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重庆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确立了扎根乡村、协同培养、全面发展和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制定了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确立了在广度上能够完全覆盖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出通识教育课程突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强调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小学教师培养的养成性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表明应该根据大学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章审视了在大类招生情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专业发展失衡、学生专业选择成本增加等问题,论证了广泛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必要性,指出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缓解通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降低学生专业选择成本,平衡专业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三维度-四阶段”实施路径,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高职院校应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突出职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通识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十分必要,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较强职业通用能力和较大自我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涵、现状和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其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桑雷  马蕾 《机械职业教育》2020,(4):44-46,54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一不可。当前高职院校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存在严重的专业壁垒、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为此,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功能和定位,重塑通识教育目标,从"集成"到"嵌入";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从"拼盘"到"知识串";重整通识教育团队,从"合作"到"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论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特点呼唤创新型人才。现有单一狭窄的专业教育已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以及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注重基础知识、个性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通识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不以职业和实用为价值导向,而是注重培养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未来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养,有别于专业教育而又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通识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构成了法学本科教育的双重主题。通识教育对法学本科教育起着引领作用,根据在于,法学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有机体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法律专业教育的“主导技艺”,通识教育推动法学专业教育的精进。通识教育引领法学本科教育的路径包括人文主义理念的引领、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以及通识课程体系的引领。  相似文献   

10.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要在确保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前提下,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组织模式,并根据学校人才培育目标定位,形成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类型决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高职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是由其类型决定的。依据技术型人才培养类型的内涵要求,确定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模型开发原则,建构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模型。定位模型呈魔方型结构,由素质结构、课程结构、教学路径结构构成。素质结构主要包括通识素质、专业素质、技术创新素质;课程结构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组成;课程实施的教学路径为课堂教学、车间教学、社会(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过分重视实用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高等教育的实用化与工具化,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关注通识教育,是由于它凸现了现实社会中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加强和改进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德性的养成,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以培养整全的人为核心诉求的通识教育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树立通识教育理念要正确认识其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理工类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必须打破专才教育的单一模式,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对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进行再造。推进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理工类高校应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通识教育是为改变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分割弊端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旨在培养既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在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拥有一定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它以补差为特点,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素养教育,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通识教育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就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科学的认识,容易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但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等诸多问题。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坚持"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和课程结构;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与"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进而拓展与提升"的顺序,分阶段、模块化地安排人才培养进程,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是对专业教育过分专门化的匡正,但是它和专业教育并不是完全分隔的,如果能在专业教育中找到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适当切入点,"专业课程"可能会成为"通识课程"之外推进通识教育的一条新路径。以法学教育为例,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与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通过法学专业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法学教育中内含的对法治精神的培育和对思维、写作与交流能力的训练,与通识教育目标具有极大的重合度,因此通识教育的同类目标可以在法学教育中得以自动实现;二是通过充实法学主修科目的方式实现通识教育目标,例如在阅读经典中寻找法学的历史与传统,在教学案例中融入社会、经济和文化道德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通识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公共生活必备、职业生活必需、闲暇生活必要"的品格和能力。"公共生活、职业生活、闲暇生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尺度";"必备、必需、必要"是个人能力发展的"目标性尺度"。"公共生活必备"应定位于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素养;"职业生活必需"应定位于培养职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闲暇生活必要"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志趣。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北京大学等五所我国一流大学2008年或2009年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及实施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五所大学已经初步建立起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多元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模式反映出各大学自发地引进了通识教育理念,开始将学生的需求落实在课程上,开始重视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但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与美国一流大学相比,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尚待进一步明确化,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等课程连贯性与梯度问题、怎样落实全球意识培养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