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主体的消失或精神分裂症成为与其相对应的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是物化的力量最终使指符和意符分裂并使意符消失,因而才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或主体之死。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诺纳德·苏可尼克的短篇小说《威尼斯之恋》和《赚钱》则说明了在晚期资本主义极度物化的社会中主体的消解。笔者认为这种物化的力量主要表现在物化对主体历史感的消解和物品商品化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蚀。因此,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解读苏可尼克的作品,并思虑主体被消解之后的去向。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的诗歌兼具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然而对其诗歌具体的后现代特征的阐述并不多见。文章将在简单阐述后现代文学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依据美国著名后现代文论家哈桑(Ihab Hassan)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分和论述,对威廉斯诗歌的后现代特征之——零散化特征从蒙太奇和拼贴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其理论中一直呈现着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具有深度模式平面化、历史意识断裂化、主体地位零散化等特征。他通过整体性和辩证法等方面实现了对后现代主义的超越,其理论研究方法能够为寻找哲学发展之路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其理论中一直呈现着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具有深度模式平面化、历史意识断裂化、主体地位零散化等特征。他在整体性和辩证法等方面实现了对后现代主义的超越,其理论研究方法为寻找哲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5,(4):59-65
德勒兹通过"精神分裂症"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对人的深层控制,以及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他用"块茎"理论拆解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树状思维"模式,用"解辖域化"鼓吹革命性、解放性和颠覆性,释放对资本主义具有威胁的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者等后现代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能够让"游牧者"自由驰骋的"千高原",重绘人类解放新议程。德勒兹用后现代理论解构马克思主义,又通过批判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创作过程是由动力情感、主体情感、体验情感、对象情感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动力情感具有偶发性、持续性、变化性、自控性的特征;主体情感具有稳定性、倾向性、理智性的特征;体验情感具有实践性、本真性、多样性、深刻性的特征;对象情感具有审美性、自主性、感染性的特征。动力情感推动主体情感和体验情感的活动,主体情感一方面融化在对象情感之中,一方面又跳出来,从理性角度对对象情感进行价值判断。在判断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搏斗,相互突进。体验情感是主体情感和对象情感的中介。对象情感一方面接受主体情感的渗透,一方面反向刺激主体情感。  相似文献   

8.
福柯在《词与物》中批判了两百年来西方主要的理论形态——人类学主体主义,认为文艺复兴、古典时期不存在主体,主体是19世纪第二次知识断裂的结果.福柯的“人之死”指的是与人相关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死掉,这里的“人”是概念上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实体的个人.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已成为现代性膨胀的基本图式,而制造精神分裂的社会制度、权力系统和意识形态已成为后现代解构的焦点。然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后现代思想大家福柯,意外地全面推翻了自己过去长期建立的基本观点,提出破解现代性的译码在于主体的修行,古希腊的"善境"才是人类走向幸福和主体回归的密道。在"善"的苦旅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并不能阻止福柯向不可能挑战。也许正如《路加福音》第一章所说,在上帝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然而,上帝的福音对沉沦者仅仅是一次恩典,而不是圣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代设计的内涵、特征和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清理。后现代设计是一个含有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否定、修正和超越意味的术语,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对于情感的重视、文化的关注以及个性的强调。同时它与商业紧密联系,使得其自身处于既适时而来却又动作尴尬的双重境地。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家余华的小说通过符号化叙事、平面化的叙事和赤裸裸的欲望的表达,解构了精英文化,颠覆了文明的秩序、消解了意义和主体的中心性,具有了后现代性大众化叙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由于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都是建立在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在那里,人死了;在马克思哲学里。主体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人。虽方式不同,但都对传统主体概念进行了颠覆,所以马克思哲学的确含有后现代主体间性的意蕴。  相似文献   

13.
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也是武侠小说的另类。在后现代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重读《鹿鼎记》惊奇地发现其隐含的后现代文本特征。《鹿鼎记》在实质上完成了对江湖世界和侠义精神的解构,具有明显的颠覆性。在武侠的外衣下,缝合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充满了对历史的戏拟。而其戏谑狂欢化的表达方式,更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的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谭嗣同之死使变法运动更为悲壮,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题材。我在教《维新变法运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情感因素──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五) 一个根本观点:人是社会的主体张觉民重视情感因素体现了一个根本观点: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民群众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世世代代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从儒门六经之修订,到现当代社会史史料搜集,乡村社会文献整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之历史。自主体、类别、性质、特征等方面观,与传世典籍文献、官方档案文献并列而存在的民间文献包括乡村社会文献,是一个特定的文献系统。从历史文献学学科视域中审视正在迅速消失中的乡村社会历史文献,进而实现系统科学整理,是民族文献遗产保护的现实举措,是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历史文献学学科重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发展成泛在网,推动当代社会进一步朝着后现代的方向发展.泛在社会的后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实在、知识和主体在泛在社会中的后现代转变.泛在社会是全面虚拟的社会,实在与虚拟的区分将彻底消失,知识及其基础将被消解,主体观念将被解构.  相似文献   

18.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主体部分的回忆录中选择强奸犯亨伯特作为叙述者,开启了后现代小说向微型叙事、局部叙事和小人物叙事转变的趋势,用他的不可靠叙述来迷惑、考验读者,同时又让他在美化自己时戏剧化地暴露自己。揭示出主人公和后现代经验中特有的自恋和精神分裂倾向,使读者有机会摆脱亨伯特的蛊惑,对回忆录进行独立阅读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安徽女作家苏雪林、戴厚英、王英琦擅长自传式思维,作品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特征.苏雪林的<绿天>和<棘心>是婚姻美梦的编织和痛苦情感的表达,戴厚英的<诗人之死>和<人啊,人!>是超前的理性思考和真诚的自我表述,王英琦用<背负自己的十字架>记录痛苦的自我超越和求真悟道的全过程.她们的代表作品具有内倾性、直觉性和穿透性的特征,是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20.
纳撒尼尔·韦斯特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受贬低和忽视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不凡的才华死后十多年才得到公众的承认,他被称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棒的作者。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分析韦斯特的成名作《寂寞芳心小姐》,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和零散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韦斯特创作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