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非正式听证是指以听证会以外的方式听取意见的制度。非正式听证程序简便,灵活宜用,其适用范围远远大于正式听证。行政许可作为资源合理配置和国家微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直接涉及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许可中建立非正式听证程序有利于保证许可机关做出正确的决定。本文把我国行政许可法中第36条和第38条视为我国关于非正式听证的规定,并界定行政许可中的非正式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及其应包括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听证制度之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我国移植听证制度后,其现已成为程序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在立法上得以确立,在实战中得以广泛施行。但因制度的不成熟,尚存在许多缺陷:如听而不证;听证代表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听证范围过于狭窄且不明确等。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听证的内外监督,制定规范听证代表权利和义务的单行法规,采取正式听证、非正式听证、事前听证、事后听证、结合听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听证形式,扩大听证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听证主持人是否独立与程序公正紧密相关 ,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听证程序的实施质量。本文拟借鉴国外经验 ,通过建立起职能分离和回避等原则来保障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同时也建议赋予听证主持人相应权力 ,比如决定权、对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权、许可与制止权、建议性裁决权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事中权利救济的制度安排,高校学生管理领域正在逐步引入听证制度。从法理分析,学校制定规章制度、采取重大举措、实施具体管理行为等都应当纳入学生管理听证范围。高校学生管理中听证制度的建立需注意:要审慎选择好参与学生管理听证的代表;设计好学生管理听证的程序;明确并尊重学生管理听证的效力。一个设计良好的学生管理听证制度,既能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又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玲  陈东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126-129
大学法治是法治社会的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大学对大学生的权利保护重视不够。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正式实施,引发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场新变革。本文以听证制度这一行政程序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听证制度的涵义及其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听证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是落实教育法制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校内部重大事务听证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意识,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党委科学决策,推动民主办学。但是,听证咨询制度的建立困难重重,可以从听证咨询的宣传、听证咨询委员会的建立、高校内部重大事务范围的界定、听证咨询人员的确定、听证咨询会的筹备和召开、听证咨询意见的形成方式、听证咨询意见的采纳与反馈七个方面进行建构探索。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是行政许可程序中的核心要素,可以赋予相对人参与许可机关决策的机会,保证许可客观、公平、公正;行政许可听证的适用以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人的不利许可为要件,适用范围不应排除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撤回,行政许可机关依职权主动举行听证事项应当在立法和实践中予以重视,应申请举行听证事项应当明确界定;为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应当明确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和权利;确定听证主持人应当坚持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原则,保证主持人水平和能力;应当按照案卷排他原则确定行政许可听证笔录的绝对约束力,并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不起诉制度符合诉讼经济的现代司法理念,因此受到很多国家青睐。在我国,由于起诉阶段控诉、辩护、裁判三方构造的缺失,使得不起诉权成为检察机关的一种"终局裁判"权力。为了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在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不起诉案件前,引入公开听证程序,正式听取涉案各方的证据意见,确保检察委员会在充分证据意见前提下作出正确决定。这既是检务公开的具体表现,也是司法民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生纪律实践规则》的分析,英国开放大学学生处分听证制度主要包括制度目的、职权、基本框架、处分种类、处分机构、学生处分听证权利、听证程序等内容。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在提供学生公正、公开违纪处理程序与上诉听证程序,维护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敦促学生遵守学术标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教学秩序与维护学术标准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作为规范不起诉裁量权行使的一项司法程序,不起诉听证的引入旨在增强审查起诉程序的公开性与对抗性,以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前提下实现“定分止争”的诉讼目的。身具社会评价职能的听证员介入听证程序,形成了“控辩审听”的全新审查起诉构造。不起诉听证实践却表明,检察机关主持下的听证程序仍未脱离传统书面审查模式的桎梏,听证案件的选择背离了“应听尽听”的制度初衷,听证员参与的实质性不足,案件评议流于形式,听证程序由“检察主持”异化为“检察主导”。不起诉听证程序应回归多方参与的诉讼构造,重视辩护方的权利保障,增强听证员参与的实质性,确立争议点主导模式,探索“不起诉听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我国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为了使消费者平等参与听证的权利、获取听证信息的权利、意见充分表达的权利以及意见受到尊重的权利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针对包括消费者代表的产生和激励,消费者参与听证会议程中的参与以及听证会后价格决策中的对于消费者参与的救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通过完善消费者参与的激励机制,优化价格听证会的议程安排,完善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权利的救济制度等来增强消费者代表参与价格听证议程的有效性,保障价格听证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保障消费者在价格听证中的话语权,促进消费者参与价格决策的制度化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12.
从完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建立规范的主持人制度、强化听证笔录的证据效力和丰富该程序的种类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听证有利于提高依法治校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促使各方主体广泛参与。在高校管理中,对涉及众多师生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学生的德智体量化考核等,可以广泛适用非正式听证。非正式听证形式较为广泛,可采用意见征集、座谈讨论、网络舆情分析等形式,而后对所收集的各方意见进行决策论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听证制度的内在法律价值和独特的权利保障功能,听证制度成为了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然而一个正式的行政听证程序,必须要有完备的制度体系,而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体系很不健全,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是为当务之急.文章尝试选取行政听证的范围、听证主持人制度、听证笔录效力制度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属于舶来品,行政决策听证更是不甚完善,但是将听证制度纳入行政决策领域有其合理的政治基础。本文将从政治参与、政治民主、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合法化、政治发展六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阐明对行政决策进行听证的理论基础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从我国行政程序制度的现状出发。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从扩大行政听证制度当事人范围、扩大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完善听证主持人制度和完善听证笔录制度等方面入手来逐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立法听证是程序的正义诉求,它为实体正义的实现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立法听证充分体现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平衡的宪政理念,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创新和探索,是“无知之幕”宪政规则的深层体现,是社会组织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弥补地域代表制不足的制度化安排,它为违宪审查权的行使提供了客观依据。立法听证与宪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因此,从宪政视域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立法听证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一次巨大变革。当前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在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决策的民主科学性,保障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因素,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严重削弱了行政听证制度应有的作用,需要去完善和解决。本文于立足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的公开透明性不足、适用范围不全面、听证代表遴选机制不完善、听证笔录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转变法制观念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完善听证代表人制度、明确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的监督救济制度入手等六方面提出了作者就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许可法》第四节规定了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该制度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影响深刻。为了保证行政许可行为程序合法,同时使相对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该文结合城市规划管理的实践,对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适用范围的界定以及听证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始终关注的热点一一政府定价听证不仅与价格问题有关,而且是负载诸多使命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我国政府定价听证程序,并从中分析该程序的优点及不足,通过国家和政府的规制,来完善政府定价听证程序,从而切实保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