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人说,离开了大众传播,日本社会就称不上现代化社会。日本的大众传播业究竟怎样?它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有多大?最近,笔者有机会采访了日本庆应大学新闻研究所的伊藤阳一教授。人到中年的伊藤教授,是日本当代大众传播学研究专家。此次,他是作为日方代表,赴新加坡参加“第六届国际传播讨论会”后,回国途中来北京访问的。据伊藤教授介绍,日本的大众传播工具产生较迟,最早的报纸大约在19世纪中叶,从荷兰传入日本。日本从瓦版报纸起步,很快在明治初期又出版了杂志,到19世纪末,通讯社、电影几乎同时诞生。本世纪20年代,广播在日本出现,而电视的出现则是50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2日,日本庆应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伊藤阳一先生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访问,就日本大众传播及研究现状等问题,与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座谈。伊藤先生介绍了日本大众传播的情况,并回答了研究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关于研究机构,伊藤先生介绍说,“日本目前有三个大众传播研究机构。最早的是成立于五十年代的新闻学会,有会员700余人。另一个大众传播研究机构是传播学会,它是从事微观研究的,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为基础学科来对大众传播进行研究,有会员200多人。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惯于忧患中看现实、看未来、看发展。日本的报界及其他新闻同业,在回顾整个80年代报业存在的欠缺的同时,又提出了日本报业特别是报纸言论方面如何面向90年代的问题。前不久,日本新闻协会邀请了日本几家全国性大报和有影响的地方报纸的言论负责人,谈谈90年代报纸言论的发展,与会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他们认为,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报纸言论的地位将越来越高,这向报纸的言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报纸的言论既要与新闻报道相配合、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来看,中西方最早的大众传媒都是由于经济原因产生的;在西方,为了适应贸易活动的需要,信息传播成为一种职业,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出现了近代的报纸;在中国,为了配合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扩张,一批传教土、商人到中国创办了近代报纸:但这一时期中西方报纸的影响都不大,直到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利用报纸宣传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后,报纸才逐渐在民众中扩大影响,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既是物质的、经济的,又是思想的、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后,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工具,它的公开性、广泛性使之成为社会进步力量推翻专制社会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学所要集中研究的是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亦即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6.
一、大众传播中的国际关系因素1-大众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关注以及特殊大众传播形式大众传播中的国际关系因素首先表现为有关国际关系或国际事务的报道量日益增加。在报纸尚未过渡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传播的阶段,它就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地球上每一个它所能到达的地方。当报纸过渡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以及出现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之后,大众传播能够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同时期的国际关系的内容,诸如战争、外交、国际组织、国际贸易、人权等等,而由这些问题构成的国际关系整体也就逐渐地、完全地成为大众传播所关注和传播的内容中必…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最早成熟的大众传播媒介,大浪淘沙,与时俱进,世界报业已走过近400年的辉煌历程。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异军突起,使报纸在经受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冲击之后,徒增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古老的报纸是“生存还是死亡”?面对具有文字、声像多媒体优势的互联网的挑战,报业会采取哪些举措?科技进步能否会使传统报纸形态发生改变?报纸的内容、形式和报业经营方式会有哪些新的变化?本文提纲挈领,试图对新世纪世界报业发展前景做出瞻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范围来说,真正可以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是能够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报纸。一份走进家庭的报纸,至少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平民化的品位和风格,二是报纸的低价位,老百姓可以自己掏腰包购阅。当然细分起来,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但基本特征是这两个。恰恰是这两个基本特征,我国90年代前期的报纸并不完全具备,换言之,这以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大批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日报。填补我国报业结构中的空白我国报业历来是以党的机关报和行业报为主体的。按新闻出版署80年代所作的分类,我国报纸可以分为机关报、行业报、社会群众…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新闻”?日本《广辞苑》的解释一是广义的,指新的见闻、消息;二是狭义的,指的就是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都称以“新闻”。所谓“新闻学”,就是将“以报纸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学问”。由于日文中的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与服饰流行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理论家李当岐教授曾提出,进入20世纪后,在工业化的进程下,流行不再局限于小规模的模仿现象,而朝着跨越地域、国界、阶层的局限,大规模、快速度地加速发展.此话揭示了时装流行原理的形成与大众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在大众传播进入20世纪以后,流行具有了新的特色.社会学家杨越千把这种服装中的流行称为“现代社会的流行”.日本著名流行分析家大内顺子在《流行与人》一书中指出,“流行似乎每五年就发生一次大变革,这好像和人类社会具有的持续力有关,大概人们也一定每个五年就要求时代有一种什么时代变化,而巧妙记录这些变化的时装就以各种新的样式表现出来.可见流行与时代息息相通”①.  相似文献   

11.
一、几个基本理论 1、关于报纸的商品性. 与对新闻有没有商品性的讨论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意见相比,对于报纸的商品属性问题,大家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即都承认报纸具有商品属性.如王双在<认清报纸的商品性与新闻的非商品性>一文中说:早在五十年代中期王中教授就提出报纸有商品性,经过三十多年的认识再认识,报纸的多种属性终于恢复了.  相似文献   

12.
应日本大众传播学会和上智大学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访日考察团一行4人,在所长孙旭培带领下,于1991年10月15日至11月14日,对日本新闻界和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了考察访问。在日本大众传播学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主持接待的三好崇一教授说:近几年来,能有这样的学术团访问日本,是不  相似文献   

13.
朱向东 《视听界》2000,(4):15-16
正当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鼎足之势已成之时,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Internet诞生了。它兼容了各家之长,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自由向社会各层面施加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互联网络出现之后,传统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已称不上大众传播,互联网络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传统大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报纸(以及广播、电视事业)有没有商品性?新闻有没有商品性?这些问题既是我国新闻理论中的老问题,又是当前我国新闻实践中提出的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报纸有没有商品性?在我国,这个问题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艰难探索。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教授就提出报纸有商品性。经过三十多年的认识再认识,报纸的多种属性恢复了,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谈话后,报纸的商品性也得到了新闻界的承认,人们敢于堂堂正正地讲报纸有商品性了。正确地认识报纸的商品性,对于办好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有益处的。因为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好,一可以为更好地宣传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物质保障,二可以提高新闻和新闻评  相似文献   

15.
金旭东 《视听纵横》2002,(3):100-101
上个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广播电视在发达国家诞生并迅速普及开来。当时曾有人惊呼:报纸这一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将会被广播电视所取代。但几十年过去了,尽管广播电视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报纸依然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与网络的叠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艳平 《传媒》2005,(1):42-43
纵观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新老传播方式总是在展开了一系列较量后,最终达到共存,然后共同发展.20年代末,当无线电广播出现时,有人预言,报纸将被扔进垃圾堆;其后20年,电视的出现,使报纸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许多人预言印刷媒体将就此衰落、消亡.但现实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报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最终还是报纸、广播、电视达成了平衡,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局面.互联网的兴起,使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又有人提出,报纸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是否报纸真的会在网络时代退出历史舞台,被扔在人们的记忆里呢?  相似文献   

17.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符号向受众传递信息的纸质媒体。诉诸于人的平面视觉,是报纸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最大的区别。报纸形态作为报纸的视觉形象,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一波又一波改版热潮使我国报纸的形态开始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变沉闷、千报一面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这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百年  相似文献   

18.
一张都市类报纸,总会在办报之初向读者宣示办报的理念.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更考验报纸的是日常办报中的具体作为,站在什么角度写新闻?站在何样立场发言?对社会和国家等秉持何样的态度?因而,对报纸来说,坐言与起行是相辅相成的,而报纸内设的新闻奖就是这一言行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报纸,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格调,也就衍生出相应的报纸新闻奖.  相似文献   

19.
陈建云 《新闻界》2002,(2):41-42
作为最早成熟的大众传播媒介,世界报业已走过近四百年的辉煌历程。在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古老的报纸是“生存还是死亡”?面对具有文字、声像多媒体优势的互联网的挑战,报业会采取哪些举措?科技进步能否会使传统报纸形态发生改变?报纸的内容、形式和报业经营方式会有哪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对新世纪世界报业发展趋势做一些瞻望。一、发达国家风光不再,发展中国家突飞猛进除东方报业大国日本外,发达国家近年来报纸发行量一路下跌,日报数不断减少,报业似乎已度过了巅峰期,风光不再。二十世纪90年代前五年,…  相似文献   

20.
应国家教委邀请前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教授、日本出版学会副会长山本武利先生,于6月18日至19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山本先生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关于新闻学及大众传播的研究情况,并比较中日两国之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