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与众不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这种审美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美,处处体现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美育会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巩固既得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文辞美、情节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主题美……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为目的,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充实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赖永菁 《宁夏教育》2008,(12):37-37
语文教学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当包含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也成为当今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要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加强学生主动审美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看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  相似文献   

9.
黄辉 《学苑教育》2012,(16):39-3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教学目的之一,美育在语文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兼顾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是人类感情与美的沉淀。怎样才能更好地将美育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储玉藏珠,是一个“美的富矿”。它主要包括文质廉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性作品、具有基础意义的语言知识和情意表达丰富的作文训练。这些内容中,作为范例的课文具有多样的美的样式: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等。另外作为基础知识的修辞,也具有丰富的形式美,更不用说作文训练所要求的学生审视自然、自然社会的欣赏美、表达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蕴含其中的美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如沐甘霖,更要渲染美、激发美,使语文教学活动“美”起来,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培养起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情感自由、开放的人,随时在学习中都能对“美”产生愉悦、震撼、表达,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陶跃宏 《职教论坛》2002,(14):32-32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形象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一些感受:一、在阅读范文中感受美1.语言的渲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语文教学也必须凭借语言来进行。因此,教师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学不应拘泥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能力,还应该从指导学生"美读",点拨学生"美思",带领学生"入境"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向上,在思想感情上健康成长。现在中职校很少开设美育课程,但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很多审美对象,以独特的语言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节奏美、风格美等形式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除了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外,还兼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重任。一、寓教于愉悦,寄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在语文教学时可运用文学作品中直观的艺术形象或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诗歌和小说最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诱导学生发现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以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古诗词中蕴含着韵律之美、哲理之美、意境之美,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挖掘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本文通过朗诵、挖掘内涵、创设情境几个途径来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创设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蔓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蔓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播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借助语言文字的美、课文的意境美、人物形象美等美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除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外,还要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以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使他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对学生审美观念的确立和审美能力的养成与提高上,而且体现在它同其它学科的融合上。语文美育便是这种学科融合的生动表现。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审美心理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教材的具体特点,抓住“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