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长江 《今传媒》2006,(6X):42-43
《中国国门时报》是一份服务商检、服务检验检疫、服务质检工作的报纸,十年来,《中国国门时报》形成了以报刊为主体、多元经营、全面发展的格局,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展望未来,作为一家全国性的行业报,《中国国门时报》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依附性强,发行经营行政色彩浓厚,市场适应性差,市场存活能力不足,缺乏强烈的内在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2.
禹建强 《青年记者》2003,(12):12-14
2001年5月,由中国最权威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上市公司北大青鸟联手推出的报业新秀《京华时报》强势杀入北京报业市场。在一年之内,《京华时报》在全国报刊广告收入排名中位列16,2002年全年广告经营额达到3.5亿。《京华时报》被称为北京报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脂》杂志是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论述了《中国油脂》杂志的精品期刊之路,着重介绍了《中国油脂》杂志在闯市场、促经营,拓展期刊的生存空间方面的一些经验。如在广告经营方面,回顾了《中国油脂》杂志的艰苦创业历程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在为读者进行技术服务、代销各种油脂专业书籍(标准)、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以及成立市场信息部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从而使《中国油脂》杂志社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4.
陈刚 《新闻记者》2001,(11):75-77
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 ,使我们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2000年11月6日 ,《家庭教育时报》适时地创刊出版 ,为传播科学家教方法、宣传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方天地。今天 ,《家庭教育时报》一岁了。一年来 ,在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的领导和本报同仁的努力下 ,年轻的《家庭教育时报》从版面编辑到广告发行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展势头正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构成了《家庭教育时报》创刊一年的发展的基本轨迹。一、确立理念办报理念是树立媒体公众形象的标志 ,是获得读者关注和认同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英国《档案服务认证标准》是英国档案行业共同创造的成果,其作为英国档案服务认证时最重要、最核心的文件,是英国全国范围内公认的高质量档案服务的标志。本文从逻辑和核心要求为切入点,对英国《档案服务认证标准》进行了解读,分析了要达到《档案服务认证标准》的要求,档案服务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三种能力:前瞻性的思维能力、系统性的规划能力和高效的行动力,并给出了提高相应能力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档案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外宣传如何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服务?云南日报主动走出国门搞外宣,在省委高度重视下,1996在美国出版了第一个海外新闻专版———《国际日报·今日云南》。一年之后,又分别在香港大公报、上海新民晚报美国版、澳大利亚《澳洲新报》、法国《欧洲时报》等报纸上,创办了《?..  相似文献   

7.
2005年的重庆报业市场正演绎着一场新旧势力的重新洗牌。《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四家综合性都市日报之间竞争如火如荼,作为中国大报业市场的一隅,重庆报业的竞合现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看似共同瓜分市场的现状背后却隐藏着大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8.
国内新闻界     
《新华日报》将曾辟“城乡大市场”专版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千百万农民群众走向市场提供服务,解决农民面临的市场信息闭塞,农副产品销售困难的现状,作为江苏省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新华日报》,日前增辟“城乡大市场”专版,并已发行彩色试刊。“城乡大市场”为发展城乡经济“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据《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总结了三点经验:一、把广告工作做深、做细、抓住机遇,做大市场蛋糕;二、办好专刊,用专刊服务客户,提高报纸可读性;三、以报纸广告为依托,利用媒体优势多元化经营,开办多个行业展会,增加版面外收入。2012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广告现金收入超过1.8亿元,再创新高。作为海南省唯一的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旗下拥有6报1网站,即:《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南岛晚报》、《证券导报》、《特区文摘》、《法制时报》和南海网,形成了较科学的报业架构。从2012年开始,网络媒体和移动端媒体迅猛崛起,导致中国报业广告进入真正的寒冬期。即使在广告市场出现多元化竞争的趋势下,《海南日报》和《南国都市报》无论在广告收入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都处  相似文献   

10.
吴海民 《今传媒》2005,(12S):18-39
目前,报纸面临的问题比答案要多。 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南京宣言》回应网络进攻,是报业危局的开端还是拐点? 新媒体的壮大是否意味着报纸原有市场的重新洗牌? 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指向报业的危机和困境,“危言耸听”并非空穴来风。 “新媒体”一时的春色无边伴随着部分传统报纸经营的大幅下滑。全球媒体的不断演变,包括非传统新闻媒体的出现,意味着对于任何一家报纸来说,经营模式将面临突破,原有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盈利标准将随之改变。 面对新的形式,有人乐观有人焦虑有人彷徨,南方报业老总范以锦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京华时报》老总吴海民说,中国媒体面临大变局…… 在未来几年内,围绕报纸生存的问题,争论会越来越激烈。但是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接受:变化无时不在,一种运营模式不可能永恒。 明天报纸还会存在吗?走向微利还是整合新传媒?很多报人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简单的是与否的回答似乎已经没有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媒体新人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站新闻编辑也成为一个新兴职业。中国的网络编辑行业,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壮大。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第三批的十种新行业中,“网络编辑员”名列其中,同时也发布了网络编辑的职业标准,推出网络编辑的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作为从业资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时报》自2001年创刊后,一直面临着强劲的竞争。为了在先行者的压力下创出自己的品牌,《青年时报》坚持以特色版面和专刊专栏来培养读者的忠诚度,培育报纸品牌,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一、开辟特色专版专栏是细分市场和争取受众注意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报纸可选择性的增多和读者的日趋成熟,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识已很理性。因此,争取读者注意力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各个版面、专栏,每篇稿件,都将对报纸品牌的形成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作为团省委主管的都市类青年报,《青年时报》的受众定位一直很清晰,以18岁至45岁的青年人为阅读对象。他们是高中以上学历,有生活激情,追求发展的年轻人。他们关心新闻事件,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财富,关注流行生活,是具有强大消费力的浙江社会主流阶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设法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正式创刊。如今,《京华时报》不但在北京的报业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而且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京华时报》的发行成功,其每前进一步都有成熟的理念作依托。 零售造势,征订收益 经过对北京市场的调查,我们认定,作为一张新报纸,销售重点首先应  相似文献   

14.
邓涛 《青年记者》2007,(11):15-16
走过三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经济类报纸170多种,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英美报纸在世界新闻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基督教科学论坛报》以及《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等著名主流大报,代表着西方报纸的整体水平、面貌与潮流。当今随着国内报刊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繁荣,作为特殊的文化商品的报刊,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月1日,严冬的济南街头出现了一批穿红马夹的卖报人。《济南时报》的编辑、记者手捧着刚刚创刊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穿行在大街小巷。“卖报,卖报,《济南时报》……”一声声叫卖,兴奋中夹杂着忐忑,羞涩中饱含着期待。红马夹的出现,给了济南人一份惊喜,“咱济南人也有自己的晚报啦!”人们奔走相告。创刊的当日,《济南时报》发行量就达6.7万份,被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喻为“全国新创刊报纸中罕见的奇迹”。一年后,《济南时报》发行量又达到15.6万份。中国晚报协会特批《济南时报》于去年9月加入了中国晚报协会,使之成为144个协会成员中唯一的一家“时报”。  相似文献   

17.
《小记者》自1993年创办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平易的亲和力,在学生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作为大众报业集团八报两刊之一刊,《小记者》今年获得全国刊号改版以后,在内容、版式、发行、广告等几方面都面临着市场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谭军波  何垒 《新闻记者》2005,(11):73-76
2004年下半年,《重庆时报》(以下简称时报)入渝,重庆都市类日报达到了6家。为应对惨烈的竞争,《重庆商报》(以下简称商报)及时从增大发行投入、完善网络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倡导有效发行等方面着手,化挑战为机遇,成功应对市场的变化。2005年1~6月,商报发行量较2004年同期增长了30%,报社广告经营也增长了40%。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京华时报》创办艺术品投资等周刊《京华时报》最近将视线聚集在艺术品投资和金融两大领域,推出了《艺术品投资周刊》和《金融周刊》,以吸引艺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界的读者群。《艺术品投资周刊》逢周三出版,每期八版,包括封面、评述、人物、焦点、投资、市场、收藏、视野等内容。作为都市报中首份将艺术品投资周刊化的报纸,该周刊将本着"纵览艺市、服务收藏"的理念,遵循新闻性与可读性兼具、专业新闻通俗表达的原则,聚焦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装饰、  相似文献   

20.
田婧 《出版广角》2016,(15):52-54
《救国时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开展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力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救国时报》的抗日宣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探讨《救国时报》创办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其办刊特征,探讨其办刊启示,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编辑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