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互文性是人类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检索即是揭示、发现信息资源的互文性的过程。回顾图书情报学(LIS)的系统中心——用户中心——阐释学的范式转换历程,互文性在信息检索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检索系统可从营造可视化互文环境、关注检索情境、强调与用户的互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使用,而将其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批评,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多是对单个英语新闻语篇的分析。本文拟跳出单个新闻语篇,以汉语新闻文本为对象,从报纸新闻稿件的配置角度,运用互文性理论及话语分析模式,分析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篇际互文性及其对于话语秩序构建及受众阅读理解新闻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善 《新闻爱好者》2011,(16):94-96
互文性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使用,而将其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批评,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多是对单个英语新闻语篇的分析。本文拟跳出单个新闻语篇,以汉语新闻文本为对象,从报纸新闻稿件的配置角度,运用互文性理论及话语分析模式,分析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篇际互文性及其对于话语秩序构建及受众阅读理解新闻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晓莹 《新闻世界》2010,(10):113-114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媒体房地产报道的叙事性进行分析,认为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网络媒体的房地产报道有着鲜明的互文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正随着菜单浏览、嵌入文本、网络链接等技术的发展成为网络媒体房地产报道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将路遥的作品放在互文性的视阈中不难发现,他在接受并借鉴世界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体例.除此之外,现代媒体对其文本传播产生的跨体互文性影响,也是学术界对路遥小说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路遥的创作及其文本的互文性进行梳理,有助于对"路遥现象"进行准确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都具有的特性。文章首先把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互文性归类为具体互文、体裁互文以及文化互文三种类别。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实例,对这三类互文形式逐个分析,重点研究互文性在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语篇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不仅应用于传统文学、诗学,而且还扩展到其他非文学领域(如建筑、绘画、电视、电影、音乐、广告等)的研究.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广告互文关系的符号结构的社会特性、广告互文意义的生成与认知机制以及广告互文创意的文本策略诉求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切文本皆互文,以互文性视阈来考察广告创意中的"旧元素新组合",发现"旧元素新组合"广告创意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创意的特点。结合广告文本自身的特性,论文分析了引用、拼贴、用典、戏拟与戏仿等互文手法。  相似文献   

10.
康初莹 《新闻界》2006,(2):105-106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原本是语义学、修辞学术语,近年来在分析媒体时频繁出现,这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去思考与分析当代媒体产物的影响,而广告作为当代各类媒体中最为活跃的形式,其文本(注:这里的“文本”包括以文字语言符号为主的作品、声像作品、多媒体作品在内的一切负载精神文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互文性也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前引文分析已成为文献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但少有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从引文分析理论(基础理论和引用动机)的不完善,引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文分析方法、工具和数据库的缺陷,引文分析应用与实践(科学评价和科学交流)的局限四个方面较系统地总结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应该以谨慎的态度看待引文分析,对其方法和结果作客观评价,在充分了解其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被引次数的引文分析无法直接揭示论文的研究内容,利用关键词或从标题、摘要和全文中抽取的主题词很难客观反映论文的被引原因。本文以碳纳米管纤维研究领域的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引文内容抽取和主题识别,经人工判读验证: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识别的核心主题能够较好地揭示高被引论文的被引原因(引用动机),而且与论文的研究内容相符合;与基于全文、基于标题和摘要的主题识别相比,在引文内容分析基础上识别的主题具有更好的主题代表性,能够有效揭示被引文献的研究内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重要补充。本文的实验表明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主题识别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图4。表4。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3.
引文分析是传统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种独特研究方法。主要从网络链接分析研究、基于网页链接分析的搜索引擎排序算法研制和新型网络引文索引工具的编制等方面,分析论述引文分析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和应用,以期形成对引文分析方法及其价值的合理认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运用引文统计分析法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对西文期刊的引用情况,并据此获得 理想的西文期刊馆藏数量。提出需求满足率的引文频次算法,论证阅读数和引文数及学 科对引文的影响等因素,分析引用频次的时间分布状况。提出基于定量分析的馆藏建设 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不同,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分析以作者(引用者和被引者)为研究对象。文章选取图书情报界6位著名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分布规律以及作者的引用风格,并对作者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仅仅依靠引文数量来评价文献的问题,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权力指数指标,将所有文献看作是存在引用和被引用关系的网络。对社会网络分析及其权力指数的相关概念及如何应用这一指标来评价文献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达到从文献的引文质量以及科学研究的延续性这一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的目的,为引文分析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期刊学术论文的被引缺失研究——以情报学期刊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俊  孙振  庄重 《图书馆论坛》2012,32(3):175-180
学术论文被引可以为学术论文质量的判定提供依据。论文以部分情报学刊物中被引缺失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为统计源,从数量比例、篇均引文率、被引缺失论文的基金论文分布、被引缺失论文的研究主题等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期刊的被引缺失论文指标应纳入期刊评价体系,并从稿源选择、学术研究规范培育、期刊间合作等视角提出提高期刊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CSSCI的中国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文分析” 为检索词在CSSCI中检索到 1998 - 2007年间527篇文献,3 328条引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引文分析,利用NETDRAW、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绘制引文分析领域的重要作者和重要文献图,反映引文分析领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展现引文分析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术文献引文上下文自动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 引文内容分析能够帮助揭示文献引用关系的深层语义内涵,而引文上下文识别作为引文内容分析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 梳理已有引文上下文研究的现状,总结当前引文上下文识别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归纳引文上下文识别的5类特征,并采用文本分类和序列标注两种方法开展引文上下文自动识别实验。[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提升引文上下文识别效果,且基于文本分类的SVM分类效果要优于基于序列标注的CRF。  相似文献   

20.
获奖图书的学术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出版科学》2008,16(3):46-48
选取21种医学获奖图书作为样本,通过清华同方引文数据库和维普引文数据库,借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图书被引频次、作者被引频次、作者h指数、出版社h指数。研究结果显示h指数可以作为图书学术评估的一个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