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污染是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问题,绿色消费是过渡到低碳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其消费行为。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对2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实证验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从而探讨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习惯养成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素养视角下的农户亲环境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卉  李世平  南灵 《资源科学》2020,42(5):856-869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大和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转变已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实施以绿色、可持续为目标的亲环境农业生产行为,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环境素养划分为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3个维度,在考虑社会规范这一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利用江苏、安徽、甘肃、陕西和山西5省1023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均可促进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认知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未发挥显著影响,在考虑了可能会因为反向因果以及遗漏变量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②社会规范可正向调节环境责任感、环境知识与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③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地块细碎化程度越低的农户,越有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同时,相较于男性、兼农户和租用别人土地的农户,女性、纯农户和种植自家土地的农户更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依据结论提出培育农户的环境责任感、开办田间学校、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模范与标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低碳消费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低碳消费行为是绿色消费行为的重要构成;其次借鉴已有研究,分别从个体心理因素、外部情境因素以及人口统计特征三方面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展开演绎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影响因素的作用区别;最后,提出了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干预策略,包括培养低碳消费价值观、提升低碳消费认知、提供便利低碳消费的外部条件、培养低碳消费社会规范以及提供低碳消费行为的反馈与激励。  相似文献   

4.
薛彩霞  李桦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231-240
在将环境知识分为系统知识、行动知识和效用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秦巴山区498户茶农的调查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探讨社会规范情境下环境知识、环境能力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规范在系统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过程中,以及在行动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环境能力在行动知识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社会规范在行动知识通过环境能力影响农户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由此提出政府应全面提高农户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并塑造亲环境的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5.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对保障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265户柑橘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心理归因。结果显示:1)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行为态度越积极、社会规范压力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农户的GCT采纳程度越高。2)农户的安全责任意识对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10):50-57
基于调查问卷,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加入主观规范、环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考虑社会人口特征因素,构建环境价值观影响生态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据此提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价值观是激发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良好环境价值观的形成能够促进生态消费行为产生;环境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有驱动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生态消费行为,也可通过主观规范、环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产生间接作用;生态消费行为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规模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国猛  黎建新  廖水香 《软科学》2010,24(4):135-140
考察了环境态度在个人价值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影响中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绿色购买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价值观对环境态度、环境态度对绿色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个人价值观能有效地预测绿色购买行为,其中环境态度是个人价值观与绿色购买行为之间的缓冲变量,缓冲作用主要通过团体责任水平、环境问题严重性和环境友好重要性等三因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绿色消费领域,消费者的情感是否会影响其行为,如何激发绿色消费情感以促进其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亟待解决的基础理论课题.为了有效促使人们实践绿色消费行为,在以往的研究中,理论界众多研究者对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侧重于促进绿色消费行为的理性路径研究,对启动绿色消费行为的情感路径研究相对较少,而塑造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或生活方式离不开绿色情感的投入,绿色消费情感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对来自消费者的积极、肯定的情绪反映(如热爱、赞许、自豪等),或是消极、否定的情绪反映(如担忧、羞耻、厌恶等),需要从理论上深化对绿色情感作用机理的认知,分析多维度绿色情感的差异化作用,洞察绿色情感对绿色消费行为决策过程影响的真实效应.  相似文献   

9.
生态红线约束下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红线约束,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图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图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往研究较少考虑民族地区社会规范以及资源禀赋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的影响。为深入探究西藏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学术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合西藏实际提出假设。运用SPPS 23软件对获取的447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经济预期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个人规范、后果意识、社会规范、禀赋条件、参与渠道等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比较显著。(2)女性的参与意愿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更大,男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则受到禀赋条件和参与渠道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提高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一是要强化社会规范对农牧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二是要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女性群体要更多采用社会规范引导主动参与,针对男性群体则要在宣传和活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推进农牧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章的结论支持计划行为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对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与城乡居民的低碳减排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伟 《科技管理研究》2016,(15):252-256
基于CGSS2010数据,建立定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减排行为总体水平较低。总体而言,环境认知(减排知识、环境污染认知、气候变化原因和危害认知、环境科技观)和环境责任感(环境问题关注度、环保责任意识、环保倾向)显著提升公众的减排行为,传播沟通(媒体接触、环保社团参与)促进公众实施更多减排行为。但这些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城乡差异,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减排行为更多受到环境责任感的驱动,而环境认知、传播沟通的影响几乎不显著。此外,年龄较大者、收入较低者、教育水平高者、东部和城市居民的减排行为越积极。  相似文献   

12.
零售企业绿色认知和绿色情感对绿色行为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武汉地区189家零售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就零售企业绿色认知和绿色情感对绿色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模型中,零售企业绿色认知和绿色情感显著正向影响绿色行为,并且零售企业绿色情感在绿色认知对绿色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在模型的分路径中,零售企业资源环境感知和资源环境知识显著正向影响零售企业环境保护行为,并且零售企业资源环境情感在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对零售企业资源节约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零售企业业态、所有制性质、规模、行业地位这4个特征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王娟茹  张渝 《科学学研究》2018,36(2):352-360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高端制造企业为例,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程度。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中的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行为有显著的直接正向诱导作用,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的诱导性更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诱导性更强;绿色技术创新意愿能够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在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具有差异性,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这揭示了“不完全规制”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以及“波特假说”得到进一步支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石洪景 《资源科学》2015,37(2):308-317
由城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日益突出,并对空气质量及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城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反映出调控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性;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反映出低碳消费并没有"专属区",具有明显的社会共性特征;而"价值观"、"关注度"、"行政性政策"、"操作能力"、"社会规范"5个变量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反映出心理因素、法规政策及外部因素等会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因此,建议开展全员式的低碳消费理念普及与教育活动,引导城市居民正确认知低碳消费行为对自身、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价值,提高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操作能力,并适时出台促进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相关法规政策,从而努力减少由城市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付群英  曹威麟  朱宁 《软科学》2010,24(2):135-139
将个体需求、社会规范作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作为因变量,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对227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埃尔斯特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个体在面对同样需求时由于社会规范的影响作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结果表明:社会规范与私利需求、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8,(2):93-9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高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主观规范分为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两个维度,分析了主观规范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均能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但政府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意愿能积极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并在企业环境伦理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政府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绿色防控技术(GCT)仍未成为我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于防治病虫害的首选方法,分析影响农户采纳GCT的关键性因素。以湖北省265户柑橘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农户采纳行为的心理归因。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采纳GCT的行为态度越积极、社会规范压力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农户的GCT采纳程度越高。(2)农户的安全责任意识对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影响GCT采纳行为的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以期为GCT在我国有效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色旅游消费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约能源。文章分析了绿色旅游消费的主要障碍,认为实现绿色旅游消费需要引导旅游者个人消费行为和加强旅游地与旅游景区管理。引导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措施主要有进行绿色旅游消费知识教育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时尚,旅游地采取经济和法律措施、旅游景区采取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从而促成旅游者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对信息空间认知活动的方式等的研究,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以及与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消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所表现的特点,并对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进行了论述,展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基于计划行动理论的消费者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居民生活绿色低碳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之一。【方法】本文基于陕西省西安市、吉林省长春市和河南省郑州市的902份微观调查数据,通过Tobit模型检验引导型环境规制、约束型环境规制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层次回归探究面子观念在3种环境规制与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3种环境规制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引导型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最大;(2)面子观念在“引导型环境规制-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关系中均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而在“约束型环境规制-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关系中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3)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和环境认知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收入则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有负向影响;(4)环境规制和面子观念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的影响程度在城乡居民中亦不同。【结论】因此,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科普宣传、适度的奖励与惩罚发挥3种环境规制的作用,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环境认知,可以有效促进居民采纳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