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交往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离不开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必然要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相互知觉和相瓦作用.教育交往是交往者在教育系统中的具体体现,是指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们在一定教育观的支配下,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和满足个体的归属感需要,运用教育影响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情感互换的过程.教育交往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师生交往最经常、最富有教育意义,最能体现教育交往特色.师生交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交往过程.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的本质的感性直观体现,是社会有机体的“粘合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交往作为标志着社会与自然、社会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观范畴,有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交往是历史范畴交往作为一种对象性关系,作为人(社会)与自然、人(社会)与人(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其存在是客观的,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但就主体和对  相似文献   

3.
教学交往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通过教学交往 ,使师生彼此了解、交互作用并形成共同的观点和思想 ,探讨教学交往的艺术 ,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 ,增进师生感情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交往形式有两种 :一是语言交往 ;二是非语言交往。教学交往的艺术也体现在其中。一、语言交往的艺术1 .用清晰、准确的语言传递教学信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的另一本教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是教学交往的主要手段。教师教学要用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即“交流信息”和“相互作用”。凡是交往都必须有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属于认识方面的信息有知识和经验等;属于情绪方面的信息有需要、愿望、态度等。交往还必须有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交往的双方都是积极活动的主体。相对于一般的交往来说,师生交往有其独特之处。师生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教学交往,教学交往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交往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其功能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但由于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学识、经验和情感上比学生较为丰富和成熟,而真正的交往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对于处于较“主动”和“优越”地位的教师来说,对自身的要求必须高和严格,才能建立  相似文献   

5.
所谓“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多边交往的过程。通过“互动”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拓宽信息的传递方式,从而实现新型的课堂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6.
试论课堂教学交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交往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课堂教学交往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初步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课堂教学交往的基本策略。一、课堂教学交往的界定与功能课堂教学交往系一种特殊的交往。首先 ,从信息学的角度看 ,教学交往是依靠信息进行的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双方都要主动地输入或者接受信息。其次 ,从教学的目的来看 ,课堂教学是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交往活动使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 ,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7.
在交往中建构个体--教育交往审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相互作用,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同时,由于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人类的交往关系也就体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内人们基本的活动方式,与一般交往相比,教育交往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表现为教育交往是平等与不平等交往的统一,“手段性”与“目的性”交往的统一,“互动”与“教育”的双重性质,以及教育交往具有着促进个体在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意义上建构自我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两大系统,即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手段。如果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信息加工过程,那么保持信息交流过程的畅通,便是顺利完成信息加工过程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保证师生语言交往(信息交往)的畅通呢? 1.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是不同的智力操作过程。教师发出信息时的智力操作过程是:  相似文献   

9.
一人际交往简称交往 ,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 ,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联结个体、群体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心理学大师A·阿德勒在谈到人类的交往行为时就说过 :“人类最古老的努力之一 ,是与其同类缔结友谊。我们的种族是由于我们对我们的同类有兴趣 ,才  相似文献   

10.
“交往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学与交往同一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交往都是教学。在教学目的、方向上,围绕着教学内容的教与学,是师生特殊的交往。这种特殊的交往,才是有实效性的教学、真正的教学。这样的一种认识,有助于我们冷静地剖析教学实践中最普遍存在的教与学相互脱离的“假教学”现象,并提供促进教学真正发展的最基本的思维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11.
人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众所周知,文字语言符号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是唯一载体。“回头一笑百媚生”,就是胜过文字的非言语交流,这种交流传递的是“非言语信息”,我们称它为“行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无声语言”或“态势语言”,其载体是神态和动作。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语言与文字语言并行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他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行为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离不开语言的交往。语言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保障和有效途径。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语言交往能力则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物质、信息、技术以及各个要素交流中有明确目的,并且用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交换行为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交往作为信息输出、传递、接受的过程,在绝大多数场合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掌握语言的艺术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是十分必要的。但从教学的效果,师生交往的发展来看,我们也不可忽视非语言交往。非语言手段的巧妙运用往往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加强对课堂的控制,为语言交往增添色彩;运用不当,可以破坏教学气氛,阻障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满足儿童游戏需要,丰富交往语言内涵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主体性双向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由于双方处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不同的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优化教学交往与激发创意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交往过程。从静态角度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主体;教学进程必须借助语言、体态、黑板、粉笔、录音、投影、电脑等多种媒体;也包括教与学的动机、意愿等软性环境和教室、桌椅、通风采光等硬质环境。从动态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此,要研究教学就应研究交往,要改良教学就应改良教学交往,要使教学能促进创意思维的养成,就必须研究怎样开展有利于创意思维的教学交往——也就是“优化教学交往”。  “创意思维”是众多思维方法中的一…  相似文献   

17.
周云 《文教资料》2006,(4):127-128
交往,指互相来往。交往模式,指交往的标准形式或样式。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生生之间的交往。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按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由浅入深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既可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浓…  相似文献   

18.
大学“交往—研讨—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流、沟通,相互研究、讨论,使师生不断有所新发现、有所创新并获得教学生活的整体意义的教学活动模式。交往、研讨、发现是构成这种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主体教育理论、交往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程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构成其基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王莹 《职业技术》2008,(1):11-12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自我发展与提升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是教与学的存在方式,没有交往,教学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也就不可能达成。在教学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现实的人而存在的,都是教育的主体,交往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信息的传授交流,更多的是精神的相通,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相互影响,教学交往的准则在于相互理解,教学交往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刍议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情知相连的双向互动交往活动。在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环境内,教师和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接触,建立联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也就构成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二者“日久生情”,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关系也就成为维系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砝码。因此,探析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关系,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一、师生情感关系的内涵与功能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主体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