畏缩不前.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究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认数"一课的教学,从中发现教师对学生应耐心等待、信任期待,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清晰记得热恋时等待对方的情景,那时候的等待总是甜蜜的,温馨的,充满期待的。课堂教学时也需要这样的等待,我们要怀着一颗期待、欣赏的心去等待学生,等待他们出现时的精彩。一、静心等待,收获精彩,守得云开见月明让学生去阅读的目的就是去思考、理解,这都需要时间。所以请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更多静心思考的时间,等待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正如专家所说,等待之后,可能会使你眼前一亮,可能是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学生对阅读活动所抱的期望,等待从阅读材料和阅读过程中有所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教学在我省已经实验了近两年,教师教学工作面临困境:内容多、节奏快、疲于应付、急功近利.罗素说:"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的透彻"."教育是慢的艺术".因此,教学要返朴归真,要遵循和把握教学过程中"慢"的客观规律.教师要积极开展有效"慢教学"的研究,追求"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标.教学中的"慢"应该是教学中学会"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让学生在教学中更能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散步,在宗白华先生眼中,是一种美学的境界:漫不经心,拈花微笑。"散步"这两个字表现了宗先生美学中的悠闲和学术人生的境界。我以为,散步美学,也是教学中需要的特殊智慧。"散步",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真味课堂中的美学。1.等待——气韵,通达。我们期待在课堂上看到等待的场景。比如,学生在思考,在读书,在自主学习,在合作讨论,小声交流,教师不限定一分钟、两分  相似文献   

10.
郭元祥教授曾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让教师学会等待、给予期待,还教育的原味,等待学生自己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等待学生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等待学生能够独立远行。  相似文献   

11.
林艳丽 《成才之路》2012,(24):36-17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生长的结果。"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就是在不断地修正、克服缺点过程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这种修正和克服必须有一个认识和体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等待。教育中缺乏这种等待,是因为教师缺少期待、宽容,缺少教育方法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悟和回味,达到强化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等待必不可少,适时的教学等待可以激励幼儿自主探索,而不必要的等待则事与愿违,显得冗长无效。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寻觅等待的时机,运用等待的艺术,则往往能有"预料之外"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在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相关的教学中,"教学等待"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研究者所关注。本文拟结合现状对"教学等待"进行梳理,分析"教学不等待"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中写道:"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一种未来。"是等,还是争?这是个问题!如今的社会,时间虽流逝很快,但亦不能跟上生活的节奏。竞争已经是普遍现象,也不知这样一个竞争时代是否是作家曾期待的模样。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经常被大家所忽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此,第一课时教学中出现了"僵化""越位"和"错位"的尴尬局面,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失去应有的重视,甚至窒息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对此通过课题研究,大胆为"第一课时"教学摸索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依据文本"词语组块"、抓住关键大胆取舍、寻找抓手妙理脉络、挖掘问题引发期待。同时,还必须注重几个教学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整合,为语文阋读"第一课时"的教学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学会等待,本文谈论了小学数学"课堂等待"的艺术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课堂等待"在小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的潜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以此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吉龙 《中国教师》2010,(24):32-34
<正>所谓教学等待,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操之过急,不急于求成,对学生充满信任与期待,给学生留下适量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醒悟和回味,给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等待”和“期待”两词注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上二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等待”的往往是无可奈何或者顺其自然的过程或者结果,而我们“期待”的则是自信盼望并坚信其必然出现的进程和情景。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热闹的气氛,更要有静心学习思考的时间。而要静心学习思考,等待的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学前等待、读中等待、答前等待和答中等待,让学生有充裕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沉入文本,静思默想,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