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2.
做好云南重点档案保护工作,同时服务周边省区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加强与南亚东南亚档案保护技术交流合作,是云南省档案馆矢志不移追求的目标。2017年、2018年云南省档案局两次向国家档案局申请在省档案馆建设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专家的严格审核考察,2019年1月16日云南省档案馆终获国家档案局批准立项,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建设任务正式落地云南,成为全国六个省级保护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对档案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加快档案保护中心及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加强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加大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与评价等.同时也提出了发展之策和建设之道,即通过推进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档案保护中心运行机制,提高其运转效率;改进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方式,促进档案保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咸阳市地处我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2006年全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会议以来,我市将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管理办法》、《陕西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家盛  任越 《兰台世界》2024,(4):31-35+40
建设区域性档案智库在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实例,从现有政策、建设意义、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区域性档案智库建设的现实需求,在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了区域性档案智库建设具备的三项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自主优势,并据此提出区域性档案智库建设应该遵循的四条策略:贯彻国家治理理念、深度掌握区域情况、筑牢智库建设根基、强化协同合作能力,以期为区域性档案智库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6.
7月28日,湖北省档案工作座谈会在武昌隆重举行.会议传达了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座谈会精神,讨论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新 《四川档案》2007,(3):18-19
文章从解读《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着手,对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国家灾备领域最新工作进展,对包括制定强制性档案灾备工作标准体系,建立区域性的档案灾备中心,加强对档案灾备能力的评估认证,参加政府主导的灾害保险,推进灾备文化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2007年,省财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步伐.使得此项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项目申报问题首先,把握国家重点档案的概念和抢救范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中对国家重点档案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所以申报国家级项目,  相似文献   

10.
刘耀倪 《浙江档案》2006,(10):45-45,54
重点档案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已引起各级领导和档案界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拨出专项基金用于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国家档案局还专门制定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制订“十一五”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规划。在确定重点档案抢救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和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合并为加拿大图书档案馆之后,紧紧围绕其战略定位开展战略规划,安排项目活动和具体运作过程。论文根据相关资料调研,分析加拿大图书档案馆使命与远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项目活动体系,考察其战略规划与实施情况,旨在为我国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4.国家档案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有序展开和顺畅运转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立足美国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网站信息和数据,在研读两大机构年度报告的基础上,正视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类型及成效,着重对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及保障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央各部委与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实施的档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技术与制定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The period 1972–1974 saw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overnment Documents Round Table (GODORT) and the Depository Library Council to the Public Printer. This same period also sa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a National Depository Agency, and the transfer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ublic Documents Library which would form the nucleus of the comprehensive retrospective collection of U.S. documents of that proposed agen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the Public Documents Library within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its transfer in 1972, and the three subsequent moves ofthat collection. It discusses the role of GODO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posed National Depository Agency, and related Title 44 revision proposals during the 96th Congress. It examines the concerns of GODORT and the Depository Library Council over maintenance and servicing of the Public Documents Library collection by 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its relation to a National Depository Agency.  相似文献   

16.
The importance of a national bibliography can not be overemphasized. It may be published by any body in the country, though, usuall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the country is the body responsible for its publication. National deposit is necessary for its comprehensivenes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tate of the national bibliography in Ethiopia, its origin,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Ethiopia and law of deposit. Ethiopia is one of the three countries in Africa where lists of their publications from the 19th century are found. Two organizations were identified which were engaged in publishing the national bibliography in Ethiopia: one is the National Library and Archives of Ethiopia by the virtue of the power invested through legal deposit and another is the Institute of Ethiopian Studies, to enablc it to provide documentation services to its users. It seems uncconomical and irrational.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ll the three organizations, the National Library, the Institute of Ethiopian Studies and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Ethiopia, should be separated to look after their own specific functions and perform their own specialized duties.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具有互动营销功能,微信可作为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为依据,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展档案查询、档案展厅、档案资讯、互动交流等移动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部分优秀微信公众号和移动服务平台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In June 1996,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Canada issued its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 in the Electronic Work Environment to all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Part of the Guideline contained a vision of automated record keeping in which records would be captured automatically based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record keeping rules in the design of automated work processes.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is concept, the National Archives developed a demonstration prototype based on a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process situated within one of the opera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depart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totype and an outline of both the lessons learned and the outstanding questions that have emerged concerning the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an electronic work environment reflecting automated record keeping.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研究——从国家档案馆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国家档案馆的角度,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物理整合与逻辑整合、社会共享与机关内部共享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谭必勇 《档案学研究》2018,32(5):135-144
本文旨在弄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档案馆运动的起源、过程及其意义。通过梳理原始档案及相关史料后发现,在中华图书馆协会、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为代表性的学术与行政机构的推动下,《呈请政府组织中央档案局案》(1929年1月)、《重设国史馆案》(1934年1月)、《建立档案总库及筹设国史馆案》(1939年1月)等议案先后提出,傅振伦主笔的《全国档案馆组织条例草案》与毛坤撰写的《国家档案馆规程》则分别代表了官方与民间对国家档案馆制度设计的努力。尽管当时的档案界从实践与制度设计两个层面对国家档案馆建设作出了持久的努力,却未能实现创建国家档案馆的终极目标,但这一运动为新中国的国家档案馆建设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