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马瑞贤  侯贺英  汤倩 《传媒》2019,(11):87-89
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必要组构,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文化安全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未来,要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外语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以及新闻传播素养的复合型对外传播外语人才。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的建设。有鉴于此,可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筑、教学模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五个角度入手,形成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何其亮 《新闻世界》2010,(11):236-238
媒体对外传播人才要求英语基础扎实、懂新闻并了解媒体的基本技术。本文讨论了对外传播的内涵,并探讨了基于电视媒体的英语播音与主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特别指出了复合知识结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指出了人才培养中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在全球传播视角下,现代传媒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新媒体的多样性助推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人物形象塑造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开展对外传播,人才是关键,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对外传播理论与和传播实践,研究媒介建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对外传播人才对国际传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期“传媒大讲坛”从媒介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刊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作苏教授等的文章《国家形象的官媒与民媒二元建构蠡谈》,文章以官媒与民媒两大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主线,分析了两个舆论场的传播格局,深刻剖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互补建构策略,对我国建构可操作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具体参考价值。《我国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高校的调查分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对外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新闻学博士侯迎忠等撰文,文章以广东高校为例,对广东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进而对该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建议,为我国其他省份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学者剖析深刻,思想深邃,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前沿的理论思维,相信对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健全的体系,这一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从在校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对优秀对外传播人才应具有基本素质的理解,对现实教学环节存在缺陷的认识,以及对本专业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广东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健全的体系,这一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东部分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机制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从在校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对优秀对外传播人才应具有基本素质的理解,对现实教学环节存在缺陷的认识,以及对本专业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广东省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外传播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成功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可以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在中国进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的英语新闻一直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是我国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汉语新闻英译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对外传播报道手段  相似文献   

7.
黄鸿业 《传媒》2018,(2):85-87
在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基础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各类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和交际的重要平台.对此,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要通过培养基于价值观主体间性的媒介话语表达能力,培养创造跨文化公共价值空间的能力,培养感知、判断媒介价值观和伦理的能力等途径,提升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为我国对外传播的软实力筑牢根基.  相似文献   

8.
对外传播“金鸽奖”是浙江省唯一的对外传播政府奖。它不仅是了解浙江对外传播状况的一个平台,更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引领着浙江省对外传播事业的导向。  相似文献   

9.
传播环境既是传播活动发生的前提,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传播中,传播环境包括了传播主客体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合作伙伴,缅甸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调查了解中缅边境的传播环境,有利于我国对缅传播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侨务外宣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形势下,侨务外宣因其得天独厚的对外传播优势,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争夺话语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开展对外传播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侨务外宣在我国对外传播中有哪些独特优势和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多层次发挥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本文以山东侨务外宣为例,对侨务外宣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进行深入探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蔡虹 《新闻战线》2020,(1):86-88
在对外传播中,一方面要"借船出海",适当、合理地利用他国的文化规则,另一方面也要"造船出海",培养既懂国情、通晓对外传播规律,也能应用新技术的高端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确立中国的规则体系,提升中国媒体在全球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茶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加强对外茶文化传播中,茶文化的传播目前存在着相关领域人才缺失、品牌意识不足、对外传播意识有限等相关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常意义上,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我国对外传播的目的是“宣传自己,消除误解,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危机,本质上都与文化价值观念冲突有关。我国要充分利用当下有利的形势,顺应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需要,积极传播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有识之士赞赏的中华文化价值观;要以确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为前提,以国内形象塑造为基础,加快培养造就既熟知本民族又了解世界历史文化的对外文化传播高级专门人才;要充分利用奥运的余绪和正在或即将举办的各类国际性盛会传播民族文化;要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平台的搭建更要着力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要信任并巧用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发挥其对外文化传播的特殊职能。  相似文献   

15.
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选取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术共同体建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议题的研究自2012年以来有了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也经历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借船出海—建构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路径"等内容的迭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社会影响力及传播话语权的不断提升,我国媒体对外传播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建设有国际传播学院节目组实践基地,定期制作学生外语电视节目《Spotlight》,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的实践平台。本文以《Spotlight》栏目为例,分析当前传媒类高校学生自制外语类电视节目的困境及其出现的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反思节目组在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世纪,我国的信息视听传播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信息视听传播人才的专门院校,必须充分考虑信息视听传播业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新变化,对信息视听传播人才的市场需求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更新理念,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中国广电媒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塑造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大国形象的重要性。需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新思维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体系,融通技艺提升新时代对外传播效果,复调故事充分彰显国际传播的中国元素,跨界融合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推动中国广电媒体国际传播跃上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
境外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学专业境外大学生具有双文化背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让境外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承担者,首先要让他们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境外生教育应通过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通过媒介实践,深化国情教育;道器并重,发挥对外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完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让境外学生成为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舆论环境也越来越显得突出。我们迫切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向外国公众恰当地传播中国,使他们真切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手头的这部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增订版),正是这样一部指导中国对外传播的“基础教材”,对有效地开展我国的对外传播及其研究都是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