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她躺在香港的浅水湾里,寂寞地。   南国的水会永久地润着这位北方姑娘。   我不知道呼兰河畔──她的故乡──如今是怎样的景象。它离我太遥远。可是我能感受到 80多年前的呼兰河,甚至能见到那里的冰雪、街巷和人──通过文字。人世没有留萧红很久,但她却留给了人世永恒的财富 !她把自己纯美的情感和真实的思想用文字凝结起来,留给后人。当我读着《呼兰河传》时,我仿佛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幼年萧红,她正用自己小小的脚印串起长长的故事。她的脚印时深时浅,故事的色彩便时浓时淡。   更鼓一声声地敲着,月儿升了又落了。呼兰河这个…  相似文献   

2.
郭红 《山东教育》2007,(11):46-46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就让我给她“惯”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听着故事入睡。而在这之前,女儿就喜欢看小图画书、小故事书以及各种卡片,等她慢慢会听我读故事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看书了。当然,她只是看书上的画面,而不能读懂文字,但是因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总是用手指着画面去读、去讲,所以她自己也能慢慢“欣赏”小人书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姨娘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我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姨娘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遮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她知道,孩子嗷嗷待哺的母亲若是吃不饱,哪来的奶水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唐仕伦 《初中生》2003,(30):24-26
[导读语]一个正常的人活在世上,都有价值。如何评价自己?是违心地、假惺惺地说自己不重要,还是骄傲、响亮地亮出自己:“我很重要。”请读下文,它会让你受益匪浅。[原文]我很重要毕淑敏①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栗。A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②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  相似文献   

5.
上帝有三个住处:其一是在天堂;其二、其三是在慈善及富有同情心者的心里,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邂逅过上帝,我只知道,我曾经与上帝擦肩而过……过去她是一个转读生,扎着两条乱蓬蓬的麻花辫,总是穿桃红或翠绿的上衣,看上去脏兮兮的,老师给我们安排座位,结果她成了我的新同桌。我极其抵触她,甚至连话都不愿意同她说,每次她拿着题目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我总是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实在不行,我就一把拿过题目,对她说:“很简单,自己再想想!”说完又把题目丢了回去,令我不解地是即使我这么恶劣地对待她,她仍旧一次又一次地问我。时间一长,我仍旧抵触,她依…  相似文献   

6.
曾有学生和我谈心,说的是她进入师范的第一学期,有一次她准备向班主任请假,而班主任竟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伤心透了,是班主任没把同学们放在心上,还是自己真的就那么不起眼吗?她把此事和同学们一说,大家都替她鸣不平。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在路上遇见班主任,都不敢主动打招呼,生怕班主任不认识自己。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当时的感受。一般任课老师记不住自己的姓名,学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代的班级多,与自己交往的时间有限。而班主任是他们最亲密、最信任的老师,却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太让人伤心,太让人失望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在阅读一本页数无限的书的第一章的第一节……” 我不知道这段文字是谁写的,我一直很喜欢并用它们来提醒自己,那就是未来操之在我。我们可以掌握神秘而不可知的未来,把它塑造成我们所能想像的任何形象,一如雕刻家可以将未成形的石头刻出雕像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本书,住在一座很大的图书馆里。图书馆具体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在这里很快活。图书馆里每天都有许多人进进出出,他们把我拿而是希望用文字把读者一点点拉进我们的内心世界,也让文字进入读者的灵魂。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彼此才能起、放下,借走又还回。可能是时代变了,漫画书火了,借阅量越来越大,而像我这样的纯文字书,却渐渐无人问津,慢慢落上了一层尘土。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6,(3)
[话题引申]社会是一面多棱镜,它的方方面面都吸引着我们的关注力,因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每一个人都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提到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有自己亲身的体会。关注社会,已经是喊了很久的口号了,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莫过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初中生不应该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应该总写一些轻薄的文章去无病呻吟。我们要把自己的目光放大、放远,去关注我们周围变化多端,日新月异的生活,并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下来,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离开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常沾着泥土的裤子和那刮不干净的胡子都显示了他是一个平凡的粗人。我有时也幻想着自己的父亲是个有钱的人,这样子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大手大脚地享受我的生活。然而,当我今天又从父亲手中接过生活费时,我看见父亲是那么的真实,心里不由得好难过,这时的我好想把书读好。我知道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用汗水换来的,我看见了他强健的经受了生活中风吹雨打的身板,看见了他有力的像树皮似的手掌。我低下了头,我看见的是如此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我的站着的父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她点个赞     
今天我要点赞的这个人,不是明星,也不是名人.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已经年近40,却还想读博.她说,那是她的梦想;她还说,人就应该像计算机一样,经常给自己升级.从她读博的那天起,我就被打入了冷宫:她往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外面的世界仿佛都不存在了;她忙忙碌碌地做好饭菜,刚把我们叫到桌前吃饭,她自己又坐回电脑跟前……  相似文献   

12.
父母,是我们身边最亲的人。可是,往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总会莫名其妙地与他们有许多或明或暗的争斗。之所以用“争斗”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我和妈妈的相处真的就是一种长期的争斗,甚至比争斗还辛苦,因为那是我最亲的人。我一边和她争斗,一边和自己争斗。这种心理矛盾时刻在煎熬着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来写自己的外貌和性格。2.知道用一、两件事把自己特长、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写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与众不同的特点写写自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画像、作业纸。[教学过程]一、猜猜我是谁1.猜猜画中的我(1)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吗?(请学生板书)(2)上节课,老师请大家把长相、高矮、胖瘦、性别等可以画出来的几个方面,自己画了画,然后悄悄地交给了我,因为今天我们先要来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课件)既然是游戏,就要讲讲游戏规则:老师出示画后,如果是你,你要不动声色,…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而我也慢慢发[法律专家点评] …  相似文献   

15.
知道安妮是在2002年的冬天,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沉迷于村上春树苦涩感伤的文字中难以自拔,而在看了安妮的文字后,我感觉像在森林里迷了路,徘徊于空虚和忧郁的边缘,于是抓着一大把的寂寞,找不到回家的路。安妮的文字是冰冷而坚硬的,仿佛一把利刃,从最好的角度以最恰当的力度刺进我们心里最薄弱的部位,隐隐作痛的感觉,提示自己的并不麻木。同时安妮也用她的文字割断了自己的手腕,鲜血从她枯萎的肌肤中流下,开出绝望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她的手指更加苍白而无力。有人说,安妮的文字太过于阴暗,通篇弥漫的那种悲凉的气氛犹如一片巨大的沙漠,…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师问我“你找到教育的感觉了吗?”,我茫然了。不是因为我知识的浅薄,而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理论到实践的路究竟有多远。我知道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曾经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教科书上说教育是研究教育规律的;我们知道教育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过多地在意知识而忘记了“人”;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教育看作传授知识的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在15世纪印刷术得以普及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教育应该使知识充满生活的力量,教育的主题永远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在知识…  相似文献   

17.
生活把它真实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习作就是要及时捕捉这些感人的镜头,把它变成美丽的文字。写作文是一种记录生活、反映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可我们有些小朋友在写作时常常偏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去虚构人物、事件,使文章失去了真实感,这多可惜呀!有一次,我辅导学生习作,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的小亲戚”。有个学生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下笔,我便走过去问她打算怎样写。她说她想写小表弟做家务为舅母分忧的事。我又问她小表弟几岁了,她说五六岁。我说,五六岁的小孩儿家务活做得来吗?她摇摇头,说可能做过吧。我说你都不知道,那只有杜撰…  相似文献   

18.
<正>我刚上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时,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是位女老师,她教我们识字是从用教棍指写在黑板上的字开始的。她手持一根教棍,站在黑板的右边,用教棍一个一个地指着字,她读一声我们跟着读一声,她用方言,我们跟着学她发声的方言去读。如果我们读得不好,她把教棍在讲桌上敲两下,就知道她对我们读的不满意,生气了,教室里就鸦雀无声,过一小会儿,她就要批评我们几句。有时,她会拿上教棍去敲打不听话的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崔小英 《河北教育》2023,(Z1):110-111
<正>一个朋友希望我与他的女儿谈一谈。我们坐下来聊了没多久,14岁的小姑娘撩起衣袖,露出伤痕累累的胳膊,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有20多个小刀的划痕,还有轻微的血丝渗出来。如我预料的一般,她是“自残”,而且“不觉得疼”。她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难受得憋得慌,找不到任何情绪出口时,唯有用美工刀划自己的胳膊。她长期把美工刀带在身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