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是在二年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语寿进行描述——这是本单元,也是本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本目标实施的重点足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可能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学习内容领域,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够用“不可能”“一定”或“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初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1.内容: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第一节《一定能摸到红球吗》,第1课时.2.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所学习的可能性问题实质上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它是概率论与数据统计的基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初中阶段唯一培养学生从不确定(或统计)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普遍的,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而本课时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首先以游戏为背景,引出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让学生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定性认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相似文献   

5.
“游戏公平”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只有“等可能性事件”的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规则。游戏应该怎么设计,才能使学生深度参与探究活动,真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呢?林永荣老师执教这节课时,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精心选择“摸奖”这一随机事件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简单的素材在许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用好、用足、用活,  相似文献   

7.
王吉香 《广西教育》2013,(45):57-57,61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学习本课教学的直接基础。本课的学习同时又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8.
教材内容《可能性》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李芹 《湖北教育》2005,(11):36-37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现象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董月芹 《考试周刊》2012,(76):74-75
一、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初步体验某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初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②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较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⑧通过参与学习,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④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将“可能性”分4个阶段,层层递进,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意图和教学目标。“可能性的大小与结果”属于第3阶段,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事件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初步感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转动转盘、抛图钉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可能性》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是概率教学的起始课。教材通过设计摸球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学会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课后面有一道练习题(如下图),要求学生运用对“可能性”的理解进行举例,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同时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在活动中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提供了许多教学情境,通过“摸球”、“猜一猜”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索过程,在直观中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个内容,他们也了解“一定”、“可能”的含义,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探讨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游戏激趣师:同学们,老师…  相似文献   

14.
1 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上科版教材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 ) ,属于社会课题类章节 ,课程内容不多 ,难度较低 ,但却有很大的教学弹性 ,课时安排为一节课。我认为 ,这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好机会。1.2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某种情境 ,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活动。可以以“疑”入境 ,以“理”入境 ,以“趣”入境 ,以“情”入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 ,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其中仅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从课的起点看一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人称为教学内容“前置”,即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进行或匆匆走个过场,这就使第一课时被上得“太胖”。这种“太胖”了的第一课时。老师们看了之后,都会心存疑惑:第一课时这样上,第二课时干什么?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教者缺乏课时观,课时目标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即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也不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把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第一次进行严谨、完整的代数论证,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研究函数的性质,是学生第一次认识“任意”,所以无论在基本知识方面、研究方法方面还是认识论方面,高一数学教学都承载着重要的使命。课标教材人教A版数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明确指出本课时的研究方法一“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可能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游戏公平”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只有“等可能性事件”的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规则.游戏应该怎么设计,才能使学生深度参与探究活动,真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呢?林永荣老师执教这节课时,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了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