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代东北流人的遣戍是清政府对东北边疆实行有效社会统合的重要内容。为充实根本之地,清政府将大量罪犯流放东北地区,并对之进行了有效的社会控制,在清前期东北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恶劣的生活状况迫使流人采取逃亡等方式进行抗争,对东北边疆开发与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本文通过梳理满文档案资料,对流人逃亡的原因、概况及政府对策进行探究,以期对清代东北流人的逃亡斗争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流人源出于古代之流刑 ,是封建社会被统治者认为有罪而被驱逐或迁徙边远之地的客籍之人。对流人这一社会群体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进行研究的结果 ,便形成了流人史。中国流人问题半个世纪前由谢国桢先生于其所著《清初东北流人考》一书中首次对清初发戍东北之流人进行专门性研究 ,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 ,流人研究的视角渐深渐远 ,由流放制度研究、流人传记研究、流人作品的整理与研究以及流人综合整体研究发展为流人研究的理论化探讨 ,以期创建流人史、流人文化这样一种新体系、新学科。因此 ,流人史应该是介于移民史、刑法史、边疆开发…  相似文献   

3.
张亮 《兰台世界》2020,(4):152-155
流人现象是明清时期辽北较为典型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辽北地区近现代的文化源流之一,流人对辽北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通过对《铁岭日报》在1979年至2018年间报道的有关流人文化方面相关文章的梳理,介绍了辽北地区流人文化研究状况,阐述了明、清时期流人文化对铁岭、尚阳堡两地地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芦花等土司头人汉藏文档案涉及到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档案真实、全面地记录了地方的一些行政管理活动,内容多样。系统性地反映了清朝时期黑水与其他州县政务往来,多方位地体现了当时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风土人情,同时,档案中的委牌、令牌对研究土  相似文献   

5.
清代一些重要的东北流人为东北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将流放中所见、所感进行了翔实的记录,这些文献便成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的真实写照。清代重要东北流人有些许几位,从中选取知名度较高的吴兆骞、方拱乾、杨宾及其文献作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清代重要东北流人及其文献内容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状况,传承优秀的思想精神,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清代东北流人诗文集成(第一辑)》是辽海出版社以抢救稀缺文献,传播文化经典为出发点制作的又一全新力作。以清代东北流人的诗文集为收录对象,以点校这一更精细化的整理方式出版,意在为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和信赖的研究资料,也为对流人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可供阅读和学习的引导性读物。本文介绍了该书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以及编辑团队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秉持的初心、遇到的困难、最终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丁玉恒 《兰台世界》2020,(5):148-150
清代东北流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流放期间,他们笔耕不辍,编纂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地方文献,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东北流人地方文献中丰富而翔实的记载弥补了东北地区历史记载中的很多空白,流人们忠实地记录了耳闻眼见的东北地方民俗文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清代东北地区一些富有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在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东北各民族文化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乡村档案真实记录了乡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情况,是维护乡民利益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对2009—2018年CNKI收录的乡村档案研究领域文献,从时间、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揭示乡村档案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乡村档案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从清军机处档案概况、雍正时期军机处档案的分类及其编写制度以及军机处档案管理制度这四个方面对雍正时期清朝军机处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简单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档案文化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角度十分广泛,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本文站在范式的角度研究档案文化,试图探寻档案文化范式变迁的机理,分析档案文化范式变迁的规律。档案文化范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事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所共同构成的模式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文化范式呈现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社会背景、社会主体、管理实践、档案学思想和档案学教育的影响,档案文化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演进变迁,并呈现出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许金梅 《兰台世界》2013,(23):152-153
宋朝时期人们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逐渐有注重钱财和注重士大夫官僚以及注重人之品格的新的趋势;宋朝社会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状况说明其就是由宋朝以前的道德生活往明朝清朝时期道德生活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2.
姜萌萌  袁永翠 《兰台世界》2013,(25):146-147
文章从现存档案所记载的事例出发,以史实为本,对清朝时期档案损毁与流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清朝档案修复管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记录     
正@江苏档案:清朝时期的册封宴吃什么?近日,经档案界学者努力,公布了1719年清朝康熙帝时期的一份册封宴菜单。该年5月,康熙任命苏州人徐葆光等人远赴重洋,代表中央册封琉球王国尚敬。这次册封宴共有5套菜品,每套均是四菜一汤并附有配方。第一套菜单——四大碗:毛蟹燕窝、鱼翅、清蒸鹌鹑、海参,另加点心和汤,五小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评述陈忠海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特点和内部结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档案文化的特质和发展水平。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赵静  史佳 《档案天地》2014,(7):11-12
正保定市档案馆共保存有606卷保定商会档案,该档案记载了1907年—1949年保定商会及其所属各同业公会的机构设置、人员更迭、商业经济和政治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时期、日伪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定工商业发展状况,是研究保定和河北省商业发展史的珍贵史料。保定商会档案是  相似文献   

16.
叙事可视化应用于馆藏照片档案能够更好地传递载体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参与文化记忆构建。针对馆藏照片档案叙事可视化研究存在的方法、路径不明与实现思路不具体问题,探索以故事为中心的馆藏照片档案可视化设计与表达方法,总结为总体叙事可视与双重视觉叙事两个方面,以为馆藏照片档案更好开发利用、增强文化数字传播力、支撑文化记忆构建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韩明芳 《档案》2013,(4):64-64
2013年,天水市档案馆认真开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年活动,在继续做好机关单位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天水市档案馆关于征集反映天水市各个历史时期对国家和社会有较大保存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的启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10月底,共征集到清朝、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契约24件,乾隆年间秦安人拔贡字画一幅、光绪年间催办粮行执照1件、咸丰元年试卷1份、  相似文献   

18.
简牍档案就是以竹片和木板为载体,对当时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原始记录,是古代档案的重要一种。简牍档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生动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阶级斗争、人民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是历史面貌的真实再现。简牍档案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朝时期的档案史料编纂管理,与我国历朝档案管理的工作成就是密不可分的。此类成就涵盖了档案史料编纂经验积累、档案史料编纂思想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都给清朝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主要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特点和内部结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传统档案文化的特质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