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课杂记     
人一到初三,就要补课。过去,一周两次地补,麻烦。现在,有了毕业班补课制度,一天顶过去五天。累呀,补课班,高强度,效果不好,还很贵!  相似文献   

2.
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高考复习期间,一位白发苍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为了给毕业班的学生多补一些知识,一次又一次地占用学生的自习课。学生开始还能“理解”老师,到后来诉说他们的苦恼。当校长向这位老师转达学生的意见时,她流泪了:“我可是一分钱的报酬没要啊。我义务为学生补课,把全部身心都给了学生,可换来的竟是……唉,现在的学生让人寒心啊。”我毫不否认那位老教师的奉献精神,这精神的背后是她真诚的爱心。但我也要坦率地说,她也许没有意识到,既然课表上安排的是自习课,那么,这就是供学生自由安排的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师道》2006,(4):12-12
一、升学重压使以人为本远离毕业班教师在升学考试等评价制度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学校仍然一如既往地格外关注毕业班,升学重担毫不留情地压在了所有毕业班教师的身上。于是,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节假日。补课,补课,还是补课。学校的清贫决定了劳动的性质——无偿。时刻被学生、考试、升学率缠绕的毕业班教师怎能体会到“以人为本”?二、家长的责难使以人为本远离普通教师现在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为何家长如此不理解我们?仅仅出于教师的责任心,偶尔对一些极其淘气的孩子语言过激了点,行为过度了些,和我们一样对孩子有教育义务的家长,就带…  相似文献   

4.
学生节假日适当补补课.本来很正常,可在应试教育这根魔棒的撩拨下.补课不仅“失当”.甚至可以说是“疯狂”。一些人、一些学校把“补课”视为提高成绩的绝招.信奉“时间加汗水”的应试捷径,把“补课”视为“十全大补”.人补养身体的时候,要讲究方法,乱补、恶补.会把身体给补坏的.给学生补课是否也是这样呢?好了,节假日究竞该不该补课,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最有发言权,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三令五申,严禁中小学节假日补课;许多教育专家和有识之士也强烈呼吁,把节假日还给孩子们;一些中小学师生因不堪节假日补课重负,纷纷投书新闻界乃至社会各界,要求归还节假日,减轻负担,“救救孩子”……然而,节假日补课的顽症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呈恶性扩散之势:从小学补到中学,从重点学校补到非重点学校,从毕业班补到非毕业班,从学校补到社会。中小学补课现象为何屡禁不止?本文拟就此作些剖析。一、中小学节假日补课现象形成原因及危害首先,中小学节假日补课现象是一种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的大致有四点。(一)教学研究水平的滞后,致使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是误以为节假日补课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很多教师经常抱怨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课真没劲儿,都是过去讲过的。”“老做题,我都做糊涂了。”教师与学生的上述反映说明了复习课存在的两大误区:一是复习的内容是“老调重弹”,把复习课看成了补课;二是复习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在复习教学中长期这样做,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7.
身体进补讲究缺什么补什么。补课也应该是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不同需要的提优或补差。而如今的补课已变了味,一个都不少,人人要补,教师、学生已没有了双休日。绝大部分教师已把星期六的补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星期六上的是“正课”,而不是提优补差,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有些教研室组织的统考是按“六天制”的进度安排的。虽然有学校声明补课自愿参加,但上新课谁敢不来?真正的提优补差往往被挤到周六下午两节课后或晚上。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使差生穷于应付,旧内容还没掌握,新的内容又来了,使差生更差。前几天《扬子晚报》上《每天只睡…  相似文献   

8.
1月18日《华商晨报》报道,沈阳男子张放,自称教育界王海,自费千元征集在职教师假期拉班补课线索,并要将这一做法进行到底。记者问:为什么自称为“教育界的王海”?张放:因为我敢于站出来替学生说话。假期补新课给孩子带来了压力,毁了师德,害了教育。记者:一定遇到不少困难吧,毕竟这是你的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订过一条家规:星期日是属于孩子们的。每逢星期日,他就停下繁忙的工作,给孩子们讲故事,说笑话;或者一家人到郊外去游玩。可是,现在我们有些学校的星期日则已名存实亡,不属于孩子们的了。不信试看,有些学校每逢星期日总要补课,补这补那,学生早早到校,迟迟返家,与平日毫无二致。有些学校每逢周末,教师就布置大量作业,科科“加餐”,学生在星期日从天亮一直啃到天黑。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学些知识,多做些  相似文献   

10.
我手头有这样一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近日下达的充满“微言大义”的“禁补令”,不妨摘录其中一些暧昧性的词句:“严格禁止中小学假期补课,但毕业班级可以根据本校教学进度适当推迟放假和提前上课,非毕业班级一律不得组织集体补课,但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利用假期对部分同学进行适当的提借书或补差。”  相似文献   

11.
一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应该得到社会充分肯定和鼓励。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则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它已经由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发展到包括星期天在内的所有法定假日,甚至包括平时的自习时间;从内容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补缺辅导变成了全面复习或讲授新课、这样的所谓补课,占用了学生的全部休息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被一些家长和有识之士称为“野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赖超楷 《师道》2009,(4):13-13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可在一些农村“普九”的学校里,教师们却牺牲自己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为初三毕业班的学生补课,给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教师此攀,在社会上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就连学生家长也大力支持,因为毕竞,教师的授课是免费的,这谁会反对呢?但假如教师的补课按社会上的培训班或私人请家教的标准收费,那么,家长仍会支持教师补课吗?  相似文献   

13.
王秀兰 《江苏教育》2005,(4B):26-26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衔接得非常紧密,许多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因为以前有一段时间不努力学习,形成了知识的缺陷、断层,导致其接受新知识非常困难,这在高年级尤为突出。许多老师对这些学生特别照顾,每上完一节课,就对他们进行补课,这好比“亡羊补牢”,也确有成效。不过我认为另一种补课更有成效,那就是在新授课之前就给他们补缺陷,使新授课所需知识点得到强化,再对新授课进行点拨,我把这种补课称为“笨鸟先飞”。  相似文献   

14.
课堂小品     
咬手一节理论课上,老师问:’非洲人酌皮映像什么颜色?。一位同学马上答遵:’像巧壳力。。老师又问:。现在非洲人为什么流行吃白巧克力?。同学们异0同声地@答:’固为他们怕咬手。。聪0})酌学生物理课上,老师正在讲振动和共鸣.为让学生理解,老师提问道:。如果赣鞠鱼塘扔一块石头,会发生什/厶现象?’学生异0同声地@笞:’罚款s元』。补课老师:。从今天起,赣给你补课,以后不誊再把时-。]都放在扑克牌上了。”学生:”是。”老师:”十加三等于多少?”学生:”老(I”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j.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曾经做过一档节目,就学生补课情况采访现在的或者曾经的家长,听了这些受访家长的意见之后,主持人总结:看来有些课是值得补的,有些课是不值得补的;有些学生需要补课,有些学生不需要补课。这些的总结是对事实的描述,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并没有  相似文献   

16.
李君 《中学文科》2008,(7):37-38
1.坚定信心。进入初三,时间紧张,学科进度快,学习要求高,但只要重视,只要抓得紧,就能抓出学习成效。 2.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再打乱仗。从现在起分两段来抓:第一段,从初三开学到新课结束。这一段做两件事,一是扎实上好新课,不要再寄希望补课;二是挤时间补一点学习上的缺漏,争取下一段复习的主动。第二段,从复习到中考前夕。  相似文献   

17.
贵刊今年第一期转载了赵亚欣的文章《职工补课之我见》,作者认为职工“不一定要千篇一律都补初中的语文数学”而应代之以补“所学即所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我认为这一认识是片面的,提法有可商榷之处。也许采取后一种补课内容,就掌握技术  相似文献   

18.
说起给“后进生”补课,习惯上都采用事后补课的方法,但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这种方法不是太理想。由于多数“后进生”该掌握而没掌握的知识积累太多,每次讲新课,其他学生能随着老师的引导,达到新的小目标,而“后进生”由于新旧知识不能很快地衔接,像掉了队的小兵,背了沉重的包袱,无法赶上队。新课讲完了,其他同学利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着一个个新问题,“后进生”只能望题兴叹。这无疑又为下一节新课设下了障碍。为完成教学计划,不让“后进生”掉队,老师只好挤时间“开小灶”。但是没有哪一个“后进生”把补课看成光彩的事。他们…  相似文献   

19.
校外补课原因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哪种原因的补课,都是源于学生对目前所学的内容难以完全掌握这个节点上。自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层层下放”,即将小学的某些内容下放到幼儿园,中学的某些内容下放到小学,高中的下放到初中,大学的下放到高中。如此一来,本来只知道玩耍的幼儿就必须补应该是小学生才能掌握的知识,本来只能掌握与小学相适应的知识的小学生不得不补中学生才能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时下,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每天放学后留下来给全班补课。我非常钦佩这些教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然而在做法上,我不敢苟同。补课。是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如果是现教现补,那么就有喧宾夺主之嫌。试问:你每天上课在做什么?放学后补课是否属有效劳动?据我的经验和调查,补课很多时候意味着课堂教育的失败,其弊至少有五:1.造成学生被动而学。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好,当然教师得重新讲授。然因补课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他们人在教室心在外,心猿意马,即使听进去一些,也只是死记硬背,“记亦不能久也”,教学效果微乎其微。2.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