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冰  赵琳琳 《青年记者》2016,(10):24-26
为了获知2016年央视春晚(以下简称“春晚”)的收视情况,了解受众看待春晚的心理特点以及春晚的传播效果,笔者在问卷星网站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期间为3月3日至10日,共收到有效答卷227份.被调查者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陕西、安徽、福建、天津、新疆、四川、广西、江西、山西、吉林、云南、重庆、黑龙江、甘肃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重要的国际国内品牌青睐学院奖:LG、蒙牛、伊利、恒安、AOBO、贝因美、白象、友基、天和药业、盼盼、娃哈哈、腾讯、CCTV、波司登、宛西制药、斯美特、太阳雨、碧生源、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安徽卫视、外交官、TOM户外传媒集团等单位命题学院奖。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07,(2):61-61
典型案例:浙江省检验检疫局、省直房改办、省国资委、省技监督院、省博物馆、省电力物资公司、省林业总苗站、康恩贝集团、湖州第三医院、杭州恒晟置业、青田县国土局、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督管理局、省教育发展中心、青田县地方税务局、杭州剧院、330国道青田收费站、国家物资储备局浙江办事处、国家物资储备局浙江763处、837处、755处、西湖区卫生监督所、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省通信管理局、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义乌成龙集团、义乌市政工程管理局、天台房地产管理处、温州一百、浙江钱江房产、中海石油、杭州西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杭州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舟山检验检疫局、湖州检验检疫局、嘉兴检验检疫局、丽水检验检疫局、绍兴检验检疫局、温州检验检疫局、浙大建设监理公司、德清大闸管理所、金华一中、中波发射管理中心、乐清卫生监督所、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景宁交通局、青田人民医院、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国资委、杭康药业、沪杭甬高速公路指挥部、中恒世纪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经房产、省经贸委……  相似文献   

4.
《艺文类聚》是我国唐代编修的著名类书,是一部不但编辑时间早,而且又能较完整地保存至今的大型古籍。唐高祖李渊因图书繁多,若想知道事物的源流,很难寻根究底,于是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命欧阳询等编修。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此书成,名为《艺文类聚》。全书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治政、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上下)、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共四十六部。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站     
《何妨是书生》潘光哲/著定价:26.00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一群书生聚集中央研究院,留下了无数逸事篇章: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赵元任、陶孟和、董作宾、李济、顾颉刚、吴晗、周一良、王叔岷、费正清、王世杰、郭廷以、雷震、王世襄……这些  相似文献   

6.
大众日报:房贤刚、张国栋、李勇、张子扬、贾瑞君、董卿、赵琳、汤序民齐鲁晚报:胡忠华、周青先、彭东、高红日、张贵君、黄鸣、韩镇、刘海鹏、张跃伟、常新喜、邱志强、张洪波、  相似文献   

7.
赵振宇  邓挥林 《今传媒》2007,(12):18-20
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记协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福建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河南日报》《南方周末》《石家庄日报》《广州日报》《东方早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香港凤凰卫视、《新闻战线》编辑部、《新闻前哨》编辑部、《新闻实践》编辑部、《今传媒》编辑部、《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新闻评论学术界、实务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嘉兴日报》编辑部人员共计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评论》2011,(4):128-128
本书以时间为纲,以国家、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这个核心,将希腊、罗马、法兰西、西班牙、荷兰、日不落帝国、美国、克洛维、查理一世、约翰·劳、摩根、索罗斯、六一农、郁金香、南海事件、次贷危机等这些牛国、牛人以及牛事一一展现,  相似文献   

9.
这本书是蔡志忠先生国学漫画系列的经典精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兵法、韩非子、史记、世说新语、李白、杜甫、禅说、大学、中庸、菜根谭,15部原典的智慧脉络+轻松的漫画诠释,海峡两岸的学者导读+近300条成语索引,全部贯穿在这一本书中。  相似文献   

10.
章丰 《新闻实践》2008,(11):30-32
●青年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章丰 每天必看的报纸:浙江日报、中国青年报、杭州日报、青年时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每日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每天必看的新闻网站:新华网、浙江在线、新浪网、凤凰网、青年时报网、青牛网等.经常浏览的报纸杂志:新京报、东方早报、市场导报、南方周末、今日浙江、瞭望东方周刊、传媒、新闻实践、中国报业等.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层次、群体层次和组织层次角度,对目前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及归纳,内容包括: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的测量、心理资本的前因与中介、心理资本的结果、心理资本与结果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心理资本的调节以及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最后,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资本的研究展望及今后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研究可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方面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来自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职业信念和事业心,以及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等.激发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的对策建议有多个方面,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育专家型人才,强化责任与改善待遇和物质精神鼓励相结合,领导层面的与时俱...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考据学角度,对“信息”一词源流加以考证,指出并修正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误读、误判。通过探究“信息”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的详细出处,提出 “信息”一词最早辞源出自唐朝崔备的《清溪路中寄诸公》中这一论点。进而对“信息”一词的内涵、发展、演变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信息,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由接收者感知、分析、判断出的消息、情报、数据、指令、信号等当中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5.
梁静  文奕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5):140-147
[目的/意义]代码是研究数据的一种,但不同于文献中用到的研究数据集,文献中涉及的代码的价值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代码的相关发布政策和规范也尚未统一和完善。[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概述代码共享的意义和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概述本文研究框架,从提交、审核和发布3个环节归纳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出版商及旗下期刊和会议对文献代码关联发布的规范政策。从代码发布所依托的预印本、学术合作网络、赛事汇总网站、综合数据存储库及专业代码存储库等不同来源入手,分析文献关联代码的存储状况并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文献关联代码发布规范的制定和存储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结论]对于文献关联代码资源,目前国际上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审核和发布等不同环节已经有相当的重视,尤其针对初始的提交环节,多数国际权威出版商都从硬性要求、存储库推荐、代码资源引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文献代码资源建设上,多数代码资源作为附属研究数据随同文献存储于综合数据存储库、赛事汇总网站等存储库中,以文献代码为中心的专业文献代码存储网站也随着重视程度的增加在逐步建立。国内对文献代码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文献代码资源的建设上仍处于初期,仅有极少数期刊会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进行规定,在资源存储上也少有尝试。针对目前文献代码资源建设的不足,本文从完善文献代码资源提交至发布全流程规定、统一代码存储库推荐、挖掘文献代码资源更多适用功能和场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型图书馆危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中小型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及存在意义以及中小型图书馆的危机特征,阐述研究意义。重点分析我国中小型图书馆面临的意识危机、管理危机、人才危机、资源危机、经费危机、服务危机、安全与突发事件危机、空间危机和地位危机,建议中小型图书馆应树立危机意识,明确自身定位,建立特色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转型服务模式,实行分馆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18.
首先讨论“知识”语义环境的涵义和主要表现,继而对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含义与特质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研究四者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和源流状态,在此背景上进而探讨知识与其他重要概念即心智因素的语义联系,最后集中研究处于知识语义环境中的主要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层次关系以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以认知域为横坐标、知识层面为纵坐标,对“数据-信息-知识I(模糊知识)-知识II(明晰知识)-智慧”连续统一体进行语义-逻辑分析的层次模型,并以此层次模型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在不同逻辑层次上“知识”及知识相关因素的动态运动机制和递进跃升规律,重点包括数据的筛选和聚合、从数据萃取信息、信息内化为知识I、知识I向知识II的转化蜕变和知识向智慧的升华,以从原始与基础概念层面为构建知识创新理论框架打下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esents and explains in detail the elements, includ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wo contrasting schools of thought in one of the key debates which the author introduced as a teaching tool at the UNESCO Training-the-Trainers (TTT) Workshop that took place in Granada, Spain, 27–29 October, 2008. That debate, briefly stated, is whether or not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and Media Literacy (ML), to be truly effective, should be pursued as complementary concepts, not in some way opposing concepts. One side in this debate argues that the two concepts have mutually inter-dependent goals,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ideally learned and pursued together, and, most effectively, learned and pursue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Networking and Web 2.0 tools and applications. The other side of the debate disagrees, and concedes that while the two concepts are indeed inter-related, they should be pursued largely independently, with only an occasional cross-reference. The debat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ole which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 play in helping students become literate in a digital, networking-based society.

Without necessarily taking sides in the debate, although expressing a preference for complementarity,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it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at all persons (not just students) learn to become both Information Literate and Media Literate in this digital world in which we now find ourselves.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Web 2.0 and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such as Facebook, Tuenti (in Spanish context), MySpace and Twitter, including the rich portfolio of applications they encompass, can substantially assist people in achieving that goal.

The author presents a number of case examples to support her thesis, drawn largely from Spanish libraries and Spanis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at already are using Web 2.0 and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extensively to train people to become digitally competent. The idea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both the theories and best practices, are current insofar as the Spanish context is concerned, but the original arguments and supporting evidence put forth by the author at the aforementioned Granada UNESCO 2008 TTT workshop have been updated because of new developments and ideas that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workshop took place. However, the original materials which were presented to and debated by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expert-presenters, including the author, at the workshop, can be easily accessed at the public domain virtual space of the University of Granada website Universidad de Granada, 2008.

Two UNESCO TTT workshops, not just one, were actually organized at Granada. One was a traditional type held on-campus at the Library of Andalusia, and the other was an online, or a virtual workshop. During the on-campus workshop, as well as during the online workshop that preceded it, an interesting discussion took place between and among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expert-presenters concerning the necessity to redefine IL from its current, largely Web 1.0 focus and orientation, to the newer Web 2.0 focus, with emphasis on Social Networking. This article tries to capture, amplify and hopefully clarify the key points of this debate as it was presented by the author and then debated in the participant discussions which ensued (see http://www.slideshare.net/nievesglez/taller-alfin-unesco-sesion-paralela-alfin-20-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浏览器进行了概述,包括浏览器的构成、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及其历史等,提出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其重要性.随后,分别使用Internet Explorer、Firefox及Opra这三个浏览器对图书馆学常用的12个围内及国外数据库的浏览器兼容性进行测试,包括CNKI、维普、万方、人大复印资料、超星、方正Apabi及LISTA、ARL、Emerald、Elsevier、Ebrary、JSTOR等.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