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体育美学研究本质及内容的新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 ,探讨了体育美学的研究本质 ,论述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期和世界体育发展愈发商业化、职业化的今天 ,应重视发挥体育审美的教育功能 ,加强对体育精神美的研究 ,并指出我国体育美学研究者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美学价值 ,为中国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体育美学本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美学目前在国内尚属新兴学科.现有研究多涉及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体育美学的范畴,研究体育美学本质的文章甚少.笔者结合体育运动的实践,从体育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属性上,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性,以期引起体育美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体育美学面临的要求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美学特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建立体育美学有其重要意义。主要对后现代体育美学研究的归属、研究对象以及体育美学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后现代体育美学的发展应该从体育活动的历史及其前后关系出发,指出体育自身审美价值不断下降的原因与体育活动的商业化、工业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4.
选取具有普及性和代表性的奥运项目,对竞技体育的美学形态与本质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中国古典阴阳美学出发,按照各个项目对人体素质和技术环节的不同要求,将竞技体育美学形态归类为极阴、极阳、中阴、中阳等,然后再从中国古典"和"观念出发,对竞技体育美学本质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方法,从美学的视角透析当代体育消费形成的动因,并对当代体育消费的特征进行反思,指出体育已不再只是满足生理需要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被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审美活动、消费行为与审美动机是体育消费形成的重要因素。当代体育消费表现出世俗审美的特征,它表达的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西方美学理论为视角,对竞技体育的审美属性及其审美价值展开“史论结合”式的研究.依照竞技之美呈现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美的属性与崇高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特点分别对这两种审美属性加以辨析与整合:美的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外在的身体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美感”;崇高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内在的精神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崇高感”.美感主要体现为由人类感性层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学特征,而崇高感则主要体现为由人类理性层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休闲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有所提高。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竞技体育的美学价值,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回顾了中国体育美学上个世纪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上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迅速的原因,提出了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构想和建议,并指出体育美学研究者应大力挖掘体育领域中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体育美学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主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儒家孔子“仁学”为基础的“游于艺”、孟子“养气”说和以道家庄子“自然”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儒道两家最后都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体育美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书法,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样式,但二者之间在审美意义上,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试从美学通感的角度,分析研究体育与书法的相通之点,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层次,达到体育与书法愉悦身心,完善磨砺意志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