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大学制度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 ,是西方大学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结论。我国高等教育由于与西方有着不同境遇 ,长期以来忽视了大学制度的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这一问题日益凸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建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历史的国家 ,1 9世纪柏林大学的诞生 ,曾创造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模式 ,为人类大学制度树立了典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这一制度的不适应性逐步凸现 ,为此 ,德国上下进行了高等教育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重理论、轻实证,重宏观、轻微观.基于对4所“985”大学的问卷调查和6所大学教师与管理人员的访谈,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进行的实证调查显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已广泛建立但不够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运行效率不高,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大学制度运行不良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保障机制;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调整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创新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和具备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的正确定位,处理好政府与高校以及高校内部的权利和关系,通过制定大学章程、加大教育投资、改革管理制度、明确党政权责、加速人事改革、强化培养工作、实行民主管理等举措,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本质和特性是构建大学制度的基础。基于不同的方法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大学本质观,而不同的本质观又会形成不同的大学制度逻辑。本文对有关大学本质的观点进行了学科划分与分析。并提出大学制度改革涉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需要全方位变革,才能有效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章程是大学办学的基本依据,是校内各项具体规章制度的总纲领。西南大学通过大学章程建设,不断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从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8.
克拉克·克尔建构的现代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从历史逻辑出发,界定了现代大学的独特内涵,考察了现代大学的现状及模式,理性地审视了现代大学的两难处境,同时也乐观地预测了现代大学的未来发展。客观地分析和评述克拉克.克尔的现代大学观,充分挖掘其合理内核,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现代大学理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现代大学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使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进程得以进一步深入,其举措的驱动力即在于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人才要求的越发多元化。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来看,建校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角落,高职院校也由此难以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纵深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得以重新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亦拥有了新的参照,并且逐渐成为了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保障,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绵薄的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危机也逐步浮现出来。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强国,首先要唤醒、明确大学的主体意识、主体性,坚持大学的特色发展。大学在工具理性的独裁统治下,逐步遮蔽了其文化本质,在实践上走上了偏狭,表现在大学定位模糊不清,发展缺乏特色。在文化视野下思考大学的特色发展问题,大学需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特色的学科建设、合理的制度文化等以建立符合高等教育的内部、外部规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和谐文化来实现大学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