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相似文献   

2.
过去有人告诉我,当编辑的是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枝笔,圈圈画画,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是为他人作“嫁农裳”的一种繁琐工作。当我自己当了编辑,才感到:编辑工作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传播过程中联接受众者,起着重要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置、稿件和版面本身要求决定的,它包括群体意识、互补意识和整体设计意识。位置——编辑的群体意识编辑的位置很特殊,他是充当广大读者的代表与作者交谈,这就使得他能成为“主体”,既不可能不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完全是他自己。他在读者与作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把编辑工作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确有几分道理,不过,编辑的“选稿、改稿、编稿”与服装师的“选料、剪裁、缝纫”并不等同,布料不裁就无法缝制,而凡是选中的稿件,一部分已是“半成品”,只需小修小改,另一部分则是“合格品”,一字不易排版付印也未尝不可,因此,认为改动越大越显示编辑水平高的观点,未必经得起推敲。而既能符合编辑意图,又能保持稿件原貌,还能受到读者好评,使编辑、作者、读者三方满意的“为人  相似文献   

4.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5.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读者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传媒》1999,(1)
近年来,“读者心理”,“读者心理研究”,乃至“读者心理学”等提法或术语已多次在有关编辑理论的论文中出现。但笔者发现,至今人们大都仍将“读者心理”作为编辑心理学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和研究。笔者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思考与分析之后,认为现在应该是明确而响亮地提...  相似文献   

7.
巴金同志在《致〈十月〉》一文中这样写道:“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无法把作品送到读者手里,要靠编辑的介绍和推荐,没有这个助力,作家不一定能出来。”又说:“编辑要是不能发现新的作家,不能团结好作家,他们的工作就不会有成绩。”这话说的多么恳切,且又语重心长! 编好出版物,提高书刊的质量,一心一意为他人作嫁衣,这  相似文献   

8.
“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是王振铎在《编辑学通论》中提出的两个范畴。从提出者对它们的解释和论述来看,前者实际上是指作者、学者、编辑者、读者及其他一些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共同具有的“编辑活动”,后者实际上是把“编辑学”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缔构的科学”。对此,王振铎近几年来的论述又有所发展。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 (一) 阅读王振铎关于“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的论述文字,人们就常会面对逻辑上的矛盾与混乱。 例如什么是他所说的“文化”呢?在“文化的构成”这部分中,王振铎指出:“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二是社会的文化,……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建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而其“在本书中所用的文化一词,通常是指狭义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包罗一切的‘大文化’概念”。这很明确,王振铎所说的“文化缔构编辑观”中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而且“精神”前面没有任何修饰语、限定语。他又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把世界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精神世界,三是人类文化世界。我们借用这个划分方法,而着重从其中的第三世界,即人类文化世界来考察编辑现象。”这  相似文献   

9.
这里有几张画是批评有些文章的文风的.我既是一些文章的读者,又担任一点编辑工作,因而又算编者,不论是读者和编辑,最怕看那种空洞难懂而又很长的文章.写了文章总要人家看得下去,使人望而生畏,不愿意看,文章也就失掉了作用.但是做编辑的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看得眼睛发痛.这些画也算是代读者和编辑的呼吁.这几幅画还有毛病,给人一看似乎单纯在反对长文章.这就有片面性,因为有内容的长文章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0月16日的《陕西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张明利的“名片攻势”》,读者反映比较好。10月27日,《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又发表了我写的评论《学点市场心理学》。这两篇文章应该说是姊妹篇,都是呼吁人们重视增强市场意识,学习、研究和应用市场心理学。 回味一下,我认为这两篇文章之所以能尽快见报并取得读者的好评,是由于我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采写的,并向人们提出了如何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即使只是一点浅浅的启示。 采写稿件怎样才能选择一个较新的角度呢? 我以为,首先在采访前不要定死框框。有些通讯员同志往往在采访前就拟好了标题,确定了自己要报道的中心。这样就自己限制了自己,采访也显得浅而简单。我在采访张明利时没有给自己定框框,而是和他及他身边的几个老熟人闲谝。他发牢骚说自己卖苹果时可吃尽了苦,又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他是怎么获胜的。由  相似文献   

11.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2.
我看编辑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过就在几年前,提起编辑,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还是一个终日伏案看稿、改稿,所谓有案牍之劳形的形象。不错,在传统的编辑学定义中,编辑的工作重点无疑是放在处理稿件的文字内容、语法错误、版式安排,甚至是大量的书稿校对工作上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作嫁衣的编书匠、改稿匠。“编辑只对稿子负责”成了人们长期以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编辑不问市场,不管发行,保持着一种“高雅”的形象。与此同时,许多被编辑看好的学术书、精品书却不被市场接受,这几乎成为一种尴尬而普遍的现象。然而市场就是市场,读者不买你的书,高雅的口号喊得再响,心里也…  相似文献   

13.
编辑要多方位考虑选题河南教育出版社谢美光人们常说,编辑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人作嫁”,一是“杂家”。既然如此,那么在考虑选题时,编辑也应该显示出这两个特点来,这就是当个“为人着想”的“杂家”:又要为读者着想,又要为作者着想,又要为经营者着想,当然也...  相似文献   

14.
推销商品,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不行;提供新闻,不研究读者心理不行。没有读者,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者,究竟如何面对读者? 满足需求而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张报纸,读者欢迎程度的大小与他的需求在这张报纸中得到满足的大小成正比。满足读者需求,是办报人的共同心愿。但是,这种满足不是妈妈对儿子,饿了喂他吃饭,睏了哄他睡觉;也不是仆人对主人,叫你端茶就端茶,让你倒酒就倒酒。报纸对读者需求的满足,应该是经过科学分析,严格选择,理性思考,既是被动又是主动的满足。那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所谓服从读者,看起来对读者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种满足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在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尚有不少“关系”问题需要研讨、理顺。编辑与读者的关系究竟如何,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目前一些文章对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谈得较多,而对读者这一头有所忽视。这在实践上有碍于出版物质量的提高。笔者现就编读关系提出几点浅见。1 编辑是广大读者的“全权代表” 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宣传进步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在我国现阶段编辑  相似文献   

16.
像“一炮走红”的明星,医生洪昭光的名字伴随着他的健康讲座传遍大江南北,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听众、观众和读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健康热。人们不禁要问,很多医生都写过科普文章,作为健康讲座,为什么不曾有一个能像洪昭光那样产生轰动效应?洪昭光的秘诀是,在健康讲座中始终做到“三个一”,即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这对我们编辑、记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启迪呢?较其它学科而言,医学知识比较深奥,如果不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就没有效果,不会引起共鸣。与其说洪昭光以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吸引了受众,不如说是他善于把深奥的医学道…  相似文献   

17.
读者对新闻究竟有哪些心理要求呢?这些心理与新闻背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积极而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而言,读者对新闻的心理要求主要有六种,它们与新闻背景交代与否有着密切关系。一、求新心理。“新”,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读者心理要求之一。读者总是喜欢那些事实新鲜,表现手法和角度新颖的新闻。新闻之“新”首先源于事实本身,但不可否认新闻之“新”也常由新闻背景衬托出来。二、求近心理。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其事实要与自己的地域近、职业近、年龄近、生活近。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应从读者上述心理着眼,尽可能满足读者在“接近”方面的心理要求。而新闻背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叫他“老丁”。四十年前,当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熟悉他的人就叫他“老丁”。现在四十年过去了,而与他一起工作的青年同志同样叫他“老丁”。“老丁”,是丁景唐同志引以为荣的称呼。的确,这种称呼说明了他平易近人。老丁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党组书记,今年刚刚退居二线。多少年来,“三位一体”的职务使他工作头绪繁多,但他从不忘记自己是个编辑。近年来,除全面负责出版社的工作外,还忙于主持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这一重大文化积累工程,既当总编,又当编辑,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认为,许多软新闻的失实,是由编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因为读者只对“符合自己的某种精神需要或价值判断”感兴趣,对新闻的真实性便“忽略”了。而编辑呢,在“报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挡不住“精彩”软新闻的诱惑,也就对“新闻的真实性看得轻于内容了”。于是,假新闻就这样被“共同创造一出来了。 现实生活中确有只是好奇而忽略真实性的读者,但他们毕竟是假新闻的受害者。至于编辑,他所发的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对社会、对读者负责。有的读者不关心真实性.那是他个人的事。况且还有关心真实性的读者在。编辑是绝不能因为有读者不关心真实性,自己就可以不重视真实性,这既违背新闻规律,也为新闻职业道德所不容。因此,“共同创造”的说法,值得研究。我们刊发此文,是想请同行们来讨论假新闻问题,它的根源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20.
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研究,无疑是编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不少有志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出版界同仁,亦已对此发表过精辟见解。如王国忠同志在《关于编辑社会学的一些探讨》一文中,把“研究读者心理”、“研究编辑心理学”作为编辑社会学所要探讨的问题(见《编辑学刊》创刊号);胡光清同志在《编辑学研究什么》一文中,将“编辑心理意识问题”作为编辑主体研究的内容之一(见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本文试对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