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已经实行几年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新,教学思路也有了新尝试,但学生对开卷考试仍有模糊认识,这势必影响他们平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中考成绩。历史学科存在综合性、时事性、史论结合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许多障碍。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历史...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新高考在更多省份推进与实施,高考历史试卷似乎越来越难了,这就给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暑假期间,就如何学习历史的问题与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借机向他们介绍了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此后,一些爱思考的学生觉得不过瘾,希望再介绍一些更加细致的、深入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是学生上了初中后新增的科目,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没有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是很难学好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创新,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并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效率。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得出利用"在线学习",即信息技术不失为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好方法。本文就从在线历史学习的基本价值入手,谈谈在线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旨在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蒋莉茹 《阅读与鉴赏》2011,(4):62-62,49
历史是一门学科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事件,需要学生清晰地记忆年代、名称、原因、意义和影响,这就使得历史课堂上好多趣味被这惨重的记忆压力湮没的无影无踪,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极度地下降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6.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历史学习是系统的学习,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探究、分析、评判等训练学生思维。主要是通过揭示、比较、举例等方法,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如果学生掌握了其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就可得出这是汉朝为了巩固拓展疆土、保护生产的结论。但张骞的历史作用远不止此,需要师生进一步挖掘这一事件的背景,比较汉以前的对外交流,就可看到汉朝至武帝时空前强大,具有了恢宏的气势和对外交流的渴望,能够在张骞第一次出使未果的基…  相似文献   

7.
学习历史离不开记忆,但又不能单纯、机械地死记硬背,那样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一、因果联系理解法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各历史事件之间大都存在着因果关系。这就要求在历史学习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8.
与汉族学生相比,由于受地域环境、教育资源、汉语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没有掌握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普遍对历史学习缺乏信心,这就增加了他们学习历史课程的难度,在中考、高考中难以取得良好的分数。为了更好地通过历史学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总结,改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成绩。本文就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现状、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鉴往可以知来。今年正逢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这一历史特殊时刻,各类历史读物纷纷面世。由梁振华、周云磊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习激荡中国》一书是其中较有特点的一部,其主题鲜明,视角独特,叙述流畅,是一部集思想性、通俗性与欣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大众读物。一、穿越历史的思想探询近代以来,苦难彷徨的中国何以能够走出历史的泥沼,走入今天的盛世辉煌?拨开历史的浮云,不难发现学习是其中的重要根因。抓住了学习这一主题,也就找到了穿越历史、解读历史的一  相似文献   

10.
郭红 《考试周刊》2012,(59):123-124
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学习是一种常用的课堂学习方法,一直以来颇受广大师生好评,这是由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单纯的教师讲授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个性学习发展的需求。这时,讨论学习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方法。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学习的几种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对这种先进的学习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彭世贵 《教师》2010,(6):46-46
构建历史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就教学中构建历史自主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活化资源、激发兴趣,优化教程、引发辩论,细化问题、启发思维,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自主学习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尹东梅 《学苑教育》2019,(11):79-79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历史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样表述: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其教学理念中的第四条。那么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要让这一条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再者因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自己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内容庞杂的系统学科,学习历史必然离不开对课文的大量阅读及对各知识点的记忆。但面对庞杂的历史知识内容,往往使许多学生倍感压力,对学习历史皱起了眉头。其实,学好历史并不难,关键是要讲究学习方法。由此才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教你几招:一、阅读史书的方法(一)做笔记。做笔记是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主要手段。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通俗地说明了做笔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做笔记一般是:1.摘抄书中必须准确记忆的历史基础知识以及人名、地名、书名等专有名词。2.编…  相似文献   

14.
明确时间概念,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也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上面两道中考历史试题就不约而同地践行了这一要求。这两道试题,依托新课程资源而非教科书,从实物史料“公司股份凭据”和“任命状”的时间切入,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历史和计算年代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间要素,体现了新课改培养学生时空素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花松梅 《考试周刊》2009,(35):160-160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喜欢历史学科,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一新的要求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抛弃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措施,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霞 《考试周刊》2012,(33):126-126
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有限,如果历史课堂涉及地理知识就很难构建很好的知识体系,再加上政治因素,学生就更难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九年级上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题,历史、地理、政治这三门学科的知识在这一堂历史课中贯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对这一课题的学习成为老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 ,再到铁器时代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再到信息时代 ,无不体现了人类的创新精神。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不能被动地接受教材和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 ,而要学会自主创新学习。所谓创新 ,有两个层次 ,即“人类首创”和“个体首创”。对中学生来说 ,“人类首创”是暂时无法达到的 ,但“个体首创”则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这就需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除一般的学习方法外 ,还要有所创新。一、打破教材体系 ,创建知识网络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就…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是纷繁的,头绪多、内容多,涉及的历史因素也多,因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令人头痛的是历史不容易学,犹如雾里探灯,往往让人觉得历史摸不着头脑。因此,在学习历史时,必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活学活用。这样学起历史史实就能得心应手,就能体会历史的趣味所在,从而把学习历史知识当做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累赘,更不是死记硬背地学习。如何在历史学习中事半功倍,乐在其中呢?这就需要运用不同的学  相似文献   

19.
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指导教学,可以对历史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驰张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以下五种调控方式的运用对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教材调控学生学习任何一学科都是通过该学科的教材进行的,教材不仅提供学习内容,还规定了学习过程和方法。可是,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认识能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接受学习时的疲劳程度与教材的结构、内容深度和逻辑性是有差距的。弥合这一差距就需要教师的经验与技巧。这就存在一个剪裁教材的问题既教材调控。在对教材加以剪裁时,必须  相似文献   

20.
李心文 《考试周刊》2013,(76):141-141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记忆是一个非常难以突破的关卡,这主要是因为历史知识繁杂、零散,要想学好历史这门课程.仅凭机械的死记硬背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和策略是学好历史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文章就结合实例,列举了几种历史学习常用到的记忆方法。希望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既轻松又高效地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