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结合国际航运和海商法的实践,围绕船舶抵押权与船舶优先权、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及船舶碰撞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了荷兰1993年有关海商法和内河法的国际私法规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在理解《避碰规则》第15条“交叉相遇局面”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船舶碰撞诉讼中存在的有关争议。并就应如何正确理解“交叉局面”条款以及如何避免“交叉局面”中的船舶碰撞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英国伦敦保险人协会制定的《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1995)》(ITC 95)中的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的碰撞责任,包括英国判例法所确立的有关赔偿范围、法律费用和交叉责任等方面的主要原则;分析中国人保的《船舶保险条款(1986)》(PICC 86)与ITC 95的不同规定以及姐妹船条款、免赔额条款在船舶碰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船舶驾驶员、引航员如何采取避让行动以避免碰撞的发生;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规则》存在容易引起误解的某些条款提出个人的理解和修改意见,以利于《规则》的更加完善和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为使船舶在多船避让环境下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并自动复航,提出基于动态分阶势场法的船舶自动避碰系统。该系统基于动态势场避障规划算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船舶碰撞危险度;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确定本船在不同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并据此对斥力势函数进行调整。该系统将本船的避碰过程划分为航迹保持、避让和复航3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构建动态分阶势场;利用动态分阶势场法对船舶的航行环境进行建模,进而生成恰当的航向指令;利用自动舵产生舵角指令控制船舶完成避让、复航和航迹保持。仿真结果表明:该自动避碰系统可以引导船舶完成既定的避让行动,并能使船舶在安全会遇距离上驶过;该系统可以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且具备航迹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船舶碰撞造成的复杂的损害赔偿问题,论述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4个构成要件,即碰撞事实客观存在;损害结果确实发生;碰撞船舶一方或多方须具有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只有上述4个要件同时得到满足,才发生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明确这些要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有助于正确处理每一个碰撞案件。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掌握洋山水域船舶事故特征,提高通航安全和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选取2016—2020年洋山水域船舶事故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对事故特征进行时空挖掘,构建关联规则网络图,基于Apriori算法挖掘洋山水域特定通航环境下的事故潜在风险因素。结果表明:洋山水域船舶事故多发生于南支航道延伸段、漕泾东支线航道等水域;500总吨以下船舶与事故关联程度较高;易在大潮汛期间发生自沉、碰撞等事故;春冬两季为事故潜在高发时段。依据上述结果,给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为洋山水域海事管理机构更有效实施现场监管、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及事故报告中可获得的环境资料和船舶运动过程资料,对建立适用于绘制船舶碰撞发生前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船舶在追越局面中所发生的多起典型碰撞事故的分析,就其产生原因和条件作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采取有效的避让方法和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船舶追越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同时,文中还针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十三条追越条款本身存在的追越适用范围不清、对追越船和被追越船在追越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不够明确等情况,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对船舶碰撞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船舶碰撞事故海事调查报告给出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gress, AHP)构建船舶碰撞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图,探究同一层次及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AHP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最低配员要求、船舶设备、能见度、航道或航区等因素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短避碰距离和碰撞危险度的避碰决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采用船舶领域进行避碰决策时选用的船舶领域多仅适用于一定水域,且选用的船舶领域模型与碰撞危险度模型考虑的因素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四元船舶领域的碰撞危险度模糊评价模型。为解决采用最短避碰距离作为目标函数进行避碰决策时未考虑航迹偏差以及时间偏差等因素,以及根据所得的避碰参数采取的避碰措施并不能使总航程最短的问题,提出以航迹偏差、时间偏差和总航程作为目标函数的最短避碰路径模型。在综合考虑船舶领域、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负责航行值班的高级船员的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应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规划出最优的避碰路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获得最优避碰路径,满足海上航行避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阐述海上船舶避碰原理与所需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在船舶避碰过程中各种不确定信息与行动的产生原因和特征;探讨在航海模拟器上从事调查和研究海上船舶避碰中不确定行动与信息的方法;就船员在航海模拟器上参加海事安全教学与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掌握船舶避碰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信息与行动以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军舰与商船之间发生碰撞容易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解决军舰与商船碰撞事故而引起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军舰旗国的法院具有管辖权,适用的准据法应为军舰旗国法;调整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的实体法应类推适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在航海模拟器中缺少对船舶碰撞响应的三维仿真,提出在航海模拟器中基于开源场景图形(Open Scene Graph,OSG)渲染引擎开发的三维视景中加入Bullet物理引擎的技术方案.根据刚体动力学、接触与碰撞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基于Bullet刚体碰撞响应模型,建立船舶三维碰撞动力学模型;运用Projected Gauss-Seidel迭代算法,得到碰撞后船舶实时的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参数;根据碰撞检测阶段获取的碰撞点位置参数,实时绘制划痕并添加爆炸特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渲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从法律关系的内容出发,国际法现阶段还应以义务为本位。从理论上分析,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强行法体现了义务本位;国际法主体内涵体现了义务本位;国家主权体现了义务本位。在国际法实践中,国际法院有关案例、海洋法、环境保护法、WTO法等都体现了义务本位。  相似文献   

16.
将Bellman函数式应用于船舶避碰路线的选定。即建立一个关于船舶机械运动的形式限制过程的动态模型 ,用于船舶航行的总体控制。形式限制包括圆形 ,椭圆形 ,抛物线形成或六角形 ,包括被神经网络公式化了的在有碰撞可能的海域内船只的活动范围。形式限制在计算机程序中为一个独立的NEUROCONSTR程序 ,是为应用MATLAB软件中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编程的。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计算机仿真实例进行了说明。本文采用一艘正航行于波罗的海一个有 9艘航行中的目标船舶的海域中的实船上的雷达屏幕记录。然后采用PROGNEURAL程序对此船的避碰路线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中越已就北部湾的专属经济区划界达成一致。从中越双方的协定来看,北部湾的划界既遵守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又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国际法的公平原则,为其他国家确立了灵活解决类似问题的范例,丰富了国际海洋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举证责任的倒置问题 ,分析了我国《海商法》中有关火灾免责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定 ,从法律所追求的公正公平的角度 ,认为我国《海商法》如此规定造成承运人与货方之间关于火灾免责举证责任分担的不平衡 ,并提出作者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问题,研究船舶不同碰撞位置对平台结构损伤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对船首、船中和船尾碰撞这3种情况下的平台损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情况下的碰撞时间、碰撞力和碰撞位移以及平台局部损伤、整体变形和总吸能等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平台具有不同的损伤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