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现行的高中教材(人教版)中有关糖类水解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2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3滴稀硫酸(1:5)。把2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再向2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于较多参考用书中有关“苯酚能否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问题的论述 ,我们进行了实验论证。第一步①配制 1molL- 1 的碳酸钠溶液 (Na2 CO3)。②称取 0 94g苯酚 (C6 H5OH) ,量取 10mL的蒸馏水配制苯酚乳浊液 ,液体出现白色浑浊。第二步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 5mL的苯酚乳浊液 ,另取 5mL 1molL- 1 碳酸钠溶液倒入盛有苯酚乳浊液的试管中混合。现象 :白色浑浊立即消失 ,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第三步 :取第二步反应所得 (A)无色澄清溶液做以下试验 :①取一只洁净试管加入 2mL(A)溶液 ,向其中滴加1~ 2d三氯化…  相似文献   

3.
硅的重要化合物——硅酸是高中化学新课标关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的基本内容之一[1]。现行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在介绍硅酸的有关知识时,所安排的实验是[2]: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饱和Na2SiO3溶液按1:2或1:3的体积比用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相似文献   

4.
将一小团脱脂棉放入大试管中,加入8~10毫升1:1硫酸,边加热边用玻棒将脱脂棉搅烂,形成粘稠液体,继续加热至溶液变成黄色为止,再将试管放入水浴中继续加热至棕黄色,取出冷却.取一只洁净试管,用滴管加入纤维素水解液1毫升(约15滴),再加入10%NaOH溶液3毫升(约45滴),接着逐滴滴入10%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加入NaOH溶液由黄色变成淡红,此时溶液的pH>9.  相似文献   

5.
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5中有关铁的吸氧腐蚀实验描述如下:取一片铁片,用砂纸擦去铁锈,在铁片上滴一滴含酚酞的食盐水(如图1),静置1~2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二化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的演示实验7-5(纤维素的水解)中,是用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放入试管,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加热煮沸。  相似文献   

7.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8.
一滴溶液的微型化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试剂用量比对应的常规实验节约90%以上。从学校层面考虑,微型化学实验所需的药品多者只需5mL,少则一滴溶液即可。一滴溶液有多少呢?《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Pharmacopeia)官方定义一滴质量在45mg~55mg之间,如果对于一种密度约为1g/mL的液体来说,一滴溶液应当有0.045mL~0.055mL。其实一滴溶液的量还与所用滴管的直径密切相关,也跟液体的粘稠度有关。滴管直径大,液体的粘稠度适当的大些,一滴液体的体积也就大些,反之则小些。对于中学化学实验来说,一般20滴液体的体积约为1mL,…  相似文献   

9.
(1)实验装置(如图1) (2)实验步骤 取一根火柴,用细铜丝系住,将火柴头朝下,铜丝的另一端插在橡皮塞上(如图1)。调整细铜丝在瓶内的长度,使塞紧橡皮塞时,火柴头稍稍触及锥形瓶底。实验时,先在瓶中滴3—5滴浓硫酸,塞紧带铜丝的塞子(不要让火柴接触到浓硫酸)。将整个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称后取下,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稍稍加热至浓硫酸略显黄色时,停止加热,拿起锥形瓶稍倾斜,使火柴头与浓硫酸接触,火柴会立即燃烧。待锥形瓶稍冷却,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平衡。  相似文献   

10.
(1)仪器:具支试管2支(20mm×200mm)、带尖嘴导管、干燥管、酒精灯、火柴、铁架台(2个)、铁夹等。(2)药品: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品红溶液、NaOH溶液、棉花。(3)操作方法:①向1号具支试管加入经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5mL~6mL,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向2号具支试管加入品红溶液2mL~3mL,连接如图1装置,其中干燥管细口处装有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图1③加热1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色;2号试管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褪色。④对调1、2号试管,保留1号试管内液体1mL~2mL,加热2号试管,又出现如上的现象(可…  相似文献   

11.
1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①125mL集气瓶②Na2SO3③10mL注射器④浓H2SO4⑤15mm×150mm玻璃管⑥湿润的品红试纸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NaOH溶液图1(2)实验步骤①取125mL集气瓶,配上单孔塞与15mm×150mm的玻璃管相连,如图1所示组装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加入4~6药匙已研细的Na2SO3粉末,并用滴管滴入少量水润湿。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再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准备就绪。③取一支洁净、干燥的10mL注射器,吸入约3~5mL浓H2SO4插入橡胶塞中,缓缓推入注…  相似文献   

12.
鉴定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会有SO2 -4 ,不同于鉴别SO2 -4 ,它必须排除Ag+ 、SO2 -3 、CO2 -3 、PO3 -4 等离子的干扰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和选择合理的试剂来进行 ,否则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1 误把Ag+ 鉴定为SO2 -4如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稀HNO3 沉淀不溶解 ,便断定该溶液中含SO2 -4 。而溶液中若含Ag+ ,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Ag+ +Cl-=AgCl↓ (白色 )AgCl同样不溶于HNO3 。改正方法 :应选用Ba(NO3 ) 2 作试剂。2 误把SO2 -3 鉴定为SO2 -4( 1 )向某未…  相似文献   

13.
4 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4 1 烃类化合物 (致命剂量 1 0~ 5 0mL)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果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 ,所以 ,除非患者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烃类化合物超过 1mL ,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使用催吐剂。4 2 甲醇 (致命剂量 3 0~ 60mL)可用 1 %~ 2 %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将患者转移到暗室 ,以控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酸中毒 ,每隔 2~ 3小时 ,吞服 5~ 1 5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代谢 ,在 3~ 4日内 ,每隔 2小时 ,以平均每公斤体重 0 5mL的数量 ,口服 5 …  相似文献   

14.
根据“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中考考试变革要求 ,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单科基础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意联系和渗透其它学科。研究各学科知识的交点和结点 ,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具体分析几例综合试题。例 1 :如图 1 ,电源电压不变 ,A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 ,当闭合开关K、K1、K2 时 ,灯泡L正常发光。试回答 :1 )用电离方程式说明A、B两烧杯溶液的导电原理 :A :     B :     。图 12 )当逐渐向B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加到产生一定沉淀时停止滴加 ) …  相似文献   

15.
Fe(OH)2制备向来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如果直接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制备,上课演示时成功率较低,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令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  相似文献   

16.
如图1所示,取一支长20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为使浓硫酸特性实验的实验现象明显,减少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逸散而污染教学环境,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有效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 浓硫酸与铜反应装置其实验操作如下:往具支试管1中注入5mL98%硫酸,在其内侧贴一润湿的品红试纸条7,先预热,再集中加热,待管内浓硫酸6沸腾,慢慢插入上端带有大、小橡皮塞4,内装长铜丝3,且内壁贴润湿蓝石蕊试纸5的玻璃管2,当预热的铜丝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反应时(较为激烈,若采用铜片会更剧烈),立即塞紧橡皮塞,并把导气管插入盛加有3—5滴酚酞试液显红色的NaOH溶液8…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一次实验探究过程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发现CuCl2溶液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是否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呢?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实验探究。2探究过程(1)第一次探究[探究课题]FeCl3溶液是否可以催化分解H2O2?[实验设计]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  相似文献   

19.
1问题 全日制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62页学生实验一制取氧化铜:“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我们的实验经历表明,这里还有一些长期不被人们重视,深藏不露而又鲜为人知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无烟煤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溶液及氧气中碱氧氧化得到水溶酸,再将水溶酸在硫酸氢钾和浓硫酸混合介质中进行选择性脱羧,进而采用溶剂重结晶法制取均苯四甲酸。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水溶酸脱羧产品粗均苯四甲酸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脱羧条件是:反应温度330℃,水溶酸:浓硫酸:硫酸氢钾=1:2:5,反应时间1.5h。在用溶剂重结晶法制取纯均苯四甲酸的步骤中,最佳溶剂是2-戊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