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跨世纪的世界性主题,是世界各国失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放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考察,认识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性,积极思考,探索师范教育现代化正待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立足于当时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从师范教育的作用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育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而丰富的阐述。这些思想对建构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区的师范教育,在党的十二大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有所增加,中等师范学校作了调整,教师进修学校陆续建立,幼师教育也逐步兴起。几年来,各级师范院校输送了大批师资,为发展我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师范教育在十年动乱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消除,致使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指教育质量)不够理想,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教育要“三个面向”,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点,贯彻“三个面向”就更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当骆驼”的崇高精神,为中国教育探求新路,为振兴中华民族造就人才,作出了永远值得后世纪念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终生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现代教育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博大精深.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所以,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诚如叶老所说,“特别看重教育事业就不能不特别看重教师”,特别看重教师就不能不特别看重师范教育。1983年12月,年近90的叶老在《关于师范教育》一文开宗明义写道:“现在大家逐渐重视师范教育了,认为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这是极可欣喜的事。”  相似文献   

6.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一要钱,二要人,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军的数量、素质,又是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从历史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们应该痛切地认识:搞好教育,首先必须重视师范教育、改革师范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有了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勿庸讳言,现实生活中轻视师范教育的现象以及师范教育本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这种状况如果不从根本解决,将害及子孙.当前,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对重视并改革师范教育,建立具有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师资队伍亟待改善的现状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强化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的联系和沟通,使之成为一体。师范教育要实现向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转变,向办学的开放、多元性转变,向课程综合化转变,向学习终身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 在英国,有组织的师资培训开始于19世纪初的“贝尔—兰开斯特制(Bell-Lancaster Sys-tem)”。之后,英国的师范教育在英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实质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从教会控制的“导生制”—→19世纪中后期国家干预下的“公助私立训练学院”—→19世纪末大学参与下的“大学走读训练学院”—→20世纪初地方教育当局直接参与下的“地方公立训练学院”。地方公立训练学院的诞生,意味着这一世俗化过程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在大家逐渐重视师范教育了,认为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这是极可欣喜的事。重视师范教育,期望在不远的将来,绝大部分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师都是师范出身;所教学校的级别与所受师范教育的级别相当。师大、师院出身的教高中,幼师出身的教幼儿园。学得高深些的师范毕业生教较高级的学校,学得浅近些的师范毕业生教低级的学校,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据说别国大都如此;又听说某些国家的小学教师必得是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还得受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合格的才可以当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1986年,我省制定了《江苏省师范专科学校规范化建设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教育事业人、财、物的分配要突出师范教育,每年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部分和教育基建投资要优先满足师范院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我校副教授何东亮和丁瑜主编,我校教师严丽萍、徐英、袁萍、张永英、范庭卫参与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全书31万5千字,共分15章,主要内容为六部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过程论,个性心理论,教与学的心理理论,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校群体心理论。该书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较好地把握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之间的关系。在内容结构上,于每一章前都有“学习方法提示”,于每章结束时有“理论应用”、“本章小结”、“作业练习题”等,颇便于自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来考虑,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事实上,劳动者素质的  相似文献   

13.
本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它国经验,提出了师资培养应以定向型为主、非定向型为补充;教师学历层次由三级向二级发展以及实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现代师范教育逾常超前培养的特点,从时间流逝的角度,对现代师范教育与传统师范教育之异同作了辨析,进而根据逾常超前培养的特点对现代师范教育与传统师范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异同作了辨析,并对现代师范教育与一般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作了探讨,因而对深化师范教育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21世纪脚步的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也敲响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将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知识和智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那么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人才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关键是教师。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了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 ,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借鉴、发展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朝鲜师范教育,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时留下仅有四所师范学校底子上起步的,解放后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清除殖民教育残余,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人民教育体系。随着普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历经几次改革,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 ,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省”的动员令。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实现教育强省目标的基础。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 ,是教育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所在 ,师范教育推进信息化、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 ,积极推进师范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基础 ,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保障 ,又是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创新,是把握“两个大局”、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需要从制度、体系、体制和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在制度上,要推进资格制度、学位学历制度、招生制度、专业标准制度、专业认证的循证制度的改革创新,在体系上主要体现为以“五育”师资培养体系构建等为内容的改革创新,在体制上要围绕加强党对师范教育的领导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机制上要全面推进协同育人等机制的改革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是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厘清关于师范教育学术性问题的认识分歧的基础上提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课题,它直接关系着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和新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的建构与实践;要根据教育学科的学术价值和教师教育的“双学科”属性重新认识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师范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努力建构符合教师教育内在规律的学术研究和评价体系,为新型教师教育体制的建构与实践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