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中药材GAP种植与医药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的管理现状,医药企业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重视程度以及中药材GAP种植与医药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探讨,阐述了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是影响药材生态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GAP实施对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现状和经济效益的调查,发现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有171科共410多品种,种植面积达40万公顷,形成了几百个中药材种植区,皖北地区的中草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牡丹、白芍、白术、丹参、桔梗、瓜蒌和板兰根等中药材为皖北地区常见药材,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药材面积的25%~45%左右。皖北地区大力发展药材经济,使其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但调查发现在中药材种植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盲目引进本地不适宜种植的药材;中药材种植技术力量薄弱;农药残留等。如何认识、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保持和加快皖北地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药是经过千年临床实践证明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神奇功效的天然药品.中药材生产处于中药行业的基础地位,中药材品种是中药质量的首要环节,中药材质量与产地、生产、加工紧密相关.成县地处陇南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基地建设、中药材加工初具规模.通过调查本地中药材物种的种类数量和种植情况及种植中面临的问题,根据成县中药材种植的区位优势,对中药材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中药材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楚雄州气候特征的分析,以影响中药材生长、质量形成的关键性气象因子温度、水分作主要的区划指标,将全州划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五个气候带,及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三个水分区,最后由带和区组合成十二个具体的气候分区。根据各分期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作为区划中气候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为各级领导决策和企业规划种植中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能忽视职业情感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的关键,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三农情怀"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情感教育,有着鲜明的问题指向,包括:社会上的厌农观念给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情感带来负面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情感教育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新型职业农民有职业情感教育的客观需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情感教育:一是增强职业情感教育意识、构建职业情感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师资队伍, 二是创新职业情感教育模式、增强职业情感教育效果, 三是积极推行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安国有"天下第一药市"的美称,许多大中专院校在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试验场建立中药材实习基地,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实习中发现有很多方面需加强和完善。本文分析了目前安国实习基地现状和进一步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RFID技术为基础、以中药材流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实现中药材从种植、炮制加工到流通、饮用的整个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系统.将信息收集涵盖中药材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有效地防止假冒伪劣的中药材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吉林省中药材数据的现状和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入手,系统总结了我省中药材产业的数据统计情况,分析了中药材在种植、加工、经营等诸多方面存在的数据问题,提出了吉林中药材数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四个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优化路径:明确功能定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顶层设计;调整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整体效益;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转型升级;优化教育培训设计,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普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勇 《成人教育》2015,(9):53-56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步伐,对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方法,提高培育针对性和实用性;统筹城乡一体化,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准入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应多举措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