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许多讲,在那些讲中, 我们学习了 1.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2.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3.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一元二次方程; 6.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初中数学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它们都属于代数.代数,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我们又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概念上来看,一元一次方程是用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则是用不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不等式,两者是类似的.关于“解”的含义,能使一元一次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但是,一般情况下,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却有无穷多个解,这…  相似文献   

3.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代入法”或“加减法”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中的"三个一次",即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经常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各地中考出现不少此类题型,本文以2015年部分中考试题为例,进行归纳解析,供参考.一、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结合例1(盘锦)为支援灾区,某校爱心活动小组准备用筹集的资金购买A、B两种型号的  相似文献   

5.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6.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背景.列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为:审、设、列、解、答.  相似文献   

7.
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是初中代数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内容不仅为我们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 ,因此熟练地、灵活地、简捷地解这些方程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此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应明确解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 消元转化 一元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组 消元转化 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消元的两种方法 :代入法、加减法。(二 )应明确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x+ by=c(其中a、b、c是常数 ,且 a、b不同时为 0 )。三元…  相似文献   

8.
一、开卷考试,老师考学生1.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有个解.2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常用的方法有法和法.4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5.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同学们回答以上问题后老师作总结: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将本知数逐一减少,最后变成我们都会解的一元一次方程.为达到消元的目的,采用加减法或代入法.事实上,消元思想是一种数学化归思想,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化归成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这无论对学习数学,还是…  相似文献   

9.
从代数课本第一册(下)第15页可以知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消去一个末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把“末知”转化为“已知”.为什么要把二元转化为一元呢?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数学题总是设法把它转化为一个熟知的、简单的问题来解.例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消元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具体思路如图所示:下面谈谈用代入法、加减法消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无论用代人法或加减法消无,当方程…  相似文献   

10.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11.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中考中都会重点考查到它们.下面以2007年的中考题为例,来说明如何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 ,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 ,不等式是不等量关系的数学表示形式。方程与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有类同之处 ,一元一次不等式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来学 ,下面通过列表从三方面来说明 :一、意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可化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 0的方程可化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 0的不等式标准形式 ax b=0 ( a≠ 0 ) ax b>0或 ax b<0 ( a≠ 0 )  从表一可以看出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有类似之处 ,其区别在于前者是不等式 ,后者是等…  相似文献   

14.
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都是初一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有时可把一次方程(组)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来求解;有时又可把不等式(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来求解.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章概述】本章是在研究了等式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通过学习要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关系,并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强概念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人教版《代数》第一册(下)《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出发,进行教学。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我想问的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求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方程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对一元一次方程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并由此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方程及不等式奠定基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能准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能熟练地运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相似文献   

20.
李师 《初中生》2008,(6):38-41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为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