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安阳殷墟考古大遗址的文化资源及殷墟保护区内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区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制约和矛盾。通过分析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中遗址保护与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殷墟的建设与保护应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对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考古大遗址公园的考古保护工作应与当地城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遗址保护工作既方兴未艾又困难重重。法规、政策、理论、资金、学术、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建构与创新。史前遗址的保护工作尤其如此。文章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例,对屈家岭史前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文化传播、教育游憩等功能,认为加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有利于发挥其综合效益。以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为例,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原则,提出了考古遗址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国全面启动了大遗址保护。但是城市化的加快,地方的急功近利,商业资本的进驻,文物盗掘的猖狂,使得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工程,是解决大遗址保护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必然选择。这种先进的遗址保护方式,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在法律、人才、规划、投入和借鉴等几个方面整体推进,扎实工作,才能使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提倡并推广的一种对遗址的创新保护与利用模式,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的案列,但也有的遗址公园削弱遗址的特征,烘托公园的特征,加入了过多大众娱乐项目,导致遗址公园千篇一律,缺失文化内涵。除此之外,遗址公园还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不够,缺少公众的参与和游客的体验式旅游经历,导致遗址公园"有形无神"。本文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在分析其发展特色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坚持以文化为导向,把历史遗址文化底蕴作为发展打造的核心,鼓励当地居民加入遗址保护中,让文化展示更加注重对体验式旅游项目的开发,从而真正打造出以文化为向导的"形神兼备"的遗址公园,达到延续文化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论坛”宣布,由来自各国的190位考古权威反复筛选,陕北石峁遗址与浙江良渚遗址共同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对遗址进行保护和保护性展示的具体建议:建议省政府责成榆林市和神木县文物管理部门尽快成立专门的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大力征集民间石峁玉器;同时尽快组织力量,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包括确定保护范围,付诸实施;由省政府或榆林市政府出面主办,委托并资助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和陕西师大在进一步强化研究的基础上,承办高规格的“石峁遗址与中华文明探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尽快考虑在石峁建立基于最新考古遗址展示理念的遗址博物馆;榆林市和神木县以石峁遗址保护性利用为契机,重新统一规划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把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等资源和石峁、新毕以及内蒙等史前遗址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创意规划“红色-史前-草原文化之旅”,借以完善形成地域文化产业支柱,为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产业新路。  相似文献   

7.
濮阳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代建筑、石刻、近代史迹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等,为濮阳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濮阳市应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按照大遗址保护利用理念,打造一批重点历史文化园区;以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以古今黄河河道为纽带,打造生态观光走廊。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原则,充分展示和有效利用濮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科技考古研究的一个亮点。文章指出了今后需要在矿冶遗址的文献调研,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方法和发掘资料的整理,矿冶遗址的价值评估、保护规划、保护技术和展示工作等多方面进一步突破:1)整合各类文献资料,特别要重视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2)开展冶金遗存采样问题的规范化研究,真正建立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冶金考古研究的多学科联合研究机制;3)进一步提高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技术水平,为申请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遗址公园作为文化载体,是联系城市与遗址的过度纽带,对于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遗址公园周边地段的建设往往受到自身与外部建设条件影响而造成不合理开发,使得与历史遗址的文化内涵不符。针对我国遗址公园周边地段发展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规划应坚持整体性、连续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基本原则,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在尊重文脉和现状的前提下,对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宫墙周边地段重新定位,植入新的城市功能,整合资源合理利用,滚动开发,与公园一起融入西安生态格局,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平衡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分布在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对西咸新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探索.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认识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大遗址的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保护和展示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政府的管理机制、景区运行管理、建立保护特区和遗址公园等利用管理模式,以及经济、教育与文化内涵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保护不仅是文物保护者的职责,也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三门峡西南部湖滨区韩庄村的庙底沟遗址,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历史文化资源,遗址自身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该遗址一切价值的核心和灵魂。庙底沟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最佳路径。是将它建设成一座具有全国影响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章还对保护路径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我国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遗址的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南佐遗址的保护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详尽的调査和研究,从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符合遗址自身特征的保护规划对策,进而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性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府城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焦作府城早商城址已刻不容缓,但仅仅是保护还远远不够,必须尽快加以利用,使之尽早成为展示华夏古代明、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具体设想是:在遗址上建一座以绿化为主、雕塑为辅、建筑为点缀的商周古化公园。建设中要突出一个“古字”,表现一个“趣”字,包含一个“知”字,争取一个“利”字。  相似文献   

15.
近年,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兴起,大遗址这一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从大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大遗址保护规划、大遗址保护技术、考古发掘与大遗址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大遗址保护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对邯郸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大遗址资源发展文物旅游业已成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做法和手段,而我国保护利用大遗址的工作近几年则刚刚开始,邯郸作为大遗址资源异常丰富的区域,应积极创造条件,挖掘展示大遗址资源,促进邯郸文物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大遗址的有关状况,对邯郸在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遗址概念、遗址公园在国内外建设情况的探讨,详细论述了邯郸大遗址矛盾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应当思考与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对邯郸在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方面起到点滴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是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在考古调查基础上的考古勘探则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与基础,可以说大遗址保护的成功取决于严谨科学的考古勘探工作。文章围绕考古勘探对大遗址保护的作用及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展开论述,分析了大遗址保护视角下对考古勘探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宋六陵作为江南最大的皇家陵寝,具有独特的文史、艺术、经济和科学价值。将其按照遗址公园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是旅游发展、遗址保护和展现多种价值的内在需要;同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以及国家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使宋六陵建设遗址公园具备了切实的可行性。最终通过建设遗址公园,实现陵园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和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的发现,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西汉诸侯王陵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填补了西汉六安国历史的空白。本文通过分析六安汉代王陵大遗址的价值、所处的生存环境、国家文物局关于大遗址保护的要求、当地政府关于大遗址建设的战略决策等,提出王陵大遗址展示利用的初步思路,为即将编制保护规划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铜绿山地质勘探资料、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等,对铜绿山矿产成因时代、古代矿区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复原探讨,并通过分析古代和现代采冶活动对铜绿山矿区原生地貌、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当前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开展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与环境修复相协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