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基础。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显示,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是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应依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许多矛盾,尤其是学生数量增加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曾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新世纪我国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一、越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概况越南高等教育深受中国、法国、前苏联及美国的影响。自1986年“杜梅”政策出台以来,越南的高等教育开始建立权力下放、自主办学、私人办学和开放办学的新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南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为满足...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以来的越南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十年代以来的越南高等教育改革裴明贤当代越南教育改革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越南解放,1956年,在对以往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造和引进前苏联高教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了高等教育改革,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为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及周边国家越来越强调教育在国家振兴战略中的决定性地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当时的越南仍深处剧烈动荡之中,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前苏联对越南高等教育影响减退的进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对越援助大幅度缩水之际。事实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迫使越南高等教育在自70年代末就不惜违背宪法,寻求另外的生存出路,例如采取高等教育收费政策、降低门槛大量招收自费生、开办民办学校,而这也得到了越共中央的默许。危机策略最终引导了传统教育思维的彻底转变,后者不仅加速了前苏联影响的减退,更重要的是为越南高等教育指明了合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应当树立教育产业现,按教育产业的运作规律发展高等教育。本文从教育产业现的提出说明了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是教育产业的突破口,并提出了发展高等教育产业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开办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对教育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加快济南职业学院建设既是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现代省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是21世纪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文章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关对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应对入世必须确立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因素。因此,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相适应,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上述教育共同的本质属性,但高等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研究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复苏、建立和深化的过程。工业社会以前的漫长时期,教育的经济功能更多地被道德政治和人文精神功能所淹没;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教育从人文功能转向生活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理论得到复苏;19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使教育从生活功能转向资本功能,标志着教育的经济功能理论得到建立;1980年代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教育由外生资本功能扩展到内生资本功能,是对教育经济功能理论的深化;21世纪以来,教育的经济功能理论正在呈现出复合化、综合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收益:留学生教育中的经济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学生教育的经济收益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国外有关学者、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都非常关注,但在国内,人们对留学生教育的认识还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文化层面。通过建构的经济收益测算模型(包括图式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以上海一所大学的留学生样本进行试测,研究显现出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学意义:留学生教育促进了教育服务贸易,增加了我国经济总量;能够缩减我国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巨大逆差;增加了高校的"预算外收入";改变了高校的教育资源结构,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效率——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多是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的,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悖离就带有明显的经济学思维特征。重新厘清教育效率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效率应包括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的涵义。在这种解释模式下,教育效率与公平均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效率,把教育效率作为重新调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教育及教育机构的经济属性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这一育人的社会活动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从事教育活动的教育机构要能长久地运行下去,就必须考虑到教育活动的经济属性,并充分利用经济规律来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益。转型期教育的经济属性与教育公益性相比,前更显得突出,原来两间的平衡已被市场经济强大的场吸引力打破,并在一段时期内将难以再次达到平衡。经济实力不很强的转型中的中国只有尊重并运用教育的经济属性,不断发展壮大教育产业,才能为教育的公益性奠定坚实的经济及教育基础,经过多次不断的搏弈过程重新达到经济属性与公益性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育是普及高等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的新型教育模式,国家将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如今各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发展国家远程教育,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教育基础上存在的差异,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在国际教育大势的催促之下,迫使我们要在市场培育、教育理念、技术手段、资源建设、学习支持服务、观念更新转变等方面进行适时的调整变化。  相似文献   

16.
优先发展 奠基未来——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普及水平大幅度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资取得较高回报。在教育思想、战略规划、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中国30年教育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要正确处理教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需要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台湾经济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经济与教育的同步发展。在分析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历程基础上,研究了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台湾经济与教育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中国不乏陈嘉庚先生这样杰出的教育慈善家,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显得乏善可陈。在当前中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并具备了大力发展教育慈善事业的条件下,我们要汲取陈嘉庚先生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的精神力量,让陈嘉庚式的教育慈善家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9.
邬大光  林莉 《教育研究》2005,26(6):48-53,67
教育是一种交流活动,教育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是实现教育交流最有效的机构之一。教育服务作为现代教育交流的一种概念和形式,正在赋予原初意义上的教育交流新的内涵,而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教育交流,正在催生着教育属性的变化,或者说是教育交流在本质上的一种异化。历史上,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影响因素和根本动力, 经历了由文化力量为主到政治力量为主,再到经济力量为主的转变,而每次转变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教会大学,集中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外教育交流背后的利益冲突与政治反抗;当代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舞台上,经济因素日益成为重要方面,其中,教育服务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但却是一种教育异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The practice of assigning a lesser value to benefits the further they are into the future, or, in economic terms, discounting, has long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public policy. Recently, due to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economic modes of thinking on the educational realm, the concept of discounting is also starting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way in which the future is dealt with in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While in other fields, such a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discounting and its far-reaching policy implication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subject in the educational domai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critically the role that discounting should play in the educational realm. The article provides a normative stance on the issue by examining the various justifications for discounting and assessing them in light of education’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t concludes that in education we should not rely on a single discount rate, and that certain educational benefits should either not be discounted at all or discounted using a very low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