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时常会听到同事讨论孩子的美术兴趣问题:在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几乎人人都喜欢绘画,不喜欢美术课的学生很少,甚至有一些学生盼望着上美术课。但是到了三、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多的学生不再喜欢上美术课了,有些学生对美术课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变得怕上美术课。  相似文献   

2.
我在多年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上好小学美术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出发点。只有喜欢,才有兴趣,学习起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要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必须明确其学习动机,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培养他们的爱心。笔者担任四、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笔者分年级进行备课,尽心尽责地将这门学科上好。笔者的宗旨是:让学生感悟美术。目标是:通过美术课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就在身边,培养学习的审美情趣,对美术产生热爱和向往,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等乐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和谐美术课堂的重要性和如何构建和谐美术课堂的策略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指出:构建和谐课堂的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生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出了构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静 《内蒙古教育》2014,(12):70-70
中学美术课从某种程度上讲几乎沦为摆设,因为德智体美劳里面一定要有"美",这个"美",就是美术课。要有美术课,而美术课到底带给学生什么,没有人真正去考量。遇到文化课大考小考的时候,就连一周一节的美术课都被占去了。学生因为没有在美术课上获得什么不可多得的技能和好处,占走就占走,也就无所谓,美术课有和没有几乎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王宏业 《山东教育》2008,(7):103-103
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经常跟我说,他们班的同学不愿上美术课。这一现象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都说美术新课程犹如一份“营养大餐”,可学生怎么就没胃口呢?细细问来,一是教师很年轻,对美术课教学经验不足,时常有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二是美术课有时被别的教师挤占,致使学生对美术课的期望值越来越小。以我从事美术教学二十年的经验判断,关键可能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7.
不少教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子范说过:“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因此。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创新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创新的实现要靠人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  相似文献   

8.
1.谈话导入,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上课伊始,教师自然地与学生谈话:“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从画家的构图、运笔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谈了对这幅图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了该画的绢本临摹图,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请同学们读课文,结合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刘文菁 《成才之路》2011,(26):91-I0020
摘要: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比较贫困的家庭,和城市学生相比,参加活动少,甚至连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都很少,陈旧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所以优化教学法在美术课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杂志上刊登的英国艺术家克莱尔的一节美术课教学实录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禁脱口而出:“原来美术课可以这样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夏俊 《教书育人》2013,(1):47-47
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涂涂、画画,美术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按理说,小学生应该是很喜欢上美术课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越到高年级,小学生就越不喜欢上美术课,造成这种反常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美术课上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灌输与绘画技巧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充分利用各学科特点,发挥德育优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德育渗透,已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而美术学科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感染力,在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为目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整体把握,挖掘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是进行爱祖…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包含着情感和理性的因素,在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课中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美术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崔丽 《孩子天地》2016,(4):176-177
美术课与信息技术相融相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支撑美术课其本身的特点。为美术课内容的广泛性提供空间,促进了美术课方法的多样性,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文化性。使教师完善自我,拓宽知识,丰富生活。给学生提供平台,使学生扩宽视野,更有兴趣的学习美术课。为课堂营造轻松的氛围,促进师生和谐,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张胜强 《成才之路》2011,(36):92-I0017
美术课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难以完成培养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功能,即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课教学还是不能正常开展,甚至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认为美术课只不过是绘画而已。我们美术教师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课?如何能让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健 《山东教育》2013,(10):55-55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17.
我运用电教手段将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利江 《考试周刊》2012,(39):187-187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不高,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罗列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美术课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不影响升学,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有天赋,自己将来不当画家,学不学无所谓;比较普遍的认为绘画比较难,因此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兴趣不浓……根据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好奇心强的特点和从具象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把绘画课设计成一系列手工制作课,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以五年级美术字教学为例,通常的教法是:打格子、分部位、笔画统一、满格子等。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生自然就没有什么兴趣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  相似文献   

20.
伏贵芹 《学周刊C版》2011,(5):132-132
有一次,我班的美术课代表跟我提意见:“老师,你跟美术老师说说,给我们上一节美术课吧。”那渴望的目光让你无法拒绝。事实上,做班主任或美术课或体育课的老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为什么美术、体育课等这些所谓的“副课”这么受学生的欢迎呢?相反,我们的数学课不上,会有多少学生关心呢?这不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思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