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子的诗歌意象自成体系,其中“大地”“太阳”意象鲜明突出,形成意象的系列。“大地——太阳”作为核心意象,衍生出“麦地”“泥土”“火”“光明”等变体,“大地——太阳”是充满创造活力和疯狂气质的意象,是海子倾力完成的最有张力与深度的“母体”与“父体”相对的一组意象。  相似文献   

2.
“也客·斡特克”与“也客薛·合扎鲁”(即亦赫·嘎扎尔)同是古代蒙古人对祖先葬地的尊称。萨满教祭词中称大地为“额秃根”(即斡特克)。可见“斡特克”和“嘎扎尔”是同义词,“斡特克”本义为女性生殖器称谓,远古时代蒙古人称大地为“斡特克”,这同汉语中称“天地”为“乾坤”的来历一样,是以“斡特克”作为原型来理解大地而产生的称谓。称大地为“斡特克”流传至今,这是蒙古族文化原型的遗迹。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地艺术”可以被视为沟通中西“自然美学”的会通。这是由于,大地艺术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关系,要求艺术活动真正走向广袤的“天地之际”,也就是回到“天地有大美”的自然那里;其次,大地艺术重新思考了天、地、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在其中决不是“顶天立地”的,而是“与天地参”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再次,在大地艺术里,就连自然本身亦是“无中心”的,这同中国传统美学的“游观”相当接近;第四,大地艺术强调要尽量保存自然的原生态,反对未经深思熟虑的人为重建“第二自然”,亦即要“原天地之美”;第五,从艺术手法上看,大地艺术要采取“极度写实主义”这种“无法之法”。  相似文献   

4.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喜欢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因为在他看来,人原本就应该在大地上,过着一种“自然、本真”的生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盘剥和利用,使人离开了自然的“家”,变成漂泊的“孤魂”,异化了人自身。所以海德格尔呼吁人必须回归自然,与大地融合。人,只有在大地上,才能诗意地栖居。那么,我们的课堂呢?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生命”与“课堂”的关系,是否也如“人”与“大地”的关系一样,处于分离状态?在不少人的眼里,思想品德课是枯燥的、无味的、机械的,思想品德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枯燥的理论、无用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大地本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儿童亲近母语的重要途径。小学教师要让语文走向“阅读大地”,让语文重回绿色的大地。本文就如何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元活力”提出见解,期待儿童的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地,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自1978年少先队组织恢复以来,共青团河南省委坚持带领少年儿童开展学英雄、创建“英雄中队”活动,让“英雄中队”火红的队旗在中原大地上空高高飘扬,使“英雄中队”活动成为河南省三大青少年教育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爱四季     
我爱春,我爱春天的细雨,细雨滋润着大地,“刷,刷”,是给大地涂上一层厚厚的油漆!我爱夏,我爱夏天的歌曲,金蝉唱起歌儿,“知了,知了”,是给小朋友一首欢乐的歌曲。我爱秋,我爱秋天的落叶,落叶飘向大地,“哗啦啦,哗啦啦”,是给小鱼的雨伞。我爱冬,我爱冬天的雪花,雪花不怕寒冷,“  相似文献   

8.
人类一诞生,便与大地母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取给于大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地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从战国时代开始,一门在古哲学指导下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学,开始形成。其间,阴阳观念及其有关的气论思想和大地有机学说,对风水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大地为母”的思想则是风  相似文献   

9.
大地很近     
船沉了以后,两位遇难者在海面上漂流。他们中的一个费劲地说:“嘿,大地一定离我们很远”。“不。”另一个说,“顶多不过一二百米。”“怎么,你疯了,你是说只有一二百米。”“对,往下一二百米。”大地很近  相似文献   

10.
“大地”与“太阳”作为两大元素,构成了海子诗学坚硬的底座。早期,海子在生命的“远游”与“归乡”的冲动中谱就了有关大地的诗篇;后期,他裹挟着粗糙的生命直入“太阳”的烈焰,从而成就了有关太阳的华章。从“大地乌托邦”到“太阳弥赛亚”,处处流溢出海子直面深渊的迷情。这种迷情就是现代语境下的浪漫灵知。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就“篇名”栏检索“赛珍珠”并含“大地”出现了116条(篇)论文。中国大陆学界对赛珍珠《大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创作主体的研究,主要从赛珍珠的特殊西方身份、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多元文化身份、思想倾向、在东西方协会的工作等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对《大地》主题的研究,主要从“史诗”意义、土地乡土情结、女性主义视角、政治文化视角、生态学视角、中西文化交流视角、宗教视角、儒家思想视角、东方主义视角、后殖民主义视角、神话原型视角、文化相对主义视角、文学人类学视角、婚姻视角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三是对《大地》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从方法论角度、性格塑造角度、具体形象、群体形象展开分析。相对来说,对《大地》艺术特色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在《九月寓言》中,“大地”与“文明”是一组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毒象。作者通过描写小村人对大地的执迷与对象征文明的地下矿区的拒斥,表达了对人类生存主题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淅沥沥,淅沥沥……”你听,春雨唱着歌从天上飘落下来。打在大地上噼哩啪啦的,像大地炸响的迎春的鞭炮。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艺术本源论以其独特视角,探讨了艺术理论根本问题,尤其是他关于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的根本特征、艺术的非对象性存在以及艺术“让大地成为大地”的论述深刻独到,为我们反思传统的艺术理论模仿论和现代艺术理论主体论以及它们的主客体架构模式,探讨当今艺术理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其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提供了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小说《大地》的主人公王龙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个体卑亢意识”支配着他的所有行为,作家赛珍珠特殊的人生经历,她的自卑情结,是其创作《大地》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给我一个梦     
尤今 《良师》2011,(9):44-44
大地有耳朵吗?我相信有,因为母亲说:“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  相似文献   

17.
很早以前,人类生活在大平原上,世世代代耕种放牧。孩子们向大人发问:“大地是平的,它有边吗?”“有哇。”“那一——到了地边又是什么呢?”“是大海呀!”“大海的边上又是什么呢?”“是天空呀。你看,只要远望到海的尽头,它不就跟天空连在一起了吗?”那时候,人们认为大地是平坦的,一直相信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大地的雨点儿,我们要到大地上去玩耍……” 在夏日的雷鸣电闪中,雨点儿们调皮地从云端逃跑,推着挤着,一股脑儿地拥向空中。  相似文献   

19.
种子的愿望     
在肥沃土壤的滋润下,一粒种子从漫长的冬季一觉醒来。大地母亲问它:“小种子呀,你想成为什么?这一次,我允许你选择自己的命运。说吧,是想变成被人采食的蔬菜、水果,还是愿意成为百花丛中的一员,供人流连赞美。”“我希望自己是一株人见人爱的花儿,”种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但一定要是山上长得最好看的那种。”“好极了!”大地母亲温和地说,“你觉得玫瑰怎么样?”“玫瑰确实十分漂亮,又有芬芳的气息,”种子琢磨着,“可是,它身上的刺会扎人的,这太煞风景了。花和刺可不能呆在一块儿。”“我知道最适合你的是什么了,”大地母亲忽然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乡有着“天鹅项下珍珠城”的美称,也是一座美丽的“冰城”,但这里的雪,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像玉一样洁白,像雾一样轻盈,雪花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漫天飞舞,亲吻着久别的大地,给大地换上了白色的银装,天空是它们的舞台,大地是它们的驻地。雪花,像一群群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