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单元内容。师:听说大家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个游乐场去看一看吧!(师出示动态单元主题图)师:大家看,这里的游乐项目,你最喜炊玩什么?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学生手势比画)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乐场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本单元将要研究的“图形与变换”。(单元主题图定格)师:(指图1)滑梯大家玩过吗?这上面就有我们认识的老朋友,它是谁?  相似文献   

2.
李春秀 《山东教育》2002,(25):52-5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4页。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第几的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在咱们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运动会吧!生:太好了!师:看,运动员们跑到终点了(让6个同学代替运动员,从教室门外跑步到教室前面)。同学们快看看谁跑得最快?生:张超第一,李振第二,王芳第三,……点评:这一环节设计的活动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  相似文献   

3.
师: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老师 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去结识一位特别可爱的小伙伴。(课 件展示: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师:谁知道老师要带你们去哪里? 生:我知道老师要带我们去大森林。师:小朋友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在大森林看到了什么? 生:房子,大树,还有许多小动 物。 生:我刚才在大森林中看到了 大树,熊爸爸、小熊等许多动物在树 底下,旁边还有一座小木屋。 师:真不错!以后我们说话时, 一定要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把句子 说完整。(学生按“谁在什么地方看 到了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4.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5.
微格情景庞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完了《鹬蚌相争》这篇课文,问同学们:“这篇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谁能说说?”一个名叫董娟的女生站起来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件小事相争不让,让第三者得利。”师:“还有谁说?”一名叫刘兵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董娟的说法,鹬和蚌相争是生死相争,不是小事之争。”师:“提得好!大家都想想,对刘兵和董娟说的,你们怎么看?要说出根据,谁来说?”董娟:“就是指小事!书上写的是双方互不相让,要是指生死之争,就不能写让不让。”师:“刘兵,董娟用书上的话作根据,我看有道理…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写出的句子往往形式、内容单一,千篇一律,那么应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于永正老师的两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指导用“流利”造句。师:还记得《锄禾》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用上“流利”这个词。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师:谁能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啊!师:(拿出钢笔写字,钢笔不下水)谁能用“流利”说个句子?生:于老师在纸上…  相似文献   

7.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多媒体出示“O”)生:这像小球。生:像小月饼。生:像月亮。······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联想到这么多的东西!大家再想想,老师在上课时叫它什么呢?生:语文老师叫它“喔”,数学老师叫它“零”。师:美术课上,老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上课,丁老师心情很激动。早上5∶00就起床了。你们呢?生: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生:我是6∶30起床的。……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生:妈妈提醒的。生:自己看钟表的。……师:(投影出示各式各样的钟表)对,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许多学生举手)教师逐一出示表示2∶00、8∶05、10∶50、2∶55等时刻的钟面图,让学生试读。在读法有争议的10∶50和2∶55的钟面图旁画上“?”。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第几次到台上上课了?生:(齐答)第一次。师:(惊讶地反问)第一次吗?(学生沉默)师:好,老师给你们数。前年北京特级教师到我市上课时,你们上过台两次;去年地市“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上,你们和我上了一次;那今天是第几次?生:第四次。师:瞧,比老师还多两次哩。从次数上讲,你们比我多,从经验上讲也比老师更丰富,从胆量上看也应该比老师胆量更大,那思维也一定更活跃。好,我爱听“胆量大,思维活”,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现在我就要看看你们胆量是否真的比老师大,思维是否真的比老师活。…  相似文献   

10.
胡宏伟 《江西教育》2002,(23):31-31
“9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的内容,其中“9的分解”教学片段为:教师用课件出示右图。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机器人。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图形宝宝组成的机器人。大家数数,这个机器人由几个图形组成?生1:这个机器人由9个图形组成。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9个图形分成两类,你们准备怎么分呢?生2:我把它们分成3个正方形和6个三角形。师:根据你对图形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分成几和几呢?生2:9可以分成3和6。(师板书)师:机器人身上的图形除了根据生2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  相似文献   

11.
师:阵阵清香诱我赶紧来到池边,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CAl课件:荷花图。配乐、生看图欣赏) 师:你觉得荷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太美了! 生:我太喜欢荷花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荷花太美了,真令我陶醉!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被这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己去欣赏荷花,比如:图文对照;边朗读边欣赏;也可以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体会它们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师:将你的欣赏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看谁欣赏得最美。 师: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生…  相似文献   

12.
我班有不少特别学生,同事们常戏谑说:你班净出“怪才”。的确,我班真有不少“怪才”。 一个善意的绰号 部德超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我发现他的特别是刚开学不几天,全班80余名学生还叫不准名时 。一次,我说:“这个同学,请你回答,对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他站起来,出乎意料地说:“老师,我叫部德超,开学好几天了,你怎么还叫不出我的名字!”好一个特别的孩子!教学十余年,我还没见过这么大胆说老师“不”字的。我有点不自然地说:“这一次再也忘不了了。”于是,我记住了这个特别生。之后,他的特别之处也“渐露锋芒”:他能…  相似文献   

13.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4.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田忌赛马”,但课文主要讲的是田忌吗?怎么改一下才能更突出主要内容,表达中心思想呢? 生:孙膑的故事。 师:好!突出了主要人物。 生:转败为胜或孙膑献策。 师:对!说出了主要事件的性质。 生:调换顺序。 师:行!讲明了转败为胜的方法。 生:善于观察。 师:抓住了中心思想。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抓住了事情的本质,抓住了中心。大家看课题下的“预习”,“孙膑是用什么办法使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的,把讲这个办法的一句话画下来”,你们找到这句话了吗? 生:找到了,在课文最后,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上作文课,写作的题目是“老师”。喜欢写这个题目吗?生:(勉强地)喜欢。师:假的。怕我难过,故意说喜欢,其实不喜欢。(生笑)是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了多少次老师,写了多少个老师呀!没什么好写的了。——我这话是不是说到你们心眼儿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玩拼图吗?(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玩拼图开始。(拿出一小块拼图放在拼图里)这块拼图合适吗?生,:太小了。师:怎么看出来的?生2:拼图与拼图之间有空隙。  相似文献   

17.
胡惠明 《湖南教育》2002,(18):33-34
一先看两个案例。教学内容:15-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2页)L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先看这幅图(学生看教科书第82页上图),袋鼠妈妈说:“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应该怎么算呢?生1:15-9=?师:计算结果是多少?生2:6。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师:对,很好。我们现在看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图(教科书第82页下图),小老鼠是怎么计算的?生4:小老鼠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师:对。那么老…  相似文献   

18.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伤害。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读儿歌吗?哪位小朋友能背首儿歌给老师听听?(指名背)师:小朋友的儿歌背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学一首新儿歌,它的题目是:《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师:首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听儿歌。(播放根据儿歌内容编制的动画片)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看)我们再来听一遍。不过,这一次老师可有要求。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次只要求用耳朵听,边听边想,…  相似文献   

20.
对不起谁     
尹老师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对我说:“贺老师,我们班学生小胡离校出走了,这是他留下的一封信,你看该怎么办?”我接过尹老师手中的信,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话:“尹老师,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班集体,对不起学校,我已无脸见人了,只有一走了之。”我一边读信,一边回想起这个学生的情况。小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然学习挺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好。记得不久前尹老师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小胡啊,一定要加倍努力!如果你下次还考不好,你怎么对得起教育你的老师?怎么对得起辛苦抚养你的父母?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