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劲 《文化遗产》2008,(1):154-162
宋代沉船"南海Ⅰ号"经整体打捞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本世纪中国水下考古的盛大事件。对"南海Ⅰ号"持续二十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保护,从此也将进入新的篇章。"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法进行古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体现了我国文物保护、海洋工程的综合实力,开创了多学科进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23,(11):50-53
<正>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如何来中国做生意?唐宋时期的中国人又如何去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经商?本书作者利用翔实的传世文献、现代发现的碑铭和商业文书,以及沉船考古资料,力图打破传统的断代史观,以商人的东来西往为视角,考察8—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长时段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下(沿船)考古,在国际上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我国的水下考古,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经在广东正式建立了水下考古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国家级相关机构——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展的项目十数项。本文仅以"碗礁Ⅰ号"沉船资料为例,通过出水瓷器品种、器形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主要探讨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和海上"陶瓷之路"贸易情况以及清代瓷器外销路线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魏峻 《文化遗产》2008,(1):148-153
"南海Ⅰ号"南宋早期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南海Ⅰ号"本身具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指出针对该沉船的考古工作是水下考古与海洋工程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全新模式。这一考古项目提倡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原真性"、"完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1973年发现的“监视者”号(USS Monitor)是美国在领海外发现保护的第一艘历史沉船,该沉船及其周边一海里及上覆水体也成为美国第一处国家海洋保护区。它被认作美国海军的第一艘现代战舰,是北方联邦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在弗吉尼亚州汉普顿锚地战役中改变了南北战争局势,具有独特的科学、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被列入国家历史地标。水手博物馆藏有历次调查取回的文物,尤其是作为“监视者”号国家海洋保护区的主博物馆,有力支持了1990年代沉船部件提取及其保护和展陈,它参与了“监视者”号沉船考古调查发掘,开设了“监视者”号中心,其保护实验室和留在原址的船体也向公众开放,已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军事博物馆之一。通过梳理“监视者”号沉船的价值、发现及其呈现的考古信息、提取理念和方式、特殊文物处置,探讨对我国博物馆建设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近年来发掘出土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沉船的基本材料入手,着重论述了汴河沉船的结构特点、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比较了唐宋时期沉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最后列举了近年考古调查的沿线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曹劲 《中国博物馆》2009,(1):120-127
2007年年尾,宋代沉船“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与保护成为举国关注的考古盛事。800年前的海上贸易和沉船事件挟裹着浓厚的历史人文色彩,现代科技手段在探测、打捞和保存工作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魅力,使每一个关注于此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穿越时空之间人类文明进步的熠熠足印和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整体打捞的终点,首次在公众视野亮相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成为万众瞩目的另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8.
考古重大发现消息频传2010年,震惊世界的元代古船及包括元青花在内的116件珍贵文物在山东省菏泽市破土而出。随后,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市,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考古领域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关注。让人没想到的是,发现元代古沉船的第二年,即2011年,全国规格最高的"黄肠题凑"制汉墓又在菏泽市的定陶县与世人见面。定陶西汉大墓中所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它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海下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在海底躺了800年,对它的打捞也持续了20年。中国水下考古伴随它,从开始步入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孙键,男,45岁,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研究员。1987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做文物征集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水下考古工作。10余年来曾参加过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福建碗礁一号水下考古、西沙华光礁水下考古、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孙键是此次“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的领队之一。  相似文献   

11.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未发现船体痕迹。2010年度的水下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均为瓷器,有元代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几类。这些瓷器分别产自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晋江磁灶窑以及福建地区的其他窑场,均是当时重要的对外输出商品。尤为珍贵的是,出水的元青花瓷器为国内水下考古工作中首次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考古会"创立于1933年5月14日,是由考古学家顾鼎梅、关百益、田玉芝,美术家刘海粟、滕固、王济远六人倡议,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任主席的近现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考古学会,集合了当时各地方性考古与历史学会成员。虽然由于动荡时局的影响,这一考古会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其组织全国学者齐心保护历史文物和启发当代全国性考古学会创立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通过河南博物院藏关百益画像及新发现的相关史料,对中国考古会成立的背景、倡议者、酝酿过程、成立大会、章程、理事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考察,力求全面呈现中国考古会创立的原貌。探讨这一全国性考古学会成立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力求推动学界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近现代考古学史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3.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和陆地考古发掘出土木质文物相比,生物类病害表现得特别明显。借鉴海洋工程学和“南海I号”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导致古代木质沉船腐蚀的生物分为三大类: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和海洋微生物。船体的腐蚀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固相表面形成生物膜阶段;大型污损生物等的幼体附着于前期形成的生物膜之上阶段;群落趋于稳定、船体木质逐步降解阶段。沉船腐蚀过程中不同生物类群之间共生或寄生在一起形成动态平衡,因此,对于出水木质文物的生物修复应该在保证生物群落稳定的状态下进行,避免单一种群剧烈发展对文物造成的二次损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九儒十丐"的恶谥,但中国人却自来爱"雅",因此也崇尚斯文.斯文即不俗,高尚之谓也.比如斯文人有雅致,斯文谈吐称雅言,连戴披肩风帽勾腰驼背走路,也叫雅步.而雅,莫过于读书写作;书生文人自然成了斯文人.也许是这个缘故,从前有些斯文人失斯文,还不失其"雅".最有趣的是那个穿长衫站在柜台前喝酒的孔乙己,潦倒到偷书度日被打断腿,仍以"窃书不算偷"自慰.那是由于偷而属雅,至多算作"雅贼"而已,和俗贼毕竟有别.由此而及彼,从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中进行抄袭剽窃,还是应该叫做"雅偷";这斯斯文文的勾当,不以为耻者似已成俗.不过偷书到底是实实在在的偷,有赃则成罪,很难因其雅而改其偷的性质.而剽窃抄袭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岁末,在中国的南海上打捞的一艘宋代沉船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这艘被命名为"南海1号"的沉船,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呢?偶然机会发现沉船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东印度公司轮  相似文献   

16.
周平 《新闻知识》2000,(9):19-20
新闻素质的大检阅 2000年6月22日清晨6点30分左右,四川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段的长江上发生一起特大沉船事故,当场造成17人死亡,131人失踪。当天晚上。这则消息通过媒体传播到全国以后,引起了国人震惊,在22日至23日两天的时间里,全国大批新闻单位相继派出记者奔赴合江采访。于是,小小的榕山镇,到处都可以看见记者活跃的身影。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天华宾馆,当天就宣告爆满,许多工作人员和司机只能睡在汽车上。几天来,随着合江沉船事件的不断深入报道,沉船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内幕正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全国各…  相似文献   

17.
走向公众的“国际考古日”
  2014年考古文博界最大的主题或许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提出:“公共考古”。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团体机构对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方面愈加重视。响应国际号召,中国先后设立国际古迹日(4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其中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当前中国文化遗产方面最重要的节日。今年6月18日,《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联合提出一个倡议,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的“国际考古日”作为我国考古界和考古人的正式节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视,文物方面的新闻成了读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像2007年广东“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2009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的发掘,2011年山东定陶“黄肠题凑”汉墓的发掘,以及2011年开始发掘的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等,都引起国人广泛热议.许多文物考古新闻的大量报道,在普及国人的历史知识和增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带动起一股收藏热.  相似文献   

19.
许宏 《全国新书目》2022,(4):127-129
<正>本书是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相似文献   

20.
“南澳一号”,一艘沉睡在海底的明代商船,渔民的盗捞打破了它400多年的沉寂。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实物例证,它免于再次被破坏的唯一途径就是抢救性发掘。“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的“一号工程”。5月10日至20日,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水下直播,更让亿万观众目睹了“南澳一号”考古发掘的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