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品评是戏曲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明代的曲论家朱权、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等运用戏曲品评这一方式评论作家作品,对戏曲作品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构建了相当完整的明代戏曲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最为突出,他们主要运用溯源得委法、比较分析法和意象鉴赏法品评戏曲作品,公允恰当,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剧论是以“曲”为本的戏剧本体论,它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较深,晚明曲论家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中突破传统剧论观念,论剧以“事”(剧戏)为本,抓住了戏曲作为叙事学的本质特征,祁彪佳的戏曲理论具有朴素的现代戏剧美学意义,对以后戏曲研究模式的转换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赠书记》为明毛晋《六十种曲》之一。全剧共三十二出,叙述谈麈与魏轻烟、贾巫云之间的爱情故事,署“无名氏”作。后世学者均沿用此说,认为该剧作者不可考。然笔者经过考证,发现该剧作者并非无名氏,乃明末戏曲作家王元功。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是明代记载传奇作家、作品最多的一部专著,仅残稿所收戏曲作品就达466种。其中“能品”类列《检书记》传奇,评曰:“用调恰当,无一可删处,演之尽可悦目。但身子为女,贾女作男,止入传奇纤巧一道耳。轻烟为广陵之妓,安能遽逸至滇中作贼?贾女亦安能以红粉戴鍪,从戎对垒哉?”1其“贾女”、“轻烟”…  相似文献   

4.
明代以屈原为主角或配角的戏曲共四部:袁于令的传奇《汨罗记》、吕天成的传奇《神女》和《双栖记》、徐应乾的传奇《汨罗》,均已亡佚。袁于令创作《汨罗记》一事虽仅属传闻,但确属实;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正义性格,促成他创作了该剧;但创作后不久,其父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将其焚烧。《神女》、《双栖记》是否属于屈原戏,学术界看法不一,但相关文献和它们的剧情均表明它们是屈原戏;《神女》的作者存在争议,但基本可以认定是吕天成。关于徐应乾的生平,除了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的零星记载,明末刘若愚《酌中志》一书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今人的戏曲著作多将《汨罗》写成《汨罗记》,误。以上四剧的关系因《远山堂曲品》模糊不清的记载显得扑朔迷离,其实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互相参考、抄袭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明初到明中叶的曲论多局限于曲词的品评 ,强调戏曲的抒情特质 ,曲论中许多审美概念 ,如“神意趣境”等随之从诗论中移植过来 ,初步出现境界论意识。明末万历、崇祯年间及清初 ,吕天成、祁彪佳等曲论家摆脱前期囿于诗歌意境的樊篱 ,把戏曲境界与戏曲所特有的规律结合起来 ,认为戏曲境界是戏曲典型形象情感世界的呈现 ,是在描述中渗透作家思想情感、构成意味隽永的故事情节。他们进而对戏曲境界不同风格型态、构成诸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这标志着戏曲境界论进入成熟时期。李渔从演出的间离效果角度 ,审美把握戏曲境界独特的艺术特质 ;王国维曲论中的意境除言情写景之外 ,也约略兼顾了述事 :但二者都未能将它进行全面总结与光大  相似文献   

6.
作品结构,即作品的复杂组织和构造。它是作家确定独特艺术构思、精心组织形象体系并构成一部完整作品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在戏剧文学的创作中,由于直接受到舞台艺术各种因素的制约,它又是最艰巨而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工作。明人祁彪佳在总结这一经验时说:“作南传奇者,构局为难,曲、白次之。”凌濛初也说:“戏曲搭架,亦是要事,不妥则全传可憎矣。”②清初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甚至强调“‘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提出了所谓戏曲“独先结构”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对于作品,《著作权法》没有对其下定义,仅在第3条列举了什么是作品,第5条列举了什么不是作品,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作出了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台湾1982年《著作权法》第3条第一项规定:“著作指属于文学、科学、艺术或其他学术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于戏曲文学作品《西厢记》的学习 ,我们应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即一方面要重视单部戏曲的语言文本和作品内涵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整体的发展和特点 ,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掌握《西厢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整体“面”的学习 ,构筑戏曲史和戏曲艺术的基本轮廓整体“面”的学习 ,就是要把握戏曲文学的共性特征 ,对古代戏曲的源流、结构、语言、舞台及音乐等进行一个总的了解 ,以确立戏曲史和戏曲艺术的基本轮廓。就《西厢记》而言 ,理顺理清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是一个必不…  相似文献   

9.
“特犯不犯”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它指作家写了相类似人物或事件,但又写得各有千秋,毫无重复。“晴为黛影”,宝玉对黛玉、晴雯二人的爱恋,便分别通过“纯真”三境界:“天真、情真、笃真”和“洁白”三境界:“晶洁、高洁、永洁”来表达宝黛、宝晴两对爱情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0.
“不瘟不火”是个比较常见的成语。瘟,指戏剧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如“这出戏情节松,人物也瘟”。火,兴旺、兴隆,“火爆”即为此意,如“这一场戏的场面很火爆”。整个成语本来用在戏曲表演中,指戏曲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如:“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 (人教社编高中《语文》第 1册杨述《恰到好处》 )现在一般指不紧不慢地做某事或进行某项工作。但是,不知为何,《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均未收这一成语,并且往往被人写作“不温不火”或…  相似文献   

11.
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坚是清代在传奇创作上颇有特色的戏曲作家。张坚一生穷困落魄,特殊的人生阅历对其戏曲作品《玉燕堂四种曲》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随着年轻梦幻的破灭,剧作的情感内涵由最初的"情大于理"向"理制约情",最后向"发乎情,止乎礼"的儒家情爱转变;另一方面剧作又表现出特有的幕僚文人心态。《玉燕堂四种曲》在戏曲体制、情节关目、语言艺术上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大哀赋》是夏完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系摹拟庾信的《哀江南赋》而成。《大哀赋》所建构的英雄人格体现了向上一路的审美理想,与《哀江南赋》的贰臣人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大哀赋》艺术上还显得有些“嫩气”,达不到《哀江南赋》“老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戏曲艺术作为优秀中国文化的代表,为诸多译者所关注。戏曲是一门由文学、舞台、音乐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其外译研究具有多模态的特点。在诸多优秀戏曲中,《牡丹亭》辞藻精致华丽、唱词婉转悠扬、声腔扣人心弦,是我国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外译史上的影响力最为深远。本文以西方汉学家白之、国内译者汪榕培、许渊冲的《牡丹亭》译本为例,结合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符号,讨论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的戏曲英译,为戏曲外译提供新思路,力图探索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中心,而“境界说”的核心概念是“真”。“真”是王国雏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的出发点,是衡量作品的基本标准。他在《人间词话》中通过品评词作阐述了“境界”之“真”的具体内涵。在众多词人中,王国维对李煜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文拟从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这一视角,从艺术品位和创作论上探讨其“境界说”之“真”。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 听觉系:中国风 古风 戏曲 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中国风”“古风”是指词曲缥缈古典、意蕴悠长的流行音乐作品.周杰伦、许嵩、董贞等都是颇受同学们喜爱的歌手.此类歌曲曾被引入教材和考核范畴,如武汉某中学语文考试曾考核《青花瓷》歌词的默写,引起大众热议.戏曲更不必说,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6.
“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传奇,署名李卓吾评点。此本思想上对《红拂记》中“崇尚侠义精神”和“崇尚真情”给予高度肯定,对原作中酸腐、道学的语言给出批评。艺术上李卓吾重视关目设置、重视文本中的现实逻辑,对原作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部分进行批驳,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对《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传奇的研究,能够阐发李卓吾新的戏曲批评理论,丰富当下戏曲批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王国维心目中,“古雅”之美就是指“时空之美”,艺术的“时间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节奏,韵律体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则是这个作品产生的历史感。年龄感,艺术的“空间之美”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从作品中所体现的“神”,“气”的氛围氤氲的“虚无飘渺之域”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的修养,风格的高远,前是生命的存在,后是生命的自由,在艺术中,时、空之美的关系是统一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古雅”的本质,也是艺术美,形式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词话》中的“陈四箴”时代,一说指嘉靖朝,一说指万历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词源学”、作品内证、《金瓶梅》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宋徽宗影射嘉靖帝等史实几方面,可证明“陈四箴”的时代是嘉靖朝而绝不是万历朝。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艺批评和文艺欣赏中,“境界”或者“意境”是经常碰到的术语。这个术语不论在古典文艺批评中还是在现代文艺评论中,都被广泛使用着。但是,这个术语的具体内容,它的科学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从人们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家对它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境界”就是文艺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有的认为,“境界”是指作品那种具有魅力的艺术状态、感染人的气氛;有的认为,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临川四梦》对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官僚体制作了深刻的批判,在戏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四梦”中的《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创作特点简略阐述其“梦境”描述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