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迹·名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飑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相似文献   

2.
唐代设涪州涪陵郡,其最高军政长官为刺史或郡守,它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影响极大。然因历史久远和载籍记载等,有关涪州刺史的记载颇少。通过广收博揽,共辑录出唐代涪州刺史近40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自战国秦汉确立了封建地方法政体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各级地方长官既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也是地方上的司法长官,掌握着地方上的司法审判权力.然而在封建专制政体下,地方长官的法政权力越来越小,司法责任却越来越大,这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权控制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汉武帝设州刺史制度,到王莽执政时期,曾两次改州刺史为州牧。这两次改动不但使州刺史的地位提高,即由原来的六百石小史--跃而与九卿三公平齐,且使州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监察机构变为一级行政机构。正是这个变化对东汉及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代开州地处偏僻,为唐朝中央贬官逐臣的重要的流放地之一,这反而使这一“蕞尔下州”与唐代一大批著名的政治、文化人物发生“交集”,结下“良缘”,并对开州文化地位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唐代流贬开州的士大夫们并没有在这里颓废消沉,而是移风易俗,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并且创作出了不少富于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诗赋作品.他们在艰难忧患中体现了士大夫们可贵的富于儒家政治使命感的政治节操和卓越风范,也为开州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并在渝东北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将主要考察唐代韦处厚、唐次、崔泰之等几任刺史贬谪开州的背景及其在开州的政治实践及其诗歌创作等.  相似文献   

6.
根据《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所见唐代刺史新资料,对《唐刺史考全编》加以补遗、订正。增补州郡刺史任职情况、考订刺史姓名、补正任职年限,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一诗流传千年,影响很大。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这位和王维交情很深的李使君的真实姓名和身世。本文通过对王维的出身和王维交游人物研究以及查找唐代李姓梓州刺史的记录和唐代墓志铭等文献和实物资料,进而整理出一个逻辑链,从而得出这位李梓州的真实身份是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恪曾孙李峒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6,(1C):79-79
唐朝会昌年间,杜牧被委任为池州刺史。上任没几天,就听说池州城内有一位名叫杏云的卖酒姑娘十分聪颖,善于联对,便想抽时间前去拜访。  相似文献   

9.
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从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沼二州刺史。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黔东南州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现状、分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士大夫在中间扮演了关键角色,而州镇刺史作为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他们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值得予以研究。奉佛州镇刺史对辖区内佛教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这可以从他们所具有的权力优势、个人强烈的宗教热情以及担负的文化主导角色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黔东南州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现状、分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唐虞 《教师博览》2006,(11):18-18
大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度假,在那里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宰相房玄龄当时在京城留守。遇到有从京城来的人,太宗就问:“房玄龄听到我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的消息后,有什么意见?”来人回答说:“玄龄只说‘李纬大好髭须’,别无他语。”太宗因此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在李纬任职一事上,房玄龄只说了“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这样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与李纬提拔任用这件事情根本挨不着边。可就是这样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改变了唐太宗任命李纬的初衷,使李纬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由重要职务改任次要职务。唐太宗是封建帝王,地位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4.
《学苑教育》2012,(23):96-96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刘禹锡任播州刺史。柳宗元听到刘禹锡被贬播州,凄然泪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刘禹锡,他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梦得还有白发老母相随,“吾不忍梦得之穷”,于是“请于朝”,愿将自己所去的较近的柳州与刘禹锡交换,“虽重得罪,死不恨。”刘禹锡随后改任连州刺史。  相似文献   

15.
陋室遐思     
田荣 《教育文汇》2008,(5):56-5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这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文,尽管只有短短81字,却千古传颂,蜚声天下。早听说诗人在和州刺史任上主建的陋室,就坐落在安徽省和县历阳镇。今春借赴和县探亲访友之便,得以拜谒了心仪已久的陋室。  相似文献   

16.
越王楼征诗是绵州刺史于兴宗对朝廷的一次试探,是对朝廷“征黄”的期待。于兴宗“朝中知友”的唱和诗大部分都属于题画诗。于兴宗任绵州刺史的时间是在大中六年。  相似文献   

17.
汉初,继“文景之治”后,中央政权仍面临内忧外患,加强中央集权是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刺史制度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详尽地论述了刺史制度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柳宗元(773~819),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集团案遭到迫害,分别被贬永州和柳州.在被贬期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览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  相似文献   

19.
王旭烽 《广西教育》2007,(7C):86-86
人们之所以称杭州为人间天堂,很大原因,在于杭州有西湖,而西湖有人,尤其是杭州的文人。 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来做杭州刺史,许多人以为年过半百官场失意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西湖为政,是一种幸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原文】刘璠传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1)。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会宜丰侯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即请为其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属(2)侯景度江,梁室大乱,循以璠有才略,甚亲委(3)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