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倍受日本人民喜爱且长盛不衰。俳句来源于中国古代连歌,无论是其形式、内容还是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古诗的烙印。俳句是和中国古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翻译俳句时对此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俳句是日本律诗的形式,它在接受中国诗歌创作意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风格。日本俳句对中国诗歌意象的接受,以及意象表达中独特的物哀感受反映了俳句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不少人认为,中国古诗启发庞德发起了意象主义运动。事实上,意象主义是对维多利亚末期浪漫主义的反叛,是师法希腊诗歌等诗歌传统而来,是承袭法国象征主义而来。经1909年的休姆-弗林特团体,意象派诞生于1912年春天或初夏。庞德推出理查德·阿尔丁顿、H.D.(希尔达·杜利特尔)的希腊主题意象诗,提出他的意象派诗歌理论,躬身于意象派诗歌创作,其理论及创作受到希腊诗歌、日本俳句等诗歌传统的影响。次年9月,庞德初遇中国古诗,在翟里斯的英文译诗中挑选并改译出四首具有希腊诗歌、日本俳句风格的意象诗;1914年底,庞德译出《华夏集》,才真正体现出中国古诗的影响。因此,庞德发起意象主义运动并非受到中国古诗的启发或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虽然象其他的文学形式一样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无论从它的内容还是精神上来看,它都已从中国文学的影响中脱颖而出,深深地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印记.俳句仅由十七个音节组成,可谓是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要在这短短的十七个音节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也正因为如此,好的俳句总是叫人深思再三,回味无穷.正如吟咏唐宋诗词可以领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样,从俳句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日本民族所推崇的独特的美.下面就俳句及其品位上体现出的日本审美观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诗歌样式,被称作世界上最短小的诗,中国日语翻译界对日本俳句的译介自上世界2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注重“形式”到转向“内容”,从注重“内容”到强调“意境”的跨文化翻译等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6.
唐诗和俳句是中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从中可以看出两国人民自然观的异同,本文对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诗歌样式,被称作世界上最短小的诗,中国日语翻译界对日本俳句的译介自上世界2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注重"形式"到转向"内容",从注重"内容"到强调"意境"的跨文化翻译等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禅学思想对日本俳句影响深远。在俳句这一日本特色的文学形式中渗透了大量禅宗精神。  相似文献   

9.
俳句是日本文学格律诗体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从日本最古老的诗歌样式——和歌发展而来的。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俳句是由5、7、5三行17个音组成的;其次,俳句中一定要有一个季语。另外,俳句中还经常使用断句字、比喻,俳句还强调节奏和声音所带给人的印象。对日本俳句进行翻译,既要考虑它的格式特点,又要结合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0.
作为日本短诗型文艺的俳句的汉译 ,其翻译形式有五言、七言不等 ,更加有不规则的白话叙述形式 ,这些大都有损于日本俳句的诗型与诗意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词问题加以论述 ,以便使其得以完美地表达出俳句的优美姿态与意韵。笔者认为最为完美的汉译俳句形式应是 5· 7· 5三行式 ,但是也可以有些其它的变化如 17字以内的三行式 ,并且可以利用叠字来弥补字数以及调节声韵 ,以便尽求汉译俳句形式的完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诗歌比较为手段,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和歌、俳句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梳理出日本诗歌在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有其偏狭而独特的发展:题材更狭窄,形式更凝炼,审美更纤细.  相似文献   

12.
松尾芭蕉在日本被称为“俳圣”。一生的漂泊经历使他得以亲近自然 ,创作出大量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他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他一生崇拜中国文学 ,其作品深受中国诗词的影响 ,在立意、造境等方面与中国诗歌有不少相同、相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林林的一生扮演了众多的角色,他是外交家、书法家、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及翻译家,曾翻译了日本多位俳人的句作,结集出版了《日本古典俳句选》(1983)和《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1990)。文章从林林对俳句的研究和翻译,及对汉俳的创建三个方面分析林林在俳句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话汇编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系统中:一是专家诗话汇编之体的承传;二是综合性诗话汇编之体的承传。之中,又有分门类编之体和据人而编之体承传的不同。诗话汇编体制的承传,从内在影响着古代诗话多方面价值的展开.  相似文献   

15.
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翻译思想对日本俳句翻译具有—定的指导意义.“形美”是俳句翻译的首要前提条件,音韵是体现俳句“音美”的必要因素,而揣摩诗歌的意境、达到传神效果是使俳句升华到“意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汉俳是指用汉语写的俳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本文比较俳句与汉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从中体现出的中日文学交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确立得益于译诗的启示:一是在观念上,译诗显示出来的新型诗歌的文体特征冲击甚至瓦解了中国固有的诗歌形式观;二是在形式上,译诗是早期新诗形式观念的实践者,是新诗的参照和模仿对象,促进了新诗形式的多元化;三是在创作上,译诗逐渐成为中国新诗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诗歌的形式资源,诗人的译诗过程也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形式经验。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相互影响和促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古代日本人曾经吸收中国文化推进了本国的文明进程,创造和发展了民族文化;近代和现代,日本学术界展开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宏大工程,全方位、多元化、多方法论的研究,创造了学术昌盛、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日本人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的养料,融合于自己的血液,推进了日本民族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