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三维可视化变得日益重要。首先讨论了煤矿虚拟现实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功能结构,然后利用OpenGL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结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C++实现了一座小型矿山的煤矿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提出开发煤矿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为煤矿虚拟现实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基本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结果/结论]国外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于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接受行为、用户采纳行为及人机交互行为研究。未来虚拟现实环境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关注于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社交行为,虚拟现实环境下多领域用户采纳行为及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阅读行为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出版一直被视为出版产业的未来趋势之一,长期以来却存在着支撑技术待突破、内容体验待提升、产业环节待协调、盈利模式待创新等发展瓶颈.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加速与疫情激发的非接触式经济新需求,虚拟现实出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在数字互动服务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虚拟现实出版2—3—6价值链模型,从理论层面构建并界定虚拟现实出版的入口型、社群型、产品型、代理型和平台型五种商业模式类型,并从价值主张、资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对行业应用予以梳理,期望对我国虚拟现实出版机构的战略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虚拟现实出版在出版流程、服务形态乃至商业模式将产生整体性、系统性、革命性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运用深度访谈法和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法,从动力层面探讨虚拟现实出版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机制,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虚拟现实出版物的高质量提升以及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智慧信息环境下的新兴技术范式,受到图书馆界青睐。文章以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及内涵特征为切入点,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移动场景、馆藏定位、信息可视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用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03,(9):52-52
8月22日,美国SGI公司宣布在北京设立了首座由Onyx 300系列组成的虚拟现实中心(Reality Center,简称RC),以期帮助现有和未来在高端可视化领域的客户能够亲身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立体、交互、动感的梦幻世界。 此中心由8个SGI Onyx 300系统构成,采用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的投影技术,对高度复杂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三维数  相似文献   

7.
刘畅  刘丹 《出版参考》2023,(10):32-34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与出版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科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细胞生物学3D模型与3D动画教学资源库(简称3D Cells)为例,展示了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知识的数字化过程。该库是面向高等教育生命科学类、医学类专业师生开发的一套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微观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过程以3D模型与3D动画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实现了可视化、可交互、可移动学习的沉浸式互联网教育体验,也是出版社面向数字化转型、实现知识服务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璐颖  宋建武 《编辑之友》2021,(4):19-26,33
5G技术将开启出版业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的新阶段.内容生产方面,海量用户和机器直接参与内容生产,改变了生产主体间的关系,重构了出版流程;内容呈现方面,超高速率和超低时延的5G网络将提升虚拟现实内容的用户体验,各类传感器接入网络将推进数据的广泛采集,促进多维度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内容分发方面,信息载体的泛在化将带来全新的内容产品形态,促进内容的场景化分发,内容数据与用户数据的匹配则为内容精准化分发提供了可能.面对5G技术带来的挑战,出版机构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智能出版平台,连接出版行业的多元主体,将自身从内容传播的中间商转变为内容服务平台的运营商.  相似文献   

9.
谭天 《新闻爱好者》2021,(1):后插5-后插6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与传媒业的融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种种迹象表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或将持续推动并深化传媒业的创新变革.由聂有兵编著的《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2017年4月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一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下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影响等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分析与拓展,并对虚拟现实技术下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阅读媒介多样化、便捷化使得可视化成为重要的出版方向.可视化出版符合人的学习与记忆特性并获得了大数据的支持,它摆脱了传统单一文字或图表的束缚,具有更加直观、更为简洁、更具可读性的直观生动的体验,同时,它借助大数据将各种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与简单化.可视化出版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快行业出版理念的转变,加快出版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做好可视化出版的信息技术支撑,同时用好用活三网融合与“互联网+”等政策,推进并深化可视化出版工作,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3D引擎及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 ity),又称灵境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为科学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技术。它的兴起,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元宇宙出版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融合式的数字藏品出版、跨行业融合的交互式元宇宙出版、虚拟现实图书推广销售等。  相似文献   

13.
VR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出版行业也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尤其在数字教育出版方面对其的应用,主要从幼儿教育出版、职业教育出版、高等教育出版三个方面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优化出版传播场景,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已经成为发展融合出版的关键着力点。融合出版用户体验场景建设包括现实用户体验场景(公共文化场所、一般公共场所空间)、虚拟用户体验场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虚拟现实用户体验场景(虚拟现实阅读、虚拟现实展览、元宇宙出版、元宇宙课堂、元宇宙展览、元宇宙演出等元宇宙应用)三种建设模式,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重点问题:提升出版资源标识工作,有效支撑文化大数据解析体系建设;完善数字智能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场景呈现及普惠性;拓展建设主体跨界共同体,深化互惠衍生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虚拟现实已成为图书馆技术应用的热点,对国际上已有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研究分析,能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的主体、热点、主题三者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图书馆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知识可视化、促进虚拟现实嵌入辅助教学、应用虚拟现实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行为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努力.提出应加强机构间研究人员的交叉合作,利用交叉学科的人员优势互补将虚拟现实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图4.表2.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出版物丰富了数字出版作品形式,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虚拟现实出版物也存在着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别不明确、著作财产权保护范围无法有效覆盖、侵权诉讼中全景自由合理使用抗辩适用困难等问题.2020年《著作权法》的修订完成将对虚拟现实出版物产生显著影响,有助于明确虚拟现实出版物的作品属性,周延虚拟现实出版物的复制权覆盖,加强对虚拟现实出版物的著作权保护.与此同时,对全景自由合理使用抗辩适用的约束尚无明显松解,部分条款规定也仍有待进一步释明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与图书的碰撞让内容与增值服务充分融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规制与界限.通过这一技术,读者(用户)可与终端实现有机互动,真实地体验虚拟空间,也可以在虚拟中感受现实的存在.然而,在这种现实与虚拟共生的状态中,编辑除了出版一个又一个精致、流畅的数字产品,为读者(用户)带来美好体验,还应该从深层次进行思考,如何在数字出版时代更有效地把控虚拟现实(VR)技术,而不是陷入虚拟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VR)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出版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文章分析了虚拟现实(VR)在与出版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的成本过高、体验欠佳、人才紧缺等问题,并尝试给出破解问题的应对策略,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续文 《出版广角》2018,(12):36-39
虚拟现实(VR)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催生出更多的新型业态,为出版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文章通过对出版领域VR技术应用的特性分析,着重探讨了出版领域VR技术加载应用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并阐述了我国出版领域VR技术应用发展的政策导向及其贯彻实施的重点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VR被认为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上具有颠覆性的媒介,虚拟现实技术的多媒体、沉浸感和互动性等特征具有与图书出版结合的天然优势,出版产业探索VR业务,推动VR阅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青岛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出版企业开展VR阅读项目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