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技术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单一的技术能力已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需求.为了探讨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本文以2016—2018年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为样本,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CEO权力视角,从知识关联角度对技术多元化进行划分,运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相关技术多元化与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CEO权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为倒"U"型的曲线关系,当超过最优值时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CEO权力在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无调节关系,但CEO权力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技术制造型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新产品开发(NPD)绩效的影响,分析了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NPD绩效;非相关技术多元化负向影响NPD绩效;知识场活性在技术多元化(相关、非相关)与NPD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调节了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知识场活性之间的关系;高管团队异质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与NPD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是通过知识场活性的中介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分别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能力分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技术多元化的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37-1447
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多元化、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假设,利用20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2)国际化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9):9-13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2000~2011年专利合作网络中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在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拥有较多已吸收冗余时更为显著;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企业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理论,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主并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合作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水平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购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外部研发合作会强化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强了研发投入、研发合作对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使用世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经理自主权在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企业经理的自主权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经理自主权越低,企业创新投入越高.经理自主权受到限制,会使经理减少规避创新风险的行为、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经理自主权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了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现有文献忽略了技术整合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论文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以及技术整合在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关系;技术整合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技术整合组织保障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企业在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同时,需要提高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整合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从动态资源观的视角,以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泊松模型分析企业网络位势跃迁速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以及知识基础宽度和深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网络位势跃迁速度与创新绩效负相关。(2)知识基础宽度负向调节企业网络位势跃迁速度与创新绩效负相关关系。(3)知识基础深度负向调节企业网络位势跃迁速度与创新绩效负相关关系;网络位势快速跃迁给企业带来大量摄取知识资源机会,在有限资源整合能力下,这种机会未必对创新有利。  相似文献   

11.
技术收敛表现为技术的逆-多样化发展,本文在分析技术收敛与技术多样化的创新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网络图形分析法分别对我国ICT领域的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收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总体而言ICT领域中电信和其他ICT领域的技术多样化程度最高,但从动态角度看,计算机、办公器械领域的技术多样化最高且波动性较大;在技术收敛方面,H04L、G06F、H04B、H04M、H04Q、H04N、G01S、G08C和H01L在ICT领域出现了产业内的技术收敛,而H05K在ICT领域出现了产业间的技术收敛。实证结果也表明了电信领域是最易产生技术收敛的领域,因此电信领域的技术研发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尽可能地关注电信领域的技术研发动向,寻找技术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收敛的关系,认为技术收敛表现为技术的逆-多样化发展,并指出技术创新是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收敛不断交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技术收敛的实证方法 -网络图形分析法,并结合已有的实证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多样化与技术收敛特征。在技术多样化层面,从技术领域的多样化角度看,其多样化排序为:ICT燃料电池核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相关技术。从技术用途的多样化角度看,其多样化排序为:生物技术燃料电池环境相关技术ICT核能源技术;在技术收敛层面,我国高新技术资源不存在σ绝对技术收敛,但存在β绝对技术收敛,且以2.4%的速度逐步趋向稳态水平。在技术资源的跨产业收敛方面:H05K在ICT领域、A61P和C07H在生物技术领域、B32B、H02J、C02F和C07C在燃料电池领域出现了产业间的技术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知识与学习的新竞争范式下,技术多元化作为一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技术战略,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成为近20年来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文章从技术多元化的概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了自技术融合起源以来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首先对技术融合以及临近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之后介绍了技术融合的发生形式、主要驱动力及其理论框架,并根据研究范围不同,将技术融合研究方法分为技术层面方法和企业、产业层面方法分别加以阐述,文章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技术多元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仅有少数研究探索了技术范围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技术范围选择的因素,并提出了概念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面板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运营状况以及组织备用资源的角度实证分析技术范围选择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与组织备用资源显著地影响了技术范围选择,而企业运营状况因素中仅部分指标对其产生影响。技术范围选择由多种因素决定,实证结果提供了综合的指导,为企业选择“适合”的技术范围获得更多利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蕾  李明贝 《科研管理》2019,40(5):110-1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技术多元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引起重点关注,但对两者间的内在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技术广度多元化、技术深度多元化--吸收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沪深两市6个制造行业3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技术广度多元化与技术深度多元化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与技术整合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间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技术广度多元化主要通过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而技术深度多元化主要通过技术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技术轨道与企业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跃平  王林雪  高雄  赵红菊 《预测》2004,23(6):33-37
对于企业多元化的研究,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从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多元化的效应和条件,而对于多元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则较为罕见。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内在机制应是基于技术轨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绩效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郁冰 《科研管理》2011,32(4):9-18
技术多元化影响着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选择与绩效,但是既有文献并未对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也较缺乏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基于最新理论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本研究从产品创新战略角度探讨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创新战略在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WSR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WSR方法论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过程,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系统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和人理因素的三维分析体系。从物理—事理—人理(WSR)的综合集成思想出发,构建了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集成的分析模型,为有效解决技术创新战略集成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