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化生态是指人类的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察池州荡里姚宗族傩神会的文化生态,可以加深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的整体理解。文章透过荡里姚宗族的地理位置、村落镜像、宗族变迁、傩戏传承、演出场地、舞台装置、砌末道具等问题,对荡里姚宗族傩神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跳傩相关事象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池州傩文化与宗族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宗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捐资助学是宗族文化中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江西近代宗族开办民办教育的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办学特点及其影响,为研究宗族文化及近代民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史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村落宗族文化伴随着村落和宗族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村落宗族文化何以长盛不衰?许多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从宗族文化或村落宗族文化与国家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关系乃至宗族自身的凝聚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当然无可厚非,但仅凭宏观的研究往往会忽略掉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某些重要原因。而微观的探讨则能较具体和较周密地揭示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各种因素。本文以金氏宗族村落文化为个案,从微观角度较深入剖析村落宗族文化的传承动力。  相似文献   

4.
血缘性是浙南宗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特点,它造就了浙南宗族注重男性继承人,追求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延宗理念,影响着族人的生育观、尊卑观、亲疏观。瓯语语汇承载着浙南宗族文化,体现着浙南宗族的延宗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宗族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附带了必须予以重视的消极因素。因此,合理利用、发挥宗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宗族文化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族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宗族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附带了必须予以重视的消极因素,因此,合理利用、发挥宗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宗族文化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族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有的方式对村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强情理性、弱法理性是宗族文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宗族文化的二重性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并对宗族文化的二重性进行调适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客家宗族文化与宗族认同心理,是一个尚待开拓的领域。结合家谱、家训、族规,从客家宗教制度的形成与特色入手,分析传统的客家宗族文化与宗族认同心理,进而剖析这一认同心理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宗族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附带了必须予以重视的消极因素。因此,合理利用、发挥宗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宗族文化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农村地区宗族文化变迁与村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宗族文化曾是旧社会村寨社会秩序的基础。人民公社时期,这种宗族文化受到压制,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萌。现时复萌的这种宗族文化对土家村寨社会的权力运作、经济发展、社区生活具有一定积极影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乡村社会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11.
庄仆制度在历史上的徽州社会尤为盛行,利用田野调查和文书文献成果,探析民国祁门黄龙口的庄仆,对民国徽州庄仆制度的顽固残留和松懈趋势展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思想考古的方法,实地考察王安石的故居故地,如南京半山园、江西抚州盐埠岭(古名盐步门)、东乡县上池村、金溪县曼谷峰、金溪月塘村等,并进而从历代献和王氏后裔谱牒的记载中,勾沉索隐,去伪存真,寻找王安石墓葬的线索,认为:王安石于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江宁,葬于半山园,元代还有人凭吊祭莫过,明初洪武前期由王氏子孙王伯安承今迁徒,移葬江西金溪月塘王氏祖坟山,弘治十三年(1500年)因王徐二姓山林纠纷,墓家尽毁。章还就某些现点和史实对王安石研究中已有的看法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3.
徽州乡村遗存的记事碑刻是徽州众多历史文献当中独特的一种文献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宗族管理、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徽州乡村历史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从祁门县环砂村古代碑刻的发现,可以从中了解明清时期环砂村程氏在宗族管理、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特别是禁止棚民开垦山林、乱砍滥伐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在古代起到良好的效果,至今在乡村民主管理中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晖等人指出王充、王莽均有孙、王二姓,且同出魏郡元城,乃是同族,然细考《汉书·元后传》《论衡·自纪篇》之记载,详玩汉人传记的通行文法,此说难以成立。诸般史迹表明,王充、王莽分属两个平行发展的独立家族,绝非同宗。王莽的宗姓在东汉一朝备受猜忌,王充对王莽之行事素无好感,《论衡·自纪篇》交待"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仅是陈述事实,并无攀附王莽之意。  相似文献   

15.
关于“祁门”县名的由来,明清以来,学者囿于成见,往往望文生义。从词义和字音上考证先人取名和改名的意图得到结论:县名先由“闯门”改为“祈门”,是否定方清;再由“祈”改为“祁”,是同音字替代。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学制的建立,新式教育的兴起,重教尚文的村风、民风的滋生,村庄家族史上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开始出现。清末至民国时期、共和国初期、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每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村庄家族史上文化人数渐多,所占比例渐大。社会变革进程中,传统村庄衰落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型家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命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澄城县地处陕西省渭北高原,北魏太平年间始得其名,至今已有1540年。本文试从文化学角度,从该县乡镇地名反映的地形地貌、地理方位、宗族观念、宗教影响、社会经济以及情感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解读地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江南大儒汪宗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汪宗沂的生平、身世和办教育、勤写作的重要业绩,并对其不凡后代及先辈作了简介.认为汪宗沂是清末安徽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作家,其后代与先辈入志书9人,为古歙第一家.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Old local government documents ar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tudying ancient villages and clan cultures. From the Xinhui County Gazetteer, it is know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ngxia Basin where Liangxi is located had started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Dynasty. By the Kangxi reign perio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village and its clan had received considerable government attention.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village had been sanctified. It is a notewor- thy phenomenon that a clan could have attained such an important cultural position.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政治化建构出发,知入论世、由文及人,对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内容特色进行新的解读、辨析,认为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具开创性,但呈现政治与学术话语的交织变奏。王瑶试图融合庞大的共同性的时代语言,自觉遵循主流话语关于历史叙述的原则和方法,又在政治天地努力开拓学术空间,进行艰难的学术跋涉,建立非常的新文学学术规范。王瑶的学术选择和政治诉求是时代的需要和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